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

2017考研政治时政复习策略要善于分析命题思路
一、选定教材
备考中,常会存在有不少考生为选择哪本教材而纠结的现象,也有部分考生存在盲目
跟风现象,最终各种教材应有尽有,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复习。

事实上,同类书籍所涵盖的知识点大都是大同小异的,考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即可。

与选教材相比,更为重要的在于自己如何有计划地展开复习,在于能否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及能否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

二、探析命题规律
通过分析近年来真题,每年都不乏有以热点作为材料来命制的一些试题,考生需要对
热点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时政所考查的内容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两道单选题和两道多选题这四道记忆性试题,其他试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很可能会结合热点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比如,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就不乏对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等内容的考查。

考生今年在复习时政时,需要重点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发展
新常态”、”三严三实”等热点问题。

三、学会多角度分析
考生在备考时政热点时,除了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因为
同一热点所涵盖的知识点往往并非只有一个,考生做题时需要多方面分析,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热点问题。

例如,考生在备考“生态文明”这一热点时需要与以下知识点相链接:一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二是2016考研新大纲增加的考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四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五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以上就是本期文都2017考研网分享给各位考生的2017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的复习资料。

政治复习开始时间最好不要太晚,许多理论性质的东西不仅需要背诵,理解同样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早作准备。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今年的时政热点内容,相信在2017年考研政治初试中考查的可能性依旧很高。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直击考点,减少不必要的复习时间,提高考研政治复习效率,本期文都2017考研网为同学们整理以下“生态文明”部分的模拟题,希望各位考生实际动手进行解答。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命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的树。

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曾经说过,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

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

”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

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

材料2:
在古代,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好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请回答:
(1)“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建设生态文明,既呼唤道德,又需要制度和法律保障?
(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题要点】
(1)从道德的角度: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从法律的角度: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和完善环保法的立法和完善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对环境破坏和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以期保障人体健康,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从制度的角度:建设
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首先,要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其次,要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最后,要自觉珍爱自然,保护自然。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经济新常态”
材料1:
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

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昭示推进经济发展,更加有效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材料2: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时,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他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
有评论指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既要切合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之需,也是对改革本义的间接阐释。

在爬坡过刊的紧要关头,它对于促进经济巨轮的行稳致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
(1)经济新常态讲带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2)经济新常态下为何要“腾笼换鸟”,如何实现“凤凰涅槃”
【答题要点】
(1)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律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2)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四个全面”
材料1: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材料2:
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好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请回答: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战略目标的内涵是什么?
(2)“四个全面”战略构想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思想?
【答题要点】
(1)内涵: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
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个全面”思想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如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等,“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体现。

二.例题解析
【例】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有一段深刻的对话。

蒙哥马利说:“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毛泽东说,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这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D )
A.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B.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C.是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
D.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对照上面的知识点讲解看,光说中国走和平发展发展道路的原因,ABCD四个选项都可以选,所以材料要体现的意思就显得很关键,材料中的“历史的教训是”让我们直接锁定了D 选项。

可见,做出题目的关键还在于理解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