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9页近义实词辨析妙招近义词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往往是由不同的构词成分——词素形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分析词素入手来辨析近义词的词义,将词语中不熟悉的部分拿出来扩展为比较熟悉的词,然后把组好的词代入原题看是否讲得通,即可迅速得出答案。
一、存异组词法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语素,我们在辨析这类词时,可以分两步来进行:1.查找异处,组成新词这就要求我们先找出不同语素,以这一语素另外组词。
例1: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仅要做到知人论世、沿波探源,努力挖掘出诗歌的形象与思想,还应在反复________的基础上领会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吟诵吟颂)“吟诵”和“吟颂”的不同语素是“诵”和“颂”,而这两个词词义侧重点的区别也就在这两个相异语素上。
“诵”可以理解为“诵读”“朗诵”等;“颂”可以组词为“颂扬”“歌颂”等。
在组词时,要尽量组与原词词义相近的词语,组自己熟悉的词语。
2.代入原文,得出答案选择新组定的两组词代入所给的句子,若某一组中的某个词语更适用,则表明带有这个语素的词是正确答案。
如在例1中,将“诵读”“朗读”和“颂扬”“歌颂”分别代入“反复________的基础上”中会发现,用“颂扬”“歌颂”显然与语境不符,而用“诵读”“朗读”就能讲得通,所以综合考虑后,可以确定原句中应用“吟诵”一词,而不能用“吟颂”。
二、分解组词法对于两个语素都不相同的近义词,无法进行存异组词时,就可以采用分解组词法。
1.分解原词,得出短语先把原词分解成两个语素,再分别组词,得到一个与原词意义相近的短语。
例2: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________。
(轻盈清莹)“轻盈”和“清莹”没有任何相同语素,这时就可以分解组词:轻盈——轻快盈满;清莹——清澈明亮。
在分解词语时,要尽量“单音变双”,组和原词有关联的词语。
2.分别代入,得出答案例3:(2009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_______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的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______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答案:C三、扩展组词法在语言实践中,有些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定,不能任意组合,这是约定俗成的。
同时也为我们辨析近义词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扩展组词法。
我们可以顺着“约定俗成”这根“藤”去寻找差别,从而得到答案这个“瓜”。
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在做题时,可以用两个词语联系生活,运用想象,分别组词,得到一些包含两个词语的短语。
例4: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依山傍海,园林设计匠心独具,________秀丽。
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幽雅优雅)结合生活实际,我们习惯这样用这两个词语:环境幽雅,动作优雅。
2.选择相近,得出答案比较组成后的两个短语,不难发现“环境幽雅”与原句内容更接近,由此我们确定“幽雅”一词为正确答案。
四、反向组词法当一组近义词从正面难以区分的时候,则可“逆水行舟”,组出它们的反义词来加以区别。
1.寻找反义,进行比较例5:山溪清清,古柏森森,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________的去处。
(清闲清静)如果“清闲”和“清静”从正面难以分辨,我们可以从反面来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先组出二者的反义词:清闲——忙乱,清静——嘈杂。
2.代入反义,得出答案组出反义词之后,可以把“忙乱”和“嘈杂”分别代入“________的去处”之中,进行比较之后,可以判断“嘈杂”更合适,由此判断“清静”为该题的正确答案。
另外,对词语的运用,还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选自《非常语文》)五、易考近义实词60组辨析1.暗昧/暧昧他俩的暧昧关系,就连暗昧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你这明白人怎么就糊涂起来了呢?[辨析]暧昧:(态度、用意)含糊,不明朗;(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公布/颁布最近网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国家颁布的许多纲领性文件真正落实到基层的不过五成。
[辨析]颁布、公布,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级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公布的内容也较广泛,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3.包涵/包含这件事的确包含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因此我恳请您多多包涵,原谅我的失职。
[辨析]包含: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语,请人原谅、宽恕。
4.保障/保证他在演讲会上代表全体保安向与会人员保证说,他们一定尽全力保障全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辨析]保障:可作动词,确保,有时可与“保证”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可作名词,指起确保作用的事物。
“保障”作动词时,其宾语常常是“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像屏障一样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作动词时,除了用“确保”义以外,还常用“担保做到”义,它的宾语常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作名词时,指作为担保的事物,着重指必要的条件。
5.抱怨/报怨你是不是觉得对不起我?其实我一点都不抱怨你,咱们共同的敌人是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的秃头狗地主,咱们应当报怨他们,推翻他们。
