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 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 业等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 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 境等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知识点三 湿地的治理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 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措施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3 拓展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保护
(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 森林的保护措施 (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 期贷款;
(三)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第 5 页 共 21 页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第 4 页 共 21 页
围湖(海) 造陆
环境污染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 改向
加剧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 失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
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 繁茂、泥炭化加速
养化过程
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第 2 页 共 21 页

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地势低洼

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不合理的
海 土地盐渍化
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

位上升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南方丘 水土流失
陵山区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发展沼气,发展节能炉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灶,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 用煤,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第 1 页 共 21 页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 旱 的 内 陆 地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

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人为因素
因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 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草原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ຫໍສະໝຸດ 严重破坏植被,易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 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 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 加速 了草 原退化
牧区、干旱的绿洲边
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和沙化进程

过度 开垦
水资 源利 用不 当
干旱、半干旱沙 质土壤地区

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导致植
行综合治理

被破坏
拓展二 常见的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 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 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4 拓展 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
西 北 土地 地 荒漠化 区
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
①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
②丰富的沙源
水资源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解决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 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活动
③构筑防护林体系

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水土流失
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
2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 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 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 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 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 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多疏松的沙
干旱 ―→ 稀少 ―→ 育差 ―→ 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 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 荒漠化进程。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 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第 3 页 共 21 页
技术措施 生活措施 经济措施 政策措施 环保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 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草原地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发展
挖掘水井
斑点状荒漠化
绿洲地区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 加剧 下游 土地荒 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 漠化进程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知识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拓展一 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

造林,土壤的培肥
黑土侵蚀、湿 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地萎缩、森林 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
破坏
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居民烧

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