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空气 水分
矿物质
有机质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剖面
肥力高的土壤:黑土、褐土等
肥力差的土壤:红壤、盐碱土等
江南丘陵地 区,酸性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三地理》第二篇 地域分异规律 《图册》第30—32页
一、 自然地理环境
1、范围:
地球的表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 的表层。
为全球提供新 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提供良好的生 存环境,维护 生物多样性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木材
亚马孙热带雨林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动物: 气候: 土壤: 植被破坏
地下水:
河流:
表现一: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地共处在地理环境整体之中,构成了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
表现二: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 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
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 环境状态的改变。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白桦树)
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苔原
极地冰原
山地的垂直自然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自然景观)分布
“理想大陆”是 假设排除山地、 高原等地形因素 的干扰后,使自 然带在平地上分 布的大陆。
植被是自然地 理环境的景观 标志!
“理想大陆”自然带示意 图
⑵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 于(A:②→③→④);B:③→⑤→⑥) A:②→③→④ 的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 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
⑶ 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 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水分差异大
⑷自然带③分布 温带季风_ 和
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上海?新疆?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规律
(1)纬度地带性 :受热量条件影响为主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受水分条件影响为主,中纬地区最明显。
(3)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随海拔而变化,低纬地区的高山较 明显。基带与所在地区的自然带一致。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原带 针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 温带季风气候 (2)水热 水稻 光照热量 水 小麦和棉花 光热 草场 灌溉(绿洲) 长绒棉、葡萄、哈密瓜
巩固练习:
读右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⑴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 以热量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E 热带稀树草原带
(萨瓦那带)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受 因 素影响) 热量 为基础,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 以 现明显。
太阳辐射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受 海陆位置 因素 影响) 以 水分 为基础,在大陆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加剧,河 流含沙量 增加,径 流变化加 大,水旱 灾害频繁。 光合作用减弱,二 氧化碳消耗减少, 全球变暖加剧。
雨林有哪些作用?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在不同地区,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 状态不同,由各种不同状态的自然地 理环境要素组合起来的自然地理环境 也各不相同,地区差异很大。因此, 地域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又一重 要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1、自然带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C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亚欧大陆 2、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地区是: B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高山地区 3、我国新疆天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按自然带分布规律属: A、垂直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4、下列各自然带中,为南半球所缺失的是: D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2、主要要素:
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动物、植物)、土壤等
3、基本特征:
(1)整体性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景观标志!
(2)差异性 (3)演化的不可逆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6大要素构成的 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地共处在地 理环境整体之中。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地球表面的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 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
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少数耐 旱植物
河流少 内流河
干旱
风蚀地貌
发育差 肥力低
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
植物多样, 常绿阔叶林
河网密集, 水系发达
温暖湿润
冲积平原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山麓耕地、牧场
基本结论:
1、山地垂直地带性复杂程度取决于:该山 地所在的纬度和山地的海拔 2、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明显
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 D A.秦岭南坡 C.阿巴拉契亚山脉 B.喜马拉雅北坡 D.乞力马扎罗山
2、非地带性
由海陆分布、地貌、岩石、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 影响而成。
拓展:生物圈与土壤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 境的总称。包括水圈的全部、岩石圈 的表层和大气圈的底层。
举例说出生物对其它圈层的影响?
现代大气中的氮、氧主要来自生物作用;
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 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 状况; 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北极圈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荒 漠 亚热带常绿 带 阔叶林带
温带海 温带 温带季 洋性气 大陆 风气候 候 性气 亚热带 候 地中海 季风气 气 候 候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草原带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带
由于地域分异,各个地区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的差异,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 水分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不同的 气候又产生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 被和土壤,在地球上形成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带。 自然带的标志为植被!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景观标志!
景观图片欣赏
热带雨林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荒漠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所构成相 互作用的统一体。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
太阳光
无机界 有机界
生态平衡? 你能说出图中箭头的含义吗?
土壤:在陆地上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 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 地带,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有非地带性表现吗?
低 纬 中 纬
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体现:从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 内陆的地带性
体现:纬度 地带性
度 高 纬
世界气候类型与世界自然带对照模式图(北半球)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表现 实例 影响因素
非 缺失 地 被改变、 带 约束 性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 南半球同纬地区 叶林带、苔原带 是广阔的海洋
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地形的阻挡 东侧为温带荒漠,西 侧为温带森林 斑状分布 沙漠中的绿洲 有水源
在地带性规律和非地 带性因素影响下,形成 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二、 世界陆地自然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受 海拔高度 因素的影响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 状况差异很大。 水热
(1)A从地所属自然带名称_____; 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______; C处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 ____________。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 其农业发展条件: A处_______条件配合好,宜种植 ____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C处 _________条件好,但_________资 源不富裕,宜发展以 为主的旱 作农业;D、E处应充分利用有很大 优势的________资源和_______资源, 发展畜牧业和_______农业,生产优 质的畜产品和______等农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