[辨析]“报”当“回报”“报复”讲时,相对于主语来说,它的对象是外在的;“抱”引申为“心中存有”之义时,相对于主语来说,它的对象是内在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报怨”解释作“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将“抱怨”解释作“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6.袒护/庇护某些家长对未成年人的袒护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对超过法定年龄而犯罪的年轻人再进行庇护,则是一种犯罪行为。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意为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语义较重。
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语义较轻。
根据语义的轻重可判断,前者用“袒护”,后者用“庇护”。
7.鉴别/辨别这次工商部门举办的旨在鉴别(辨别)“传销”与“直销”的培训被一些不能辨别是非的人员给搅和了。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意为分析比较,使易混的事物区别开来。
辨别指分辨、区别,侧重于从认识上加以区别,可以指具体事物,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可以用于是非。
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假与好坏,多指具体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不能用于是非。
因此,前者用“辨别”或“鉴别”,后者只能用“辨别”。
8.布置/部署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的部署,咱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布置任务的方法。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臵。
布臵:多指具体地安排、配臵或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根据语境,前者用“部署”,后者用“布臵”。
9.刮目/侧目就连曾对他侧目而视的同村人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并在刮目仰视的同时,还说“李一鸣这次可真是一鸣惊人了”。
[辨析]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
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愤恨等。
根据语境可判断,前者用“侧目”,后者用“刮目”。
10.窜改/篡改日本政界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窜改了某些文字的问题,而是有意识地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辨析]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改动或曲解。
窜改:指对成语、文件、古书等的改动。
由此可见,篡改是别有用心地作伪或曲解;窜改则多指因不严谨而改动原文。
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窜改”,后者应用“篡改”。
11.敦促/督促目前,面对美、韩等国的电子垃圾再次偷偷进入我国的二手市场的情况,我国政府敦促美、韩政府,希望他们能切实督促其海关做好各项出口的质检工作。
[辨析]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
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用于平等的对象之间,表尊敬、客气;“督促”用于上级对下级。
因此,前者应用“敦促”,后者应用“督促”。
12.法治/法制任何一个法治国家,不能只强调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还应增强其法制观念。
[辨析]法制是法律制度体系,如“健全法制,增强法制观念”。
法治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先秦时期法家的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的政治思想;二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13.分辨/分辩听了研究员的有关仔细分辨、筛选三粒航空西瓜子的陈述,老师不再分辩了,他知道了自己先前的错误所在。
[辨析]分辨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并作出不同反应;分辩是辩白的意思,即向别人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14.妨害/妨碍你这种不作为的态度,不仅妨碍了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而且还会妨害你在商界的信誉。
[辨析]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
妨害:有害于。
根据语境,前者用“妨碍”,后者用“妨害”。
15.服法/伏法那些小喽啰们匆匆地埋葬了在广东伏法的罪大恶极的大毒枭李一后,也纷纷投案自首,服法认罪,这真是验证了那句话“树倒猢狲散”。
[辨析]伏法:(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认罪。
16.符合/适合/切合他们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没有受到批评,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有关规定,他们的整体规划切合当地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十分适合广大人民。
[辨析]符合:指的是合乎实际情况或标准要求,常跟方针、政策、原则、要求、愿望、利益等词搭配。
切合:指十分符合,程度较“符合”强,常跟感受、实际、经验等词搭配。
适合:指的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常跟情况、环境、特点等词搭配。
17.勾通/沟通司令员老张说:“苏均的这种做法的确有勾通敌人的嫌疑,不过毕竟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你私下里还要再和他沟通一下,挽救了他,也有助于咱们的革命!”[辨析]沟通是指使两方能通连。
勾通则是指暗中串通,勾结。
18.工夫/功夫要学到一定的工夫(功夫)必须狠下工夫,不能以时间不够为借口而懈怠。
[辨析]功夫是本领、造诣的意思。
工夫除有这个义项外,还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时间,二是指精力。
19.贯串/贯穿这条贯穿本省十几个县市的省级公路的建成,真实地再现了贯穿(贯串)于我们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辨析]可用“贯串”的地方都可用“贯穿”,两个词都有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的意思。
另外,“贯穿”还有穿过、连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