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自读的教学方法
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应的,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只有重视自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中。

因此在设计自读的教学时,应以讲读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有所进步。

一要教好自读,需要了解自读的型特点,任务和要求,理解它和教读的关系。

1自读型的特点:语自读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教材中的“自读”,从授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型,它是与教读、作、复习、活动、口语、多媒体辅导教学等型并列的一种型。

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上所学习到的方法。

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

2自读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也可鼓励学生自选外类似进行自学讨论研究, “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的教
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要求一致。

二、明晰自读的教学流程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自读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

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觉得钱梦龙老师的导读“三式” 中“自读式”导读法是非常科学的,并且易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掌握。

它的阅读流程是: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自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自读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实施。

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二)“自读导学五步式”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初步感知——自读开始,教师运用适当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

大体读懂全内容,对全有一个总体认
识。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表述,教师要鼓励表扬。

(2) 辩题析题——解析标题,了解体裁。

这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根据不同标题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

如标题有修辞,有比喻有双关意义。

(3) 定向问答——这是指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顺序和指向。

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之后对阅读材料生疑、质疑,提出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这固然重要,但锻炼思维在思考问题时能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更重要。

可让学生在深入钻研后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1)写了什么?(什么)这是有关内容的探究。

(2)怎样写的?(怎样)写法与语言这是关于形式的探究。

(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关于作者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

(4)深思质疑——这是学生在了解了内容、写法、写作意图后,发散思维更加深入的思考,利用符号助读随手批注等方式提出疑点的过程。

()复述整理——这是学生在以上四个步骤之后对整个阅读过程的总结整理,这个环节既是对上面的复习也是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使知识具有条理性,更系统。

自读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承担着“指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自读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

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参与堂的意识。

自读堂成
为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的小舞台。

自读是独立探究式的,是互动交流式的。

自读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不断激励的手段,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虽然被称为“自读式” 初步感知,但是在整个自读过程中除了自主学习外,学生时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交流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