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实验报告剖析

热工实验报告剖析

目录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 (1)
数据处理: (1)
[1]原始数据整理:(原始数据表格见附录) (1)
[2]关于高斯误差补函数的方程编写 (2)
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 (2)
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的反函数 (2)
[3]数据处理脚本 (2)
[4]结果表格 (3)
曲线绘制 (3)
[1]热源温度t1和距热源x1处温度t2随时间τ的变化关系 (3)
[2]导热系数lamda随时间的变化 (4)
[3]导热系数a随时间的变化 (4)
理解分析 (5)
[1]改变导热系数lamda对温升曲线的影响 (5)
[2]改变导温系数a对温升曲线的影响 (6)
空气横掠单圆管时强迫对流换热实验 (6)
数据处理 (6)
[1]原始数据整理:(原始数据表格见附录) (6)
[2]结果表格 (7)
[3]曲线拟合 (7)
总结讨论 (9)
[1]实验偏差讨论 (9)
[2]为什么忽略Pr (9)
[3]截面小的地方流速大,测量相对误差值小。

(9)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同时测定绝热
材料的导热系数λ和导温系数a
数据处理:
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
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的反函数
[3]数据处理脚本
[4]
[1]热源温度t1和距热源x1处温度t2随时间τ的变化关系
[2]导热系数lamda随时间的变化
[3]导热系数a随时间的变化
可以看出λ和a均随时间先降低后升高。

因为导热初期,温差小,恒定热流,所以传热快,随着时间的增加,导热变慢。

当温度增加到一定
程度,温差缩小,导热又逐渐变快。

理解分析
[1]改变导热系数lamda对温升曲线的影响
Lamda变大,温升降低。

[2]改变导温系数a对温升曲线的影响
a变大,温升变大。

空气横掠单圆管时强迫对流换热实验数据处理
由上式得到的两个准则方程如下
Nu=0.091Re0.680(Re~(40~4000))
Nu=0.010Re0.907(Re~(4000~40000))
总结讨论
[1]实验偏差讨论
上述得到的公式与已测定的公式还是有很大的偏差。

主要原因有:
A.实验数据太少,仅有5组数据,每个公式利用的数据只有2、3个。

B.实验中等待时间不够,导致系统未达到稳态结果。

电流放热不等于对流及辐射换热之和。

B管f=12一组数据明显不符合渐变规律。

[2]为什么忽略Pr
Pr=ν/a;
实验温度为40~80℃。

在这段过程中,Pr变化很小,(由0.699变化到
0.692)。

可见,可以视为Pr为常数。

[3]截面小的地方流速大,测量相对误差值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