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散文教学的策略
(2)罗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现?句子里的问号读 懂了吗?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 (?),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 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 引导学生走进罗丹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痴迷。
二、测查预习,自学重点语段
1、划出重点语段。 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从文中找出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把 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把别人划出的句子标记出来,与自己的对照。 2、自读重点语段。 把找到的句子都读一读。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读到最高境界,我们 能够通过这些文字看到人物的动作,看到了人物脸上的神情,还能听 到了人物说话的声音。 3、找出最好的语段。 (1)标记喜欢星。用两颗星标记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标记细致星。用两颗星标记出把人物描写得最细致的句子。 认真比较,有没有哪些句子能够获得双星,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最 细致的句子。
四、指导练笔,以写促读
1、下面是根据课文改写的短文,补写完整。 全神贯注(新写) 罗丹站在远处静静地揣摩着,一动也不动。他伸出手指轻轻地比 划着,像是在计算着什么。他轻轻地摇摇头,嘴角微微地颤动,神情 是那么艰难。 忽然,他变得兴奋起来,热烈的目光注视着女像,说:“ (说什 么呢?) ”渐渐地,他更加激动了,高声叫喊着:“ (喊什么 呢?) ” 他快步上前,脚步又急又重,地板被踩得吱吱地响。他抓起抹刀 挥舞着,可就在抹刀即将触着女像脸庞的一瞬间,他 (会怎么样 呢?)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脸上 (怎么样呢?) 请展开想象,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把罗丹如醉 如痴的样子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3)我们要想进一步地读懂艺术家,还需要去读读他的作品。 展示罗丹的作品图片,并深情介绍—— 《思想者》:结实的肌肉,健壮的体魄,这样具有伟大力量的人,在 苦苦地思索什么呢?对于艺术,罗丹这样说,“所谓大师,就是用自 己的眼睛,发现出美来。” 《沉思》:忧郁的面庞,忧郁的眼睛里似乎能滴落晶莹的泪珠。对于 艺术,罗丹这样说,“美到处都有,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 《美丽的女像》:这是永恒的美丽,每一根发丝都点缀着优雅。对于 艺术,罗丹这样说,“真正的青春,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 罗丹作品组图:这就是罗丹的作品,这就是精美的艺术,一尊尊,每 一件,都倾注着罗丹全部的情感。对于工作,罗丹这样说,“工作就 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热爱艺术,热爱工 作的罗丹,每一件作品都是这样雕塑的。 带着自己的情感,再读读这句精彩的描写吧。
叙事性散文教学策略
中年级段,阅读教学在完成保底目标识字、写 字、朗读、理解词语并积累的基础上,开始逐步 强化不同文体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中年级 段,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在文 章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作者 是如何遣词造句的,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写生 动;因此,散文教学也应当按照这样的目标要求 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教学时,应当更多地去 思考、挖掘这篇散文自身所特有的教学价值。
三、揭示人物四素概念,体会写作方法
1、揭示概念。 这两段文字,抓住了罗丹的语言、动作、 神态来写,写出了罗丹的丰富多彩的内心 世界,做到了写细致,写生动,把人物写 活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这四个方面,老师给它起了个名儿,叫人 物四素。
2、如果把罗丹的四素表现完完全全地写下 来,能写得很长很长,甚至能写成一本书。 但是,课文只进行了概括描写。将近一个 小时,罗丹都是怎么工作的呢? 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读一读。 理解罗丹对于艺术的“醉”与“痴”。 此时的罗丹,他的心中只有活着的女像, 只有纯洁的美丽,只有完美的艺术。他如 醉如痴。
五、收束全课,升华文理
1、记住茨威格说的话。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 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 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 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根据提示背诵:“我知道……如果……而 且……就……” 2、教师总结:记住茨威格的话,为成功,我们 要全神贯注一事;为理想,我们要全神贯注一生。
四、研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特点
1、交流标记重点。 标记双星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要标记双 星。 2、研读人物语言的描写。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 “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 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 起抹刀,修改起来。
(1)这句好在哪里? 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读一读,体会省略 号的用法。
叙事性散文教学策略
1、在教学散文时,教师要在学生的读上多 作思考。 2、教学散文,仅仅靠朗读还不够,还要指 导学生去品析语言,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 进而增加积累。 3、引导学生揣摩、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 达的,进而能够学着进行运用
我们如何做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 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 2、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 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 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 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2、体会人物动作、神情的描写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 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 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 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 动……
(1)这段话怎么读,才能把人物读得活灵 活现呢? 指导学生试读。 老师范读,注意通过神情与动作表演,展 现出罗丹全神贯注的样子。 体会老师的读法,反复地练读。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读活
如醉如痴
写活
散文的分类
小学教材中选用的散文,一般为狭义散文。这 类散文依据其内容通常还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写 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之为叙事性散文。这类散 文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字里 行间充满作者浓郁的情感,另一类是以写景、状 物来抒发作者感受的散文,称之为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 见长,其着力点在于准确地使用能表达作者强烈 感情的词句上;作者往往借助具象,将文中的景 或物作为具体的情感寄托,运用比兴、象征、拟 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还有一类 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称之为议论性散文, 也叫哲理散文。
叙事性散文教学策略
如教学《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教师在备课 时就要抓住这样一些教学因素:四年级是小学高 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 性学习的最佳时期。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过不 少写人的课文,但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 写作技能还不够熟练。而本篇课文对罗丹语言、 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是一篇非常典型 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好课文。通过人物言行 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 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 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对罗丹语言、动作、 神态的细致描写,体会罗丹对工作的热爱, 对艺术的追求。
教学难点
读中学写,体会课文抓住外在表现把人 物写具体的方法,进行想象练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新词 1、板书课题。 注意“贯”的笔顺,把其中的长横写开一些。 2、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 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看看谁做到了全神贯注。 3、认读字词。 出示词语并认读:斯蒂芬· 茨威格、邀请、挚友、仪态端 庄、叽哩咕噜、痴笑、上锁。 注意“斯蒂芬· 茨威格”的读法,外国人名译成中文,就 按中文来读,读得连贯一些就行了。 3、根据课文内容,用上“邀请”说句话。
如 何 备 好 一 节 课 ——叙事性散文课例分析
启明小学部:周洲
《全神贯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精彩语段,进行语言积累。 2.理解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重点语句, 体会罗丹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3.体会课文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进行习 作练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想象当时的情景。 在老师的启发下,随课件逐句想象当时的情景,并读出意味来。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 (启发思考:对于美的追求,罗丹从不满足,面对挚友的热情祝贺, 他说—— “啊,不!还有毛病…… (可是毛病在哪儿呢?省略号告诉我们,罗丹在观察,在揣摩。他找 到毛病了吗?) 左肩偏了点儿,脸上…… (省略号告诉我们,罗丹的目光紧紧注视着女像的脸,在观察,在揣 摩。他发现问题了吗?) 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即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省略号表示什么? 再读读这句话,体会罗丹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