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程控移相电路设计

可程控移相电路设计

可程控移相电路设计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原理框图,自行设计一可程控移相电路,要求最小移相角度不大于1º。

(输入信号:正弦波,1kHz,V P-P=2V)(一)查阅A/D转换芯片TLC5510、随机存贮器6264、D/A转换芯片DAC0832的应用资料。

(二)查阅有关模拟信号移相电路的相关资料。

(三)自行设计实现本实验项目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四)自拟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测试所设计电路是否达到实验要求。

控制信号时序图(大概)8位高速A/D转换器TLC5510的应用摘要:TLC5510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8位半闪速结构模数转换器,它采用CMOS 工艺制造,可提供最小20Msps的采样率。

可广泛用于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高速数据转换以及QAM解调器等方面。

文中介绍了TLC5510的性能指标、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操作时序,给出了TLC5510的应用线路设计和参考电压的配置方法。

关键词:高速AD转换;数据采集;TLC55101概述TLC5510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新型模数转换器件(ADC),它是一种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高阻抗并行A/D芯片,能提供的最小采样率为20MSPS。

由于TLC5510采用了半闪速结构及CMOS工艺,因而大大减少了器件中比较器的数量,而且在高速转换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功耗。

在推荐工作条件下,TLC5510的功耗仅为130mW。

由于TLC5510不仅具有高速的A/D转换功能,而且还带有内部采样保持电路,从而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同时,由于其内部带有了标准分压电阻,因而可以从+5V的电源获得2V满刻度的基准电压。

TLC5510可应用于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高速数据转换以及QAM解调器等方面。

2内部结构、引脚说明及工作原理2.1TLC5510的引脚说明TLC5510为24引脚、PSOP表贴封装形式(NS)。

其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各引脚功能如下:AGND:模拟信号地;ANALOGIN:模拟信号输入端;CLK:时钟输入端;DGND:数字信号地;D1~D8:数据输出端口。

D1为数据最低位,D8为最高位;OE:输出使能端。

当OE为低时,D1~D8数据有效,当OE为高时,D1~D8为高阻抗;VDDA:模拟电路工作电源;VDDD:数字电路工作电源;REFTS:内部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一,当使用内部电压分压器产生额定的2V基准电压时,此端短路至REFT端;REFT: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二;REFB: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三;REFBS:内部参考电压引出端之四,当使用内部电压基准器产生额定的2V基准电压时,此端短路至REFB端。

2.2TLC5510的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TLC5510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TLC5510模数转换器内含时钟发生器、内部基准电压分压器、1套高4位采样比较器、编码器、锁存器、2套低4位采样比较器、编码器和1个低4位锁存器等电路。

TLC5510的外部时钟信号CLK通过其内部的时钟发生器可产生3路内部时钟,以驱动3组采样比较器。

基准电压分压器则可用来为这3组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

输出A/D信号的高4位由高4位编码器直接提供,而低4位的采样数据则由两个低4位的编码器交替提供。

TLC5510的工作时序见图3。

时钟信号CLK在每一个下降沿采集模拟输入信号。

第N次采集的数据经过2.5个时钟周期的延迟之后,将送到内部数据总线上。

在图3所示的工作时序的控制下,当第一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到来时,模拟输入电压将被采样到高比较器块和低比较器块,高比较器块在第二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最后确定高位数据,同时,低基准电压产生与高位数据相应的电压。

低比较块在第三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的最后确定低位数据。

高位数据和低位数据在第四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进行组合,这样,第N次采集的数据经过2.5个时钟周期的延迟之后,便可送到内部数据总线上。

此时如果输出使能OE有效,则数据便可被送至8位数据总线上。

由于CLK的最大周期为50ns,因此,TLC5510数模转换器的最小采样速率可以达到20MSPS。

3在线阵CCD数据系统中的应用图4为TLC5510的典型外接电路。

图中的FB1~FB3为高频磁珠,模拟供电电源AVDD经FB1~FB3为三部分模拟电路提供工作电流,以获得更好的高频去耦效果。

笔者研制的该线阵CCD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时序发生器、CCD驱动电路、视频信号预处理电路及ADC、数据存储器、PC机等组成。

TLC5510的高速、内带采样保持电路等特点使其更利于该设计。

TLC5510的主要作用是将CCD输出的高速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与其模拟幅值相对应的8位数字视频信号。

图5是笔者设计的视频信号A/D转换器TLC5510的外围电路。

TLC5510可使用外部和内部两种基准电压连接方法。

其中外部基准电压从引脚REFT和REFB接入,并应满足:VREFB+2V≤VREF≤VDDA0≤VREFB≤VREFB-2V2V≤VREFT-VREFB≤5V对于从零电平开始的正极性模拟输入电压,REFB应当连接到模拟地AGND。

VREFT的范围为2V~5V。

如果要简化电路,可利用TLC5510的内部分压电阻从模拟电源电压VDDA上取得基准电压。

在本设计中,CCD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反相、滤波、放大之后即为从零电平开始的正极性模拟电压信号。

