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清初白话小说
• • •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和才子佳人小说
• • • • • 1、《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作,约成书与清顺治年间。原名《恶因 缘》,全书100回,按佛教因果报应,写两世的两种恶因缘。具有浓重的荒诞 神秘色彩。 本书在题材上继承《金瓶梅》,以家庭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其一夫五妻 争宠的模式也照搬了《金瓶梅》。但它突出了社会人生的幻灭感。 2、才子佳人小说 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在清初最为兴盛。其情节多为固 定模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总的倾向是存情去欲。 这种倾向一方面是对明末主情思潮的修正,另一方面又对《红楼梦》的创作 提供了正反两方的经验。代表作家:“天花藏主人”张匀,“槜李烟水散人” 徐震,著名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 这些小说既反映了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又竭力与传统伦理调和,摆 出一副道学面孔。鲁迅说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看到了“中国婚姻方法的缺 陷”,却“闭上眼睛”来补救它。(《论睁了眼看》)
1、题材:叙写世情,展示家庭问题。他所营造的世界大都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所显 示的不是真实生活,而是他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 2、主旨:改变了拟话本小说固有的教诲宗旨,绝少在封建纲常伦理上做文章,所发的 大都是别出心裁的饮食日用之道。
• •
•
•
3、突出地表现着一种玩世的娱乐性。他认为作小说戏曲是:“尝以欢喜心,
• •
第三节 李渔的改编走向独创的过渡时期。作家记 述当时见闻,凭经验结撰故事,由改编转向独创,摹写世情的小说占了主导 地位,话本的体制失去了约束力,作为“入话”的诗词和头回的地位下降, 叙述中引证诗词的数量大为减少。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 《十二楼》。 李渔短篇小说的特色:
第一节 续书小说
• • • • 明代小说的巨大成就影响了清初文人,出现了大量续书。续书有两种方 式:一是仿造,演绎相似的故事情节;二是假借原书人物,另行结撰故事。 代表作:《水浒》续书三种 1、陈忱的《水浒后传》 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人。以明遗民自居,常有国破家 亡的不平与伤感。完全否定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结局,写征方腊后,宋江、 卢俊义死去,梁山旧头领重新占山据水,反抗官府,后在李俊领导下到海外 创业。本书不但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还借抗金的历史,总结明忘的历史 教训。 其主旨是:借小说以抒愤写心,如《水浒后传》序诗:“千秋万世恨 无极,白发孤灯续旧编。” 2、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 以写“水浒”为名,实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该书承接宋江被毒死情节, 通过罗真人指出宋江、卢俊义又下界转生为杨幺、王摩。以此表现起义将士 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3、俞万春的《荡寇志》 与上两部续书不同,写梁山好汉没有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而是被诛 杀殆尽。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
清初白话小说
• 明清之际,随着文化的日渐普及,民间对娱乐 性读物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而文人喜以小说摹 世态、抒性情的风气也依然存在。但明末个性解 放的思潮遭受挫折,再经过明清易代的历史动荡, 文人的性格已不再有晚明时代常见的狂放恣张, 而多了些压抑和扭曲,这在小说中也以曲折的形 态表现出来。 • 清代前期小说承续晚明小说兴盛的局面,不仅 作品数量众多,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
幻为游戏笔。” 4、显示出主观专断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的随意性。不掩饰叙述者的存在,以自 己的名义口吻进行叙述,不仅在篇前篇后广发议论,叙述中也会随时介入他 的解释和俏皮的调侃。
第四节 其他清初小说
• • 1、《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共二十卷八十回,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 氏增订”,钱彩、金丰生平均不详。小说写岳飞抗金和最后遭秦桧陷害而死 的故事。小说的核心观念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忠”;忠奸之争,是全书 的基本线索。 2、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一百回,褚人穫著,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从隋文帝灭陈写 起到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长安结束,把隋炀帝与朱贵儿、唐玄宗与杨贵妃处 理为“两世姻缘”,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重点在隋炀帝的宫闱生活和隋末 英雄造反的故事。本书大量吸收了野史笔记、传奇小说的材料,收罗广博而 又庞杂,鲁迅批评为“浮艳在肤,沉著不足”(《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传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作为通俗小说具有很 强的吸引力。其中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等人物形象,有较鲜明的个 性。
• •
•
思考题
• 1、清初续书小说的两种方式。 • 2、李渔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