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扁鹊治病 (1)

扁鹊治病 (1)

的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此,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有梯度的活动,拾级而上,教学就有了深度和理趣。

三、品读故事1、说说扁鹊师:文章里主要写了两个人,分别是谁?生:蔡桓公和扁鹊。

师:作者写扁鹊的时候,主要描写了人物的语言。

用心读一读扁鹊的话,边读边思考:你从扁鹊的话里读懂了什么?扁鹊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神态?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一练。

出示: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学生练习后)师: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扁鹊的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蔡桓公的病——生:是小病。

不严重。

没有大问题。

师:二是病虽然小,但是应该早些治疗。

请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蔡桓公的病很轻微。

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谁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病虽然很小,但是应该及时。

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读课文,不仅要理解意思,还要把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第二次呢?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是呀,比以前严重了。

谁用朗读告诉蔡桓公,他的病严重了,得赶紧治疗。

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你想想啊!桓公的病加重了,作为医生的扁鹊,有什么感受呢?生:焦急。

着急。

师:请你焦急地读一读。

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第三次呢?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此时的扁鹊,可以说是心急如焚啊!他会怎么劝蔡桓公呢?谁再来读读?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从一次又一次的劝告中,你体会到扁鹊是个怎样的人?生:很有责任心的人。

很执着的人。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2、说说桓公师: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告,桓公是又有什么反应呢?请你读读下面三句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扁鹊说他皮肤上有点小病,他是怎么回答的?生: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师:你从这句简单的话中,读出了什么?生:桓公根本不相信他。

生:桓公认为扁鹊是个骗子。

师:是呀!桓公一点儿也不相信他。

谁再来读一读。

生: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师:如果加上动作,不屑一顾的感觉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抚胸、摆手)我们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师:真是活灵活现啊!第二次,扁鹊说他的病加重了,蔡桓公有什么反应?生: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师: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

他在想什么呢?生:我明明说过自己没病,你为什么还要来烦我?生:他越是说我有病,我就越不相信他的话。

生:一次次来烦我,该不是想骗我一些钱吧。

师:第三次,蔡桓公什么反应呢?生: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师:非常不高兴,是什么样子的?生:脸黑得像锅底,眼睛里会喷出活。

生:恨得咬牙切齿,很不得把扁鹊拉出去斩了。

师:从蔡桓公的反应中,你觉得蔡桓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以为是的人。

很自负的人。

很固执的人。

3.串讲故事师:我们来配合一下,讲一讲这个故事。

女生读扁鹊的话,男生读蔡桓公的反应,我来串联整个故事。

师:(音乐起)有一天,名医扁鹊拜见蔡桓公,善意地提醒他——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蔡桓公听了,一点都不相信他——生: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师: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急切地催促他——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蔡桓公听了,有点讨厌他——生:蔡桓公有点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扁鹊又退了出来。

师:十来天后,扁鹊越来越担心蔡桓公的身体,郑重地劝告他——生: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蔡桓公听了,非常痛恨他——生:蔡桓公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师:就这样,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小病变成了大病,最终的结果是——生:蔡桓公病死了。

4.角色体验师:我来采访一下蔡桓公。

大王啊大王,人家扁鹊是家喻户晓的名医,你怎么就不相信他的话呢?生:他只是在我身边站了一会儿,就说我有病。

我当然不相信他喽!生:他没有说清楚我为什么得病了,有什么症状,我当然不相信。

生:他这样的骗子,我见得多了,分不清谁是名医,谁是骗子。

师:大王啊大王!据我所知,扁鹊既没有骗您的钱,更没有伤害你,你怎么就越来越生气呢?生:因为他老是说我有病。

(生笑)生:他三番五次来找我,求着我治病,我当然很生气喽。

生: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然说我有病,本大王能不生气吗?师:是呀!人家是大王,这事最好私聊。

生:他不仅说我有病,还威胁我,再不治会怎么样。

我当然不高兴喽!师:是呀!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看来,谁也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

