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污染
五、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
1、人为引种 2、偶然传入 3、生态平衡失调 4、气候变化 5、生物技术
六、生物污染的影响
1、对生态系统:破坏入侵地区生物 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紫茎泽兰的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是菊科泽兰属多年生杂草,原 产美洲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株高1~2 m,寿命 可达12~15年。叶片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果实 黑褐色。 紫茎泽兰被作为观赏植物先引种到欧洲,后又被引种 到大洋洲和亚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上热带、亚热带 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茎泽兰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能力,种子能随风飞 扬,生命力极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在与引入地 本土植物的生存斗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本土的草本植 物根本无法与之匹敌,使它能够迅速占领裸露地面和原 有的草山草坡,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
(二)动植物物种的侵入污染
1、定义:当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
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 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 将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济后果,这一过 程称为生物入侵。
(导致生物入侵的物种称为外来入侵种,指能对 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 种。)
2、入侵生物迅速繁殖的原因:
6.注意饲养的宠物的卫生,特别是家中有儿童、孕妇的一定 要注意。 7.定期到相关的卫生机构对中央空调和冷热水进行检测,一 旦发现军团菌检测呈阳性和浓度超标,就应当立刻采取有效 的消毒措施。 8.居室适当的绿化,能改善室内环境,既能给居室增添盎然 生机,又让环境雅洁清新,因为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除尘、 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的功用。 9.定期进行室内环境中的生物污染的检测。
5、外来生物侵入的种类
a.动物污染:澳洲兔子、黑鱼、 b.植物污染:水葫芦、薇甘菊、葛藤、豚草、 大米草、 c.昆虫污染:美国白蛾、松材线虫、光肩星 天牛、葡萄根 瘤蚜、美洲斑潜蝇、地中海实 蝇、德国蜚蠊、日本金龟子 d.基因污染: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 人工重组的基因,外来基因可随时通过被污 染生物的繁殖而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 的传播而扩散。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九、日常生活中室内的生物污染
1、霉菌,它是造成过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2、来自植物的花粉,如悬铃木花粉; 3、由人体、动物、土壤和植物碎屑携带的细 菌和病毒; 4、尘螨以及猫、狗和鸟类身上脱落的毛发、 皮屑。
十、减少室内生物污染小贴士
1.保持家居、办公室及其他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有助于 削减尘螨及其他引致过敏的源头。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室内空气清洗干爽,清除能引致真菌 滋生的水源或潮湿源头。空调的房间应经常开窗换气。 3.在厨房和浴室安装及使用抽气扇,将废气抽出室外排放; 4.写字楼的通风系统很容易受细菌和真菌污染,应采用有效 的预防性检修计划,使用有效的隔尘网来减少真菌孢子和粒 子进入空调的通风系统,并定期清洗隔尘网。 5.注意个人和室内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 甲、勤理发、勤晒被褥、勤打扫卫生、勤消毒。
a.对人:艾滋病、疯牛病、口蹄疫、霍 乱、天花、鼠疫、炭疽病等
b.对农作物:马铃薯晚疫病、栗疫病、 水稻细条病、棉花枯萎病、甘薯黑斑病
3、定义和分类
a.定义: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环境中出现 不寻常的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 工基质或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原先 无害的微生物种类获得病原性特征或成 为能抑制群落中其他生物的有机物。 b.分类: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 土壤的微生物污染
凤眼莲的入侵
凤眼莲主要进行根、茎的无性繁殖,也通过种子 进行繁殖,生命力极强。 凤眼莲的疯长会造成航道堵塞、水质恶化和水生 生物的死亡。 中国危害最严重的是云南昆明市,流经该市的大 观河几乎全部被凤眼莲覆盖。昆明市为迎接世博会 召开而治理凤眼莲耗资巨大,但是防治效果并不好。 上海市1/4的内河水面被覆盖。武汉、宁波和太湖等 地区也发生比较严重的危害事件。 造成凤眼莲入侵和危害的主要外部因素是人类的传 播、水体的富营养化、缺乏天敌控制及持续的暖冬 天气;内部因素是其很强的生长繁殖能力和较强的 生态适应性和竞争力。
生物性污染来袭啦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相关 部门不同意引入德国大 闸蟹呢?
