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宣传ppt课件
津巴布韦HIV 感染率 > 30 %
HIV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国家
HIV 总计
柬埔寨 缅甸 泰国 印度 新巴布亚岛 尼泊尔 越南 印尼 中国 斯里兰卡 孟加拉
170,000 420,000 670,000 3,970,000 17,000 58,000 130,000 120,000 700,000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性传播
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 下,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交(包括阴道 交、肛交、口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 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 危险越大。
血液传播
★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
品
★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
农村70 %
城市 30%
20-39岁 82%
感染者年龄分布
感染者城、乡分布
哨点结果显示卖淫妇女平均艾滋病 感染率不断上升
感 染 率
1.0
0.8
0.6
0.4
0.2
0.0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
1985
1995
1989
1998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 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但三种传播途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泰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二0一二年二月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二、流行现状与危害 三、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近期重点工作
一、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 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 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病 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集中流行
中国某些地区、印尼、马来西亚、尼泊尔和越南;
低流行
孟加拉国、不丹、老挝、马尔代夫、菲律宾、韩
国、斯里兰卡
无HIV病例报告
北朝鲜
我国艾滋病现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患 社会发展的严重 影响开始显现。
广泛流行
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 1% ;
集中流行
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 < 1% ,高危人群
中HIV 感染率> 5%;
低流行
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 < 1% ,高危人群
中HIV感染率< 5%
亚洲和太平地区国家HIV/AIDS流行态势
广泛流行
柬埔寨* 、印度某些地区、缅甸、泰国* ;
防措施的中、低收入国家,另有4 500 万人将感染HIV
> 40%的感染者分布于亚洲和太平洋地 区。
目前为止世界估计有4000万人感染上 艾滋病。
次撒哈拉非洲
平均HIV 感染率最高 (9%); 12个国家15-49岁人群中HIV 感染
率> 10%; 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
毒
的注射
器、针头
★ 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组织、器官
以及与感染者或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 在怀孕、分娩时可通过血液、阴道 分泌物或产后经母乳喂养将艾滋病 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 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马 桶、电话、卧具、游泳池等公共设施
咳嗽、打喷嚏和蚊虫叮咬也不 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 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 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 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 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 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
径并存 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
继续 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
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
地域不断扩大,由集中在贩毒通道和非法采供 血活动所及的农村地区,通过众多的流动人口 向广大城乡散播
传播途径复杂化,经吸毒传播为主,经性接触 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 ,通过多种途径由高 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HIV/AIDS对非洲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均期望寿命下降
到2010年 赞比亚
65岁下降到33岁
津巴布韦 70岁下降到40岁
乌干达
59岁下降到31岁
非洲过去30年中在生命的质量和平均寿命 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被AIDS的流行所逆转。
某些非洲国家因AIDS导致农产品损失估计 已达50%,总体经济收入也降低了25%。
疫情发展迅速,发病死亡高峰在即,传播流行 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中国艾滋病流行很小的变化将 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口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4%
如果感染率从0.05%增加到0.15%,感 染者将增加130万;如果升高到4%, 将增加5200万感染者(泰国和印度)
中国艾滋病控制对世界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UNAIDS
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艾滋病带来的过早死亡,造成劳动力减少和生产力下
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 按地理分布
HIV感染者数 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
HIV感染者报告数与估计数对比
报告数
估计数
感染者年龄和城、乡分布图
40岁以上 11% 20岁以下 7%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目前检测方 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 称为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 状之前(包括窗口期)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 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年。
二、流行现状与危害
对HIV/AIDS 流行的预测 2002-2010年,在126个未采取有效预
4,800 13,000
HIV 感染率 % (15- 49岁Y)
2.7 2.0 1.8 0.8 0.7 0.5 0.3 0.1 <01 <01 <01
异性恋
+++ +++ +++ ++ ++
_ +++
+ ++ + +
静脉吸毒
++ ++ + _ ++ + ++ ++
-
UNAIDS / WHO HIV 流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