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活性多糖的减肥降脂机制

玉米活性多糖的减肥降脂机制


参考文献:《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何余堂,潘孝明 《食品科学》2010, Vol. 31, No. 17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刘 姚,欧阳克蕙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年第 41 卷第 1 期
植物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植物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百万以上,主要成分为葡萄糖、 果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岩藻糖、甘露糖、糖 醛酸等。




具有免疫活性多糖研究现状
第三次作业
郑华杰
免疫活性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们对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可追溯到 1936 年 Shear 对多糖抗肿 瘤作用的发现。 •至今已有 300 多种多糖从自然界中得到分离与鉴定,其中从植物 中尤其是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近百种植物多 糖已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与医药中。 •我国从植物中提取活性多糖的纯度已达 98% 以上,在活性多糖 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对多糖药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它们的结构与免疫调节活性的关系、 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化学修饰增强其生物活性上, 其中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已经深入研究到基因和分子水 平。

玉米活性多糖
玉米活性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的抗便秘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的抗便秘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减肥降脂作用的研究
玉米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玉米活性多糖(CAP)
良好的持水性和膨胀性
增加肠道内非搅动层厚度 增加肠道内容物黏度
③多糖可通过提高 SOD、GSH - PX、Catalase 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加强机体 清除自由基能力,从而发挥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参考文献:《玉米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张钟 高红梅 中国粮油学报 2014年7月 第 29 卷第 7 期
多糖产品
生物活性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面食制品:有效防止挂面、中式汤面的糊汤、断条现象,并提高了面条的弹性; 壳聚糖的抑菌作用生产面包,可延长其货架期,并具有保健功能。 2.肉食制品:在碎猪肉中加人0.5%一1.0%的凝胶多糖制成的香肠,可降低其硬度, 提高嫩度和弹性,效果优于大豆和蛋清蛋白。 3.冷饮制品:于冰淇淋配方中加人1.5%壳聚糖,产品膨胀率高,成型好,于20℃放 置Ih后,基本不融化. 4.糖果制品:将茶叶用热水提取多糖、咖啡碱、茶多酚等水溶性成分,经真空低温 浓缩、复配、熬糖、成型制成茶糖果可预防龋齿、抗脱钙、祛口臭、预防口腔感染 5.调味品:在方便面调味料中加人,可开发出新口味的方便面品种,如当归多糖或 构祀多糖炖鸡调味品等。
剂量过少 食物与消化酶 肠道蠕动→吸收
剂量过大 蓄水量-/-溶胀 填充物
参考文献:《In Vitro Determination of the Indigestible Fraction in Foods: An Alternative to Dietary Fiber Analysis 》——Fulgencio Saura-Calixto . Agric. Food Chem.2000,48, 3342 −3347 《Fruit, Vegetables, Dietary Fiber,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Paul Terry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Vol. 93, No. 7, April 4, 2001
多糖结构比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更为复杂,可以说是最复杂的生 物大分子。植物多糖的结构单位是单糖,以糖苷键相连接,常见 的糖苷键有α-1,4-、β-1,3-、β-1,4- 和α-1,6- 苷键。结构单位可以 连成直链,也可以形成支链,直链一般以α -1,4- 苷键和β -1,4- 苷 键连成,支链中链与链的连接点常是α-1,6-苷键。多糖的生物活性 与其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玉米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①体内的羟基自由基与多糖碳链上的氢原子结合而生成水,多糖上留下的单电子 可继续氧化形成过氧自由基生的活性氧( ROS) ,或多糖环上的羟基与产 生羟基自由基等所必需的金属离子络合,使其不能产生启动脂质过氧化的羟基自 由基,或是使其不能分解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产物,从而抑制 ROS 的产生;
玉米活性多糖的减肥降脂机制

玉米活性多糖,在胃肠道内可吸水膨胀并在与食物糜混合过程中拉伸成 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薄膜,有效阻碍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抑制脂肪 的乳化,降低脂肪酶对脂肪的分解作用,阻碍脂肪的吸收,从而减少动 物机体脂肪的积累,体现出良好的减肥效果。
未起到限制吸 收的作用即排 出体外 减重效果差
降低胃排空速率 肠道内形成胶体基层 小肠吸收葡萄糖速率的下降
降低糖尿病小鼠对胰岛素的需求
葡萄糖耐量曲线变得平缓 小肠吸收葡萄糖量减少
降低葡萄糖扩散速率
在肠道内干扰了碳水化合物与消化酶之间的有效混合和作用,促进肠 道蠕动,使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时间缩短。
玉米活性多糖的抗便秘机制
玉米活性多糖的抗便秘机制可能由于其形成的立体微孔网状结构,对水分的吸 附和保持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较大的膨胀力、持水力和结合水力,在胃肠中形成柔软 湿润的类胶团样物质,并且这些物质不被或极少被机体消化吸收,进入结肠后,对肠道 的蠕动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使粪便经过结肠的时间缩短,减少了结肠对水分的吸收 时间,提高粪便的含水量,使粪便变得柔软及体积膨大,刺激结肠与直肠易于排泄,防 止宿便的形成,起到通便抗便秘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