检疫部门有关人员表示,这些未经法定准入 和检疫合格的德国大闸蟹存在诸多风险。 引进德国大闸蟹涉及动物卫生、公共卫生、 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重要敏感问题,属 于高风险商品。 由于这些德国大闸蟹已在德国繁殖近百年, 是否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异,或携带当地水体 环境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尚无 定数,未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检测,盲目引进或 食用可能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隐 患。
环境污染的类型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划分:
(1)化学性污染 (2)物理性污染
(3)生物性污染
一、概念 二、污染来源 三、特点 四、分类 五、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 六、生物污染的影响 七、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 八、相关法律 九、日常生活中室内的生物污染 十、减少室内生物污染小贴士
一、 概念:
生物性污染:指带入环境并在环境中繁 殖,对人类有不良影响的有机体。
四、分类
(一)微生物的致病污染 (二)动植物物种的侵入污染
(一)微生物的致病污染
1、微生物的种类
a.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 b.真核生物 真菌(霉菌、酵母菌等)、 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 c.非细胞生物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
2、微生物污染事例
定义: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 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衡量指标主 要有大肠菌类指数、细菌总数等。
生物性污染与其它污染的不同之处:它 的污染物是活的生物,能够逐步适应新 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优势,从而危 害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
二、污染来源
(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 动物污染: 有害昆虫、寄生虫、 原生动物、水生动物 植物污染: 杂草、某些树种、 某些藻类 微生物污染: 病毒、细菌、真菌
2、对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食人鱼事件
“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脂鲤目脂鲤科锯鲑脂 鲤属鱼类的俗称,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食人鱼有很多种,如银盘食人鱼、银灰食人鱼、红食 人鱼和斑点食人鱼等。 食人鱼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上下腭的 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 能把钢制的鱼钩一口咬断。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 它们就会疯狂无比,用锋利的牙齿疯狂撕咬切割,直 到猎物剩下一堆骨头。 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 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鱼吃掉;也有食人鱼攻击人类的 报道。食人鱼在当地被列为最危险的水族生物之一, 被称为“水中狼族”。
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
3、判定为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侵种的条件:
a.不属于所考虑国家或生物地理区域原产的 物种。 b.已在新的入侵区域归化且正在逐渐增加其 丰度或分布越来越广。 c.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有害物种,对入侵地 的生物多样性、农林木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 康造成影响。 d.人类往往是这些物种最初有意或无意引种 的责任者。
七、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
1、加强动植物检疫 2、尊重自然规律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4、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八、相关法律
《生物安全议定书》 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要获得进口国的“事 先知情同意”;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需 经风险评估,并对潜在风险实行风险管理; 转基因食品需有标识;出口方对转基因生 物及其产品的环境危害负赔偿和补救责任
三、特点
1、预测难,人们对外来生物在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入侵难以作出预测。 2、潜伏期长,一种外来生物侵入之后,其潜 伏期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因此,难以被发 现,难以跟踪观察。 3、破坏性大,外来生物的侵入,在破坏了当 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该生态系统中各 类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3、对全球经济发展:威胁生产和减 缓经济发展。
斑潜蝇入侵和危害
斑潜蝇指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的蝇类昆虫,是 蔬菜、花卉等植物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目前已记载 的有300多种,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多数种类被 国际上列为检疫对象,如三叶草斑潜蝇、美洲斑潜 蝇、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 斑潜蝇体长1.5~4.0 mm,以幼虫潜入植物叶片中 取食形成弯曲的潜道为特征。它主要靠卵和幼虫随 枝条、切花、叶菜、瓜果等材料传播,蛹主要随植 株、土壤和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因此,斑潜蝇 的入侵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