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MW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本体改造改造提高安全性

25MW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本体改造改造提高安全性

N25-35-1型汽轮机低真空
运行本体改造提高安全性
王庆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海拉尔发电厂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海拉尔发电厂N25-35 -1型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改造后末级叶片断裂,于2007、2008对该机组进行再次改造,改造后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低真空;供热;汽轮机;改造;安全性
引言
中小型凝汽式机组改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在我国北方热电厂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其优点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减少冷源损失,即通过提高排汽压力提高循环水温而将循环水温作为低温采暖热媒,将循环水供给热用户,满足热用户的需要。

但25MW机组改低真空供热后存在着末级叶片断裂的危险,从而影响机组和热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影响供热质量。

降低机组运行可靠性。

东海拉尔发电厂通过对机组再次改造,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机组改造前运行状况
东海拉尔发电厂原为伊敏煤电公司自备电厂,装有2台N25-35-1型凝汽式汽轮机组,配套2台130t/h煤粉锅炉,负责向伊敏地区供电。

2001年划归呼伦贝尔电业局后,于当年将2台机组改为夏季纯凝冬季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式运行,由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

2台机组设计供热能力145万m2,改造
后机组的运行方式为夏季纯凝式运行,冬季低真空循环水方式运行(循环水+热网加热器)。

肩负着向海拉尔河东区的供热任务。

机组改造后热效率显著提高,发电煤耗大幅度降低,并解决了当时海拉尔地区供热热源不足的问题。

采暖期机组切换到低真空方式运行,机组偏离设计工况运行,负荷偏低,排汽温度升高,末级叶片受排汽状态改变(过热态和饱和态)而产生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使叶片工作安全性差,叶片断裂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改低真空运行后机组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两次发生末级叶片断裂事故。

叶片断裂机组停运,热网供水温度下降,严重威胁热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机组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对机组的再次改造势在必行。

为此上级公司在2007年年初就已将东海拉尔发电厂2台25MW机组供热改造(打掉后两级叶片)列入2007年的工作计划之中,东海拉尔发电厂根据上级公司的批复计划,进行了改造方案的初步制定和效益测算,同时委托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院对该改造工程进行设计核算,委托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对机组改造进行热力与强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台25MW汽轮机打掉后两级叶片可以安全稳定长期运行。

机组改造后再利用符合能源合理的阶梯利用和国家能源政策。

2 改造方案
2.1 去掉11、12级隔板、叶片,取消5段抽汽,取消#1低加,取消循环水泵和循环水上塔运行。

机组冬季供热,夏季停运。

2.2 更换凝结水泵,改为热水凝结泵。

型号6RN6,流量120t/h,
扬程61MH2O。

2.3 前、后汽封改成蜂窝式汽封。

2.4 更换后汽封套圈(改型)。

2.5 #2、3瓦油挡改造,换成复式油挡。

2.6 更换部分汽缸螺栓。

2.7 水塔塔盆进辅机冷却水自然冷却,再回到冷油器、空冷器。

2.8 汽轮机转子低速动平衡。

2.9 夏季机组停运期间化学水处理用汽改由50MW机组三段抽汽供汽。

3 改造效果
东海拉尔发电厂的2台25MW汽轮机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改造,改造费用101万元,改造后机组未发生叶片断裂事故,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各瓦振动均在0.03mm以内,改造前#2、3瓦存在漏油现象,改造后油挡无渗漏油。

机组排汽温度最高在80℃。

在此工况下机组可长期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中小型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上是可行的,对火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成本、改善环境、创建节能环保型企业有重大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小型火电厂和热电厂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机组改低真空运行后,能保证机组和热网系统安全运行,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安全性是关键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