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如《前赤壁赋》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苏轼词的风格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地位?答: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

具体表现在: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

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

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

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

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

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

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

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生新瘦硬”李清照的词分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答: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

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

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

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

9.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答: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无疑,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有的婉丽清畅,有的缠绵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

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

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

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

.姜夔词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怎样理解姜词“清空”的特点?答:姜夔的词内容上大多为记游及咏物之作,所表现的情感也多为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叹,虽然在内容上并无特别之处,但艺术上颇为精致。

他的词一个突出的特色是音节谐婉。

同时,也讲究用字,善于渲染气氛。

当然,最能代表姜夔词特色的是前人所说的“清空”。

所谓“清空”,指的是在情感上主要抒发高洁的士大夫情怀,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侧重于空灵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12.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一.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

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

”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

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

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13.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

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14.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

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15.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

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

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

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6、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

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宋诗与唐诗有何不同?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

这就是说,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

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

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炼,表现也不太含蓄。

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诗人自己自然平易的语言来表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一.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