因此,为了简化电路并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笔者选用了TLC5510的内部基准方式,同时,因为CCD视频信号是2V基准,所以,根据TLC5510的自身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将REFBS端与AGND,而将REFTS与VDDA端相连,同时将REFBS短接至REFB端,REFTS短接至REFT端来获得2V基准电压。

在用该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当CCD输出端输出视频信号时,在由时序发生器产生的A/D转换控制时钟CLK的同步控制下,TLC5510会将差动放大、低通滤波后的CCD模拟视频信号实时地转换为与其模拟幅值相对应的8位数字信号,当TLC5510的输出使能OE为低电平且高速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译码控制和写控制均有效时,系统可将转换结果存入高速数据存储器,以等待PC机的读取。

为了使CCD输出的视频信号能够正确可靠的转换和存储,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对TLC5510的工作控制时钟CLK、输出使能OE及高速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译码控制时钟、读写控制时钟的周期做了具体的时间预算,并对它们之间的逻辑相位关系做了详细的研究。

根据预算,笔者将时序发生器内部的计数器、比较器、逻辑门以及D触发器等进行逐级分频和逻辑组合,从而使其产生正确可靠的时序逻辑。

系统及数据分析实验证明,采用TLC5510作为线阵CCD视频信号的A/D转换芯片,其接口电路简单实用,使用方便,稳定性好。

4结束语在对TLC5510模数转换器及其在线阵CCD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设计中,笔者通过实验总结出如下经验:(1)为了减少系统噪声,外部模拟和数字电路应当分离,并应尽可能屏蔽。

(2)因为TLC5510芯片的AGND和DGND在内部没有连接,所以,这些引脚需要在外部进行连接。

为了使拾取到的噪声最小,最好把隔开的双绞线电缆用于电源线。

同时,在印制电路板布局上还应当使用模拟和数字地平面。

(3)VDDA至AGND和VDDD至DGND之间应当分别用1μF电容去耦,推荐使用陶瓷电容器。

对于模拟和数字地,为了保证无固态噪声的接地连接,试验时应当小心。

(4)VDDA、AGND以及ANALOGIN引脚应当与高频引脚CLK和D0~D7隔离开。

在印制电路板上,AGND的走线应当尽可能地放在ANALOGIN走线的两侧以供屏蔽之用。

(5)为了保证TLC5510的工作性能,系统电源最好不要采用开关电源。

基于TLC5510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1 TLC5510简介TLC5510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8位半闪速架构A/D转换器。

采用CMOS工艺,大大减少比较器数。

TLC5510最大可提供20 Ms/s的采样率,可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转换、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以及QAM解调器等领域。

TLC5510的工作电源为5 V,功耗为100 mW(典型值)。

内置采样保持电路,可简化外围电路设计。

TLC5510具有高阻抗并行接口和内部基准电阻,模拟输入范围为0.6 V~2.6 V。

1.1 引脚功能描述TLC5510采用24引脚的贴片封装,其引脚配置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描述如下:AGND:模拟信号地;ANGLOG IN:模拟信号输入端;CLK:时钟输入端;DGND:数字信号地;D1~D8:数据输出端。

D1为数据低位,D8为数据高位;OE:输出使能端。

OE为低电平时数据端有效,否则数据端为高阻态;VDDA:模拟电路工作电压;VDDD:数字电路工作电压;REFTS:内部参考电压。

当内部分压器输出额定2 V基准电压时,该端短路至REFT;REFT:参考电压(T代表Top为2.6 V);REFB:参考电压(B代表Bottom为0.6 V);REFBS:参考电压。

当内部分压器产生2 V的额定基准电压时,该端短路至REFB。

1.2 典型应用电路TLC5510的基准电源有多种接法,根据不同场合选择适当基准电源,利用内部基准源,TLC5510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

由于其测量范围为0.6 V~2.6 V(即:TLC5510在转换时模拟输入0.6 V时对应数字输出00 000 000,2.6 V对应的数字输出11111 111),因此输入信号在进入TLC5510之前要埘其处理,要使该输入信号处于量程内,应加入一个1.6 V的直流分量。

2 基于TLC5510的数据采集设计2.1 两级采样TLC5510虽采样率高,但受干扰严重。

基于上述特点,将TLC5510运用于宽频数字示波器的数据采集。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专门设计一个有源晶振模块为TLC5510提供采样时钟,但导致采样率不可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两级采样。

第一级采样为控制A/D转换器对外围的电信号高速采样,并将其采样保存到FPGA内部寄存器,该级采样率恒定不变,并由硬件设计实现;第二级采样为软件采样,即由FPGA采样控制模块从寄存器中提取第一级采集结果,该级采样率是可调的。

2.2 等效采样根据奈奎斯特定律,采样频率高于信号频率的两倍就可恢复原波形。

当采样频率等于或小于信号频率可采用等效采样,在不同周期获取不同相位的幅值,根据相位将幅值连续排列即可复原波形。

采用内触发采样,即巾被测信号的某相位点位为触发,然后存储。

其实现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采样需采集256个点,每一个采样点都是由相同电平触发,触发后启动FPGA内部的计数器,对高频脉冲记数,脉冲数不同,代表相位也不相同。

经过256个周期,就可采集256个不同的相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