(生笑)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得了病也不去看医生。

有一个成语——讳疾忌医(板书:讳疾忌医),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点评: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讲,体验重于理解。

如何让学生融入文本,体验文本人物的喜怒哀乐呢?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揣摩语气,读好扁鹊的语言;合理想象,读好蔡桓公的表现;配乐串读,强化整体认识;角色采访,直抵人物内心。

教学活动,从文本语言入手,一步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教师设计的采访环节,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感同身受,直抒胸臆。

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讳疾忌医”的人性弱点。

四、揭示寓意师: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面对浑身疼痛、命悬一线的蔡桓公,名医扁鹊为何一走了之?生:因为桓公的病已经很严重,谁也没办法了。

师:是的,无药可救了。

生:如果不走,治不好桓公的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生: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只能等死了。

师:这叫“病入膏肓”。

课文有一段话,写出了扁鹊不再为桓公医治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师:“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是说扁鹊没有能力吗?生:不是,是说没有任何办法了。

师:是呀!面对固执的蔡桓公,名医扁鹊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板书:无能为力)。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生:得了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早作治疗。

生:做人不能太顽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生:有了小病,要尽早治疗,不然会变成大病。

师:仅仅治疗疾病,是这样的吗?生:不是!其他方面也一样。

比如,你犯了小错,不及时改正,会变成大错。

师:变成大错会怎样?生:成了习惯,改不了了。

生:没有机会改正了。

生: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师:是的。

有了小缺点,小错误,要及时改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防微杜渐”。

(板书:防微杜渐)点评:对“无能为力”的理解,很有必要。

正因为有了连名医都“无能为力”的严重后果,所以“防微杜渐”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对于寓意的概括,教师的指导呈现了“由放到收再到放”的聚焦过程。

学生的认识都有道理,但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出文本的核心价值——防微杜渐;仅仅让学生知道,小病要及时治疗还不够,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与生活中的其它事。

因此,教师的追问很有必要。

五、拓展延伸师:蔡桓公身为一国之君,处理过许许多多的大事。

最终,却因为一点小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临终前,他的心情一定不会平静。

他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出示: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又听说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他百感交集:师:蔡桓公在想什么呢?他可能会想到,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可能会想到扁鹊,苦口婆心,原来都是为他好;他可能想到自己的病,他可能想到事情的前前后后……(学生写完后交流)生: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又听说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他百感交集:我作为一国之君,聪明了一辈子,却被一点小病要了性命。

看来,还是大家说得对:不听医生言,吃亏在眼前!师:俗语改得好,真是画龙点睛。

生: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又听说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他百感交集:扁鹊一次次来找我,原来都是为了我的病啊!只可惜,我把别人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伤害了别人,更伤害了自己。

我真是后悔快要断肠了。

师:明白了扁鹊的良苦用心,可是为时已晚了。

生: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又听说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他百感交集:本来是一点小病,热水敷烫就可以治好。

没想到,被我一拖再拖,到了今天的地步,真不应该啊!哎,这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人性是极其复杂的。

谁都知道得了病要治疗,但是蔡桓公怎么就执迷不悟呢?有时候,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是李一大师来拜见蔡桓公,他肯定不会这样做。

他也许会说什么呢?生:他会说大王的好,讨他的欢心,骗他的钱。

师:是的。

他也许会说,大王,我看您容光焕发,精神状态不错,身体一定很健康。

您的健康,是全国人民的福气。

我最近办了个养生班,练练气功,可以延年益寿。

大王,您也来试试吧?要不,我给您打个八折?(生大笑)师:大王听了,受用吗?会接受治疗吗?生:会。

师:但是,一代名医扁鹊,怎么就不能获得大王的信任呢?这个问题,你们得到生活里去找答案。

下课。

点评:有了前面几个教学环节的持续铺垫,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趋于深刻,对人物特点的把握较为准确。

此时,安排小练笔,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寓意的理解。

教师的点拨,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让练笔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

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学生无尽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令人回味悠长。

板书:扁鹊治病桓公讳疾忌医防微杜渐扁鹊无能为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