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隧道通风及出入口风亭布置原则

地铁隧道通风及出入口风亭布置原则

地铁隧道通风 及出入口风亭布置原则
主讲人:XXX XXXX年X月
主讲目录:
一、概述 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三、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四、风亭、出入口布置要求
Part.1 一、概述
1.1 基本概念
地铁——地下车站及区间是一个狭长、相对封闭的地下构筑物
列车运行散热 机电设备散热 配电照明散热 乘客人员散热、散湿 地下结构壁面散湿 人员新鲜空气的要求 事故工况的救灾
32.0
30.0
28.0 东 方
站名 马 城 站
右线
左线
38.8℃
长 常王 王 丰 码家 家 站 头墩 墩
站中 东 心站
新香 三 华港 阳 路路 路 站站 站
徐 湖 新 螃小 武 瑞
家 北 河 蟹东 昌 安
棚 大 街 甲门 火 街
站 学 站 站站 车 站


建 南板 野 安 湖桥 芷 街 大村 湖 站 道站 站排风源自活塞 风亭活塞 风亭
活塞 风亭
活塞 风亭
2.2 功能实现
阻塞通风模式(行车拥挤或故障,使得后方列车滞留在隧道内):
关闭活塞风阀,启动风机对隧道进行机械通风(纵向通风)。对列车空调器
进行降温,提供列车上人员新鲜空气。
排风
送风
2.2 功能实现 火灾通风模式(列车在隧道发生火灾,且无法驶入前方车站):
解决方法:空调、通风换气
如果把地铁比作一个人,上述的散热散湿好比人新陈代谢过 程;通风空调好比人的呼吸系统,排除体内废气,给大脑提供氧 气;而风亭出入口好比人的鼻孔和嘴巴,实现内部与外界的交换。
1.2 系统组成
地铁通风系统的主要构成
大系统 (公共区通风系统)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通风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
小系统(设备管理 用房通风系统)
地铁通风系统
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Part.2
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2.1 区间隧道通风 区间隧道通风的构成:
活塞风道
活塞风亭
隧道通风是一种 纵向通风方式!
隧道风机
车站
区间隧道
活塞风——效应 机械通风——方式
2.1 区间隧道通风
区间隧道通风的目的:
排除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使隧道内的温度不超过40℃。 对隧道内进行通风换气,保证隧道内的新风换气次数不小于3次。 区间隧道事故、阻塞工况下的送排风,区间风速不小于2m/s。
区间火灾时同样需要关闭活塞风阀,开启机械通风,单向组织隧道内气流, 纵向排烟。原则就是往人少的一端排烟。
2.2 功能实现
早晚通风:
停运后、运营前,进行各0.5小时的机械通风,为隧道降温、换气。此时外界 气温较低,空气品质好,通风换热效果好。
排风
送风
2.3 设计原则
采用单活塞、双活塞?风道面积多少?是否设置中间风井?并 不是拍脑袋,需要对全线进行SES系统模拟计算得出。因为一个站 风井的设置参数,影响的是相邻区间乃至全线的通风情况。
4.3 风亭的间距要求
按照标准双活塞风道的车站,车站每端就得设4个风亭:2个活塞风亭、1个 新风亭、1个排风亭,一个站共8个风亭。有物业开发的还要多设新风亭、排风亭。
无活塞模式
2.1 区间隧道通风
三种通风模式优劣:
无活塞的通风模式主要用于北方地铁。在北京新建地铁中已经 慢慢退出舞台。 单活塞通风形式可以节约一定的土建造价,减少一个风亭。 双活塞形式相比单活塞,增加一定土建造价(约200万),但 活塞通风效果要远远优于单活塞形式,技术发展趋势。
回到开篇比喻:双活塞好比人有两个鼻孔出气,单活塞形式好 比人只有一个鼻孔出气,无活塞形式相当于靠呼吸机进行供养,个 中优劣明显而知。

远期正常工况全线温度分布图
Part.3 三、车站隧道通风
3.1 车站隧道通风
即轨顶轨底排风,主要负担列车停站期间的空调器余热、刹车热的排放、火 灾烟气的排除。(需要横向排烟)
排烟
排烟
排烟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排热风道的优化设置研究,能否取消站台 板下的排热风道。
Part.4 四、出入口风亭的布置
4.1 风亭布置的原则 风亭布置原则:
有条件尽量采用双活塞风道形式。 保证一个区间只有一列车行使,否就要加设中间风井。 双活塞风道断面积通常不小于16㎡,双活塞风道断面积通常不小 于20㎡,长度不宜超过40m,转弯小于4个,否则就起不到换气 作用——好比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 区间风速控制:2m/s~11m/s。(地铁设计规范) 活塞风亭有进风和出风,需要防止进出风短路。
风亭面积、风亭之间距离、风道长度应满足通风功能要求; 风亭布置选址应满足地面拆迁条件; 应满足环评要求(尤其注意敏感地带的特殊要求); 应满足地面规划要求;
4.2 风亭通风面积要求
风亭、风道面积:
新风道净面积一般不小于10㎡; 排风道净面积一般不小于16㎡;; 活塞风道(双)净面积一般不小于16㎡;采用单活塞形式时 不小于25㎡; 净面积指的纯面积,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考虑风道内设备、管线安装对通风面积的影响; 2)应考虑人防门对风道面积的影响; 3)应考虑风阀、风亭百叶的有效过风面积。一般风阀有效过 风系数为0.8,出入口风亭百叶的有效过风系数为0.7。如活塞 风阀面积应为16/0.8=20㎡,百叶面积为16/0.7≈23㎡。
2.4 隧道通风模拟
地铁隧道热环境计算采用SES模拟软件,计算模型示意图如下
线路区段
风道
SES计算节点图
气流分支处
2.4 隧道通风模拟
以XX某条线路为例,经计算远期正常工况隧道内最高温度为38.8℃,低于 40℃的设计标准,满足要求。利用的就是活塞通风。
空气温度/℃
40.0
38.0
36.0
34.0
区间隧道通风类型: 双活塞通风形式 单活塞通风形式 无活塞通风形式
2.1 区间隧道通风 单活塞:车站每端仅设一个活塞风井:
单活塞模式
2.1 区间隧道通风
系统
双活塞:车站每端仅设2个活塞风井:
Part.2 隧道通风
双活塞模式
2.1 区间隧道通风
系统
Part.2 隧道通风
无活塞:不设活塞风道,闭式系统,通过车站出入口换气。
2.2 功能实现
正常通风工况:
平时正常运行,列车在隧道内运行,类似活塞作用,推动空气在隧道里流动
(地铁隧道断面较小,列车与隧道的断面积比接近1:2);活塞作用通风,两个车 站的活塞风道一个进风,一个出风。对隧道起到散热、通风换气的效果。设计原 则就是:平时正常运行依靠活塞作用通风,节能、环保。
排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