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复习资料解析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复习资料解析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的运用修辞手法,今天小编整理了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11.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12.下列各项中对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设问)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比喻)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对偶)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拟人)1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入山麓,从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如今,谁不想看到这样的春天呢?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A.第一段中唱入&&运用拟人、排比、比喻,勾勒出温润、柔和的春意浸入大自然每个角落的情态。

B.第二段中有的负责&&运用排比、拟人,既写出春天天空的湛蓝、澄澈与开阔,也写出飞鸟的愉悦欢畅之情。

C.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一句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森林被工厂烟囱取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春天的向往。

D.文章结尾段运用反问句式,表达出作者深感工业时代环境污染之痛,以及对真正的春天已经消失的追怀与叹惋。

1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花草也被伤害,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当何维委员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连发质疑时,人民大会堂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

正因如此,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在改革继续前行的道路上,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要统筹兼顾,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

A.选段运用重霾之下&&谈何&&的排比句式,强有力地突出了重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B.选段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

C.选段中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运用反问,强调我们不应迷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兼顾环境的治理。

D.选段中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衡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关系的难度与风险。

15.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拟人比喻C、比喻反语呼告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16.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17.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B.啊,黄河,你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C.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比喻)D.目前的艰难险阻的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反问)18.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19.对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①我家院里的那两盆夹竹桃红的似火,白的似雪,它们融洽地开在一起,使我顾而乐之。

②站在大门内,它们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花。

③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菊花,它就那样开着,同院里其他花比起来,那韧性不是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吗?④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茂盛,也看不出什么衰败,只是花败又花开,点缀着这小院。

(选自《夹竹桃》有改动)A.第①句中将两盆夹竹桃的颜色分别形容为火和雪,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的艳丽和素洁,红白相映,令作者喜爱无比。

B.第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慌不忙,丝毫不引人注意,以致受人冷落。

C.第③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D.第④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了夹竹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坚韧,为小院点缀色彩。

20.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我所在的大兴安岭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

早晨,迎接我的是寒流,是冷月,是霜花。

就说说这霜花吧,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

初升的太阳先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变成橘黄,再后来,太阳升起来了,又变成鹅黄,而后,成了雪白。

这里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嫩绿的草芽顶破丰厚的腐殖土,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A.将梅花盛开比喻成爆竹炸响,形象写出梅花簇簇绽放的姿态,这给远在北方的作者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B.是寒流,是冷月,是霜花运用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大兴安岭立春时的独特景象及寒冷的特点。

C.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出玻璃窗上变幻莫测的景致,表达了作者惊喜、赞叹之情。

D.给大地绣出生机运用拟人,生动地展现出一派春草葱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带来春意与生机的喜悦之情。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1.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纠结属于动词。

B传递火炬唱响中国是动宾短语,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食品安全是偏正短语。

D句是拟人的修辞,而并非排比。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短语的类型(主谓、动宾、动补、并列短语等)、句子分类(单句、复句)、复句关系(并列、因果、转折、选择、递进等)、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语等)、词性(名、动、形、数、量、代等)等知识熟记于心,做到能够准确判断。

12.B【解析】试题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拟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13.C【解析】试题分析: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一句运用比喻,生动描写出工厂烟囱林立的景象,表达了作坏境污染的担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14.B【解析】试题分析: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说法是错误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这个句子并不为了表现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为了表现何维委员的远见卓识,敏锐的洞察力。

考点: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

还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15.C【解析】试题分析:一句中的像是比喻词,且有本体和喻体。

二句中的正义君子是反语,三句中的咆哮吧三次,可构成排比(直呼风,也可认为是呼告的修辞)。

四句中的大自然她的儿女开战把大自然人格化,是拟人。

综合考量,应选择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知道常见的修辞有哪些,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等。

本题中的呼告是指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了解即可,不属于考查重点。

可用排除的方法选择出答案。

16.B【解析】试题分析:B句是鲁迅《藤野先生》中的句子,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反动文人。

考点:修辞方法点评:本题不难,错误项易于判断。

修辞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七八种,要一一了解,注意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从认识到使用,掌握修辞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

17.C【解析】试题分析: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点评: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18.D【解析】试题分析: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与之相同的是D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