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西城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6西城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 2016.4一、基础·运用(共23分)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shèng)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shèng)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

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

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

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

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丶B.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C.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丶D.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2.根据第①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盛B.胜胜C.胜盛D.盛胜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A. B.C. D.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半亩红莲碧池沼B.榻倚深堂有月来C.陶然暮鼓有钟鸣D.云升湖上有客至5.利用文中信息的提示,结合有关的文学常识,在第③段【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白欧阳修B.李白范仲淹C.杜甫欧阳修D.杜甫范仲淹6.学校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游中华名园,品传统文化”的开放课,就举办地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假设你想向学校推荐“华夏名亭园”,请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华夏名亭园”这五个字,来强调推荐的对象。

再写一小段话,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结合上面所给的材料,要用到“……既……又……例如……”的句式,4分)答:7.在以“寻访华夏名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园,步行寻访“独醒亭”“沧浪亭”和“少陵草堂碑亭”,请你根据游览示意图,把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完整,向小组成员介绍最快捷的参观路线。

(3分)我们从北门沿大路往前(或“西”),过第一个路口后直行,,最后沿大路向前(或“东”)从南门离开。

华夏名亭园游览示意图8.默写(共6分)京城三月,陶然亭公园不失为赏春佳处。

园内和风送暖,阳光明媚,碧水微漾。

湖边鲜花初绽,绿草新生。

假如你面对此情此景,会想到哪两句古文和哪两句古诗?请将答案默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并任选其一,简要说说你联想到这两句古文或古诗的原因。

答: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秦王坚①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慕容垂②言于坚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

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而蕞尔③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

”赐帛五百匹。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④》)【注】①秦王坚:苻(fú)坚,前秦的皇帝,曾统一中国北方,国力一度超过东晋数倍。

②慕容垂:前燕皇子,受排挤投奔苻坚。

淝水之战中暗中保存实力,后建立后燕,自称燕帝。

③蕞(zuì)尔:小的样子。

④《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记录的是公元383年,前秦淝水一役被东晋军队打得大败的历史故事。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吾欲自将.以讨之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皆朝于齐(2)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11.甲文中邹忌委婉劝谏,采用了以①作比的方法,使齐威王醒悟,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乙文中慕容垂顺着苻坚的骄傲心态进言,夸耀前秦_②,鼓动苻坚出兵伐晋,使苻坚更加盲目自大。

从文中看,两位君主都曾让众人发表意见。

齐威王闻过能改,使国家日益强盛;而苻坚却③,最终导致前秦兵败淝水。

(3分)三、名著阅读(共10分)12. 下面几章是《论语》中对 “君子”的论述,请任选一章,谈谈你的理解,并说说你准备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一主张。

(3分)(1)子曰:“君子不器。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答:13. 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

下面图1和图2描绘了“真假美猴王”中用照妖镜辨识悟空的情节,体现了 ① (作者)写的神魔类小说《西游记》的神奇想象,这在该小说“大闹天宫”中 ② 的情节里也能得以体现,这类想象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并非现实的科学的反映。

下面图3和图4描绘了 ③ 的情节,体现了凡尔纳写的 ④ 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想象,这类小说的想象和神魔类小说的想象不同,它基于人类对新知识、新发现的研究探索,表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远景的展望。

(共4分)图1 图2图3 图4 镜中两个悟空,样貌、金箍、衣服,毫发不差。

玉帝也是一筹莫展。

两个猴王从花果山打到天庭,众神看到两个悟空,一般无二,无法辨识。

玉帝让托塔李天王取出照妖镜来。

船长对前面海底林间走动的动物开了一枪,那动物应声倒地。

这是一只水獭,它可能是海中唯一的四足兽了,毛皮十分珍贵。

我们穿着潜水服潜入海底,船长举起了猎枪,那猎枪是用压缩空气发射子弹的,子弹用玻璃制成,里面有强电压。

祥子买车的钱①,他的梦想再度破灭;从上面的连环画看,第三次,祥子遭遇了和二强子同样的悲惨命运,为了②而卖车,梦想又破灭了。

图6中,祥子心里想的两个人,一个是曹先生,另一个是③,祥子曾经答应她“等我混好了,一定来”,结果祥子回去找她时,她却已经上吊自杀了,祥子彻底崩溃了。

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17题。

(共8分)【材料一】与传统教育不同,“互联网+教育”代表着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最新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

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互联网+”加快了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参与其中的师生既可以是教育的生产者,又可以是教育的消费者,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传统教育相比,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正所谓“【甲】”。

因此,近年来,它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

【材料二】【材料三】在“互联网+”开放式的教育生态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网络上的知识、信息层面的交互,而传统教育中通过集体生活进行德、智、体、美熏陶感染的育人过程往往会被大量的个人上网替代,因此传统教育的育人功能有被弱化的危险。

互联网虽然降低了学习的门槛,给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也因此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忽视对知识做系统加工的坏习惯。

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乙】,不加思考,学习到的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如此下来,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不断更新拓展,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各种信息鱼龙混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如何应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些问题,对于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5. 在【材料一】的【甲】处填入一句古诗,在【材料三】的【乙】处填入一个成语,下面选择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蹴而就B.病树前头万木春走马观花C.雏凤清于老凤声一蹴而就D.雏凤清于老凤声走马观花16. 班级组织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有关的主题演讲中,如果要利用【材料二】具体说明【材料一】中的相关文字内容,该怎样说?(4分)答:17. 在上述活动中,如果要参加有关的主题研讨,除了上述三则材料之外,你还需要查阅哪些其他方面的资料?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两项,将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2分)A.“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挑战B.“互联网+教育”获得的机遇C.“互联网+教育”所遇问题的应对策略D.“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与不足E.“互联网+教育”的准确定义F.“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二)阅读《赢家》,完成第18-20题。

(共11分)赢家①世界围棋超一流棋手接到了一封战书,挑战者是“阿尔法狗”,它是谷歌公司研发的具备了人工智能的围棋计算机。

②谁来代表人类出战呢?33岁的韩国棋手李世石影响力最大,称霸棋坛十余年,手握14个世界冠军,目前排名世界第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