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及绿化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1测量放线
(1)现场交桩
在合同要求时间内与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重点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布置建设,以使整个现场能够满足“双标化”工地标准的要求。
在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设计方按照图纸资料在现场直接向施工方项目部交桩。
(2)工程测量总体设想
1)首先利用全站仪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
2)建立现场一级测量控制网:以提供的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为依据,在场地重要位置处各设置一个通视良好的测量一级控制桩,把全场的坐标值和高程值分别引测到这几个测量一级控制桩上。
3)通过测设好测量一级控制桩,用全站仪按照设计提
供的各分区块平面定位图,把设计提供的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测设好,并把高程引测到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上。
4)复核各个测量一级控制桩和各区域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的坐标和高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高程和位置正确。
在测量记录上标注点号、高程,并绘制有关点号的平面示意图,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5)用全站仪通过测量一级控制桩,结合总图和各区块平面图中定位的尺寸数据,测出各区块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准确位置和高程。
6)用经纬仪通过各区块二级测量定位原点桩,利用“直角坐标法”,验证各区块之间和高差变化处节点、交接线的位置和高程定位的准确性,并进行各自区块内的最终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更详细的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
(3)平面控制网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测设原则
①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②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③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④新建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①先根据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控制点成果表的坐标,计算出相应的距离和方位角,测角:采用三侧回测角中误差±5 秒。
测距:采用往返侧法、取平均值。
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造成的积累误差。
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区块间和通长轴线间平面尺寸的测量复核工作。
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一级,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
1.2高程测量
(1)水准点加密
由于所提交的成果中已知水准点数量少,无法满足该工程施工需要,故需沿线加密施工水准控制点,加密水准点精度为≤±6mm√n或≤±20mm√L,平均70m左右布设一点。
其中:n-测站数,L-长度,单位m。
加密水准点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法,防止出现错误。
所加密水准点必须设置在易于保护、不易触动且视野开阔处。
(2)钉高程桩
在土方施工过程中,随土方挖(填)的进行,及时提供高程数,便于机械施工和工人修整。
高程以设计图纸为准,精度要求为≤±5mm。
在非机械施工段,采用人工(挖)填时,及时给予工人高程数据,以便一次性成形。
控制桩一般为10m左右钉一个。
所有高程桩禁止随意碰动,如发现有松动或掉落,立即复测或补测该桩。
(3)高程复测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复测高程,并与设计高程比
较,及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
1.3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加密
本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将采用二级桩控制。
项目部正式接受导线点、水准点桩位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立即开展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
加密控制网点的埋桩、测量、建网和计算由测量部门来完成。
完成此项工作的人员要有合格的资历和工作经验,使用的仪器必须以过检验评定,符合精度要求,加密控制网点测设方案要经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每条园路的线型、宽度、平面位置,测量放出园路的中心线和两侧边线,按照每5-8m放出1个点,在拐角较大处可适当加密测点。
1.4施工放样测量的方法
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已完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以开始具体分项工程的施工放样工作。
在测量放样开始前,应提交一份测量放样方案,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开展放样工作。
测量放样的保检表和原始记录,应在施工开始前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
1.5测量所用仪器设备
测量所用仪器设备,见附表。
1.6场地平整
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指定位置定位放线,定出横向、纵向轴线、地面设计标高,将水准仪安放在桩上,用红油漆标示,在桩上及水准仪薄上写着桩号及高程,对机械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用挖掘机或铲车根据地貌现状进行挖填使其平整后的地貌与室外设计调和高差在10cm以内。
1.7微地形处理
微地形土方堆砌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采用网格放线,对于有与现场不符的地方,与甲方及设计方共同协商解决,土山地形造型保证舒缓美观;细节处理到位,保证排水、种植及景观的三重需要。
(1)严格控制填土层厚度。
每层按压实后30cm施工,并在现场按一定距离埋设标高控制杆。
在杆上标定每层回填高度,并拉线控制填土厚度。
每填三层用水准仪检查一次标高。
(2)土山的材料来源满足技术要求,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考察确定。
1.8土方挖填前准备工作
(1)工艺流程:
填料来源选择与土工试验→测量放样和工程量复核→施工现场清除→修正调配方案→修建临时道路→设置临时排水系统→选择弃土场→进行实验段的施工。
(2)填料来源选择与土工实验:
开工前及时对填料来源进行选择,并对填料按规定的方法取样进行试验,测定调料的类别、等级、液塑限、天然密实度等详细数据,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为填料选择以及压实工艺提供依据。
(3)测量放样和工程量复核:
开工前进行现场施工测量,其内容包括检查和复测控制网、增设控制桩和水准点、测设方格网、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
准确定出中线、坡角、边线以及防护坡道的位置。
施工放样时将道面、道肩、土面等不同压实度区域的边界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