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环境描写作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反映(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
(3)人物形象。
(4)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5)情节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2、某些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内容上:揭示文章主旨;表明文章的中心。
(2)结构上:①开头:统摄全文、铺垫伏笔、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②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③结尾:照应前文,点题,卒章显志。
(3)感情上: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4)表现手法上:修辞......
4、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情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使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3)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的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 / 2
5、分析人物形象:
(1)点出人物的身份/地位。
(2)根据具体句子刻画性格。
6、开头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如《药》。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寄托作者情感。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使情节完整紧凑)。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11)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7、结尾(结局)作用:
(1)情节角度
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
(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
(3)手法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情感角度
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