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ppt课件
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ppt课件
第一节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成
• 一、地质作用 • 定义: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质构造
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称为地 质作用。(地质作用是由地质营力引 起的)
• 分类:按能量来源 可分为内营力作用和外营力作用
1
分 能量来源 类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
影响
系
内 来自地球内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同式时进
• 种类:风蚀、水蚀、冰蚀、湖蚀、海蚀 • 其中,地面流水的侵蚀作用,是最常见最强烈的
的一种
8
流水侵蚀地貌——黄土高原
9
瀑布
10
河流沟谷、峡谷
11
风蚀城堡
12
风蚀蘑菇
13
风蚀柱
14
风蚀洼地
15
冰川侵蚀地貌
刃脊
角峰
冰斗
16
冰蚀作用
17
海浪侵蚀作用
18
海蚀柱
海水侵蚀地貌
海蚀崖
海水侵蚀掉的泥 沙哪里去了?
在水、冰川、空气在运动状态下对地 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 等作用下,可从一地移到另一地方
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 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4
5
6
花岗岩球状风化
7
2、侵蚀作用
• 定义:也叫剥蚀作用,是指流水、风、冰川运动 等外营力对地壳表层岩石土壤的破坏作用,使岩 石发生破坏,并使风化破碎的岩石离开原地,从而 形成 侵蚀地貌。
39
40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41
42
43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 1.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 • 2. 摇晃时立即关火; •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 5. 户外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内禁止行驶; •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例如峡谷,瀑布;
泥沙逐渐沉 游形成冲积平原
③喀斯特地貌
积
和河口三角洲
风
力 风蚀沟谷 ,风蚀
作 用
洼地,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①搬走地表 沙尘、碎屑
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 ②沙漠外缘形成黄土
②风速降低, 堆积,如黄土高原
形成戈壁,裸岩荒 泥沙逐渐沉
漠
积
29
(二)内营力作用
• 1、地壳运动 • 2、岩浆活动 • 3、变质作用 • 4、地震
32
东 非 大 裂 谷 张裂形成断裂带
33
1、三大类岩石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岩浆岩
侵入岩: 花岗岩 沉积岩: 层理构造、含化石
变质岩: 高温、高压
34
• 岩浆——各类岩石相互转换——岩浆 • ① 岩浆岩的形成: •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
(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 • ② 沉积岩的形成: • 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一)外营力作用
• 1.风化作用
• 定义: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大气、生物
水分等的影响下,使地表岩石及矿物物 理状态、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的过 程。
• 种类:物理风化
•
化学风化
•
生物风化
3
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
动力 分类
风力 流水 冰川 生物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 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27
5成岩作用
• 在一定条件下沉积的松散物质,通过后期的压实、 胶结等作用,可以固结成坚硬的新的沉积岩石, 称为硬结成岩作用
28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地貌
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堆积地貌
流 ①冲刷坡面,例如黄 ①搬运侵蚀
水 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后的产物 ①山前形成冲积
作 用
貌;②沟谷加宽加深, ②流速降低, 扇 ②河流中下
30
表二:地壳运动的类型
类 型 运动方向
对岩层 产生 的影响 地貌
实例
关系
水 平 运 动
水平位 移,弯 曲变形
褶皱山 脉,裂 谷或海 洋
喜马拉 雅山、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相伴发 生, 以水平
垂
地表高
运动为
直
隆起, 低起伏,台湾海峡 主。
运
凹陷 海陆变
动
迁
31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海相岩层和海生 生物化石,证明在地质史某段时期,现在的喜马拉 雅山地区是一片面积相当广阔的海域;而且在 5700m的地层中发现了栎树化石,现在这种植物分 布的高度是3000m。这些证据证明喜马拉雅山长期 以来不断抬升,在5300万年前开始成陆,之后不断 抬升形成“世界屋脊”。
44
45
46
47
48
49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 1、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也称地形。 • 2、分类 • 按其成因: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干旱风沙
地貌、冰川冰缘地貌、湖成、熔岩; • 按其基本形态:平原、台地、丘陵、山地; • (山地按海拔高度分:低山(1000m)、中山(3500m)、
营 主要是旋转能 力 和放射性元素 作 蜕变产生的热 用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总的趋势是 使地表变得
行,朝 相反方
高低不平 向改变
地表,
以内力
外
风化,
总的趋势 作用为
营 来自地球外部, 侵蚀,
是使地表 主
力 主要是太阳辐 搬运,
作
射能
沉积,
起伏状况 趋于平坦
用
成岩
极其缓慢的内
2 迅速激烈的内
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 ③ 变质岩的形成: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
岩石
35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化石) 变质作用
36
外力
地壳上升
沉积岩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 浆 岩
岩浆
37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②
变质岩 ③
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岩浆岩
④
④
岩浆
38
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 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 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 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 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 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 余震。
高山(5000m)、极高山) • 按其规模:星体地貌、巨地貌、大地貌、中地貌、小地
海蚀拱桥
19
3.搬运作用
• 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 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20
河流搬运
21
冰川搬运
22
4.沉积作用
在搬运的过程中,因环境变化(如动力减弱、形成 超载),便要发生沉积(即卸载),称为沉积作 用。
23
海水堆积地貌
24
冲积扇
25
河流冲积平原
26
风力堆积的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