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2010-07-14 00:25:08 来源:畜牧网浏览:8052次一、名词解释高致病性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禽霍乱二、填空题1、我国的HAPI主要由亚型引起。
2、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及。
3、新城疫病毒表面的和构成纤突,在病毒的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
4、根据不同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差异,将新城疫病毒分为3种类型:、和。
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科属。
6、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可在增殖,通过接种后,形成的特征病灶。
7、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科,属。
8、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它以三种类型和细胞相互作用:、、。
9、禽白血病的病原是,属于科,属。
10、鸭肝炎病毒属于科,属。
11、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本病主要侵害,以传播快、、、、为特征。
12、鸡毒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天后可形成样菌落。
13、多杀性巴氏杆菌用染色法呈明显的。
14、根据细菌的和,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15、鸡球虫病通常由科球虫所引起。
三、选择题1、下列病毒中,属于双股RNA病毒的是()。
A.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新城疫病毒C.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马立克病毒2、下列病毒中不属于疱疹病毒科的是()。
A. 鸭瘟病毒B.马立克氏病病毒C.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鸭肝炎病毒3、鸡球虫病的诊断常用()。
A.银染色法 B.血清学方法 C.饱和盐水漂浮法 D.显微镜直接观察4、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有()亚型。
A.H5N7、H7N1 B.H5N1、H7N7 C.H5N2、H7N1 D.H9N1、H7N75、鸡新城疫常用的诊断方法为()。
A.免疫电泳试验 B.琼脂扩散试验 C. RT-PCR D. HI6、鸡马立克氏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为()。
A.HIB.病毒中和试验C.琼脂扩散试验D.ELISA7、禽霍乱肝脏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肝硬化 B.肝脂肪样变 C.肝肿大质脆 D.肝肉样变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鸭瘟俗称“大头瘟” B.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成年鸭 C.小鹅瘟的临床特征是食欲废绝、严重下痢 D.鸡霍乱可以传染给鸭四、问答题1、简述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2、试述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3、简述禽流感的大体剖检病变?4、简述禽流感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5、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流行特点?6、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临床症状?7、简述鸡新城疫的大体剖检病变?8、简述新城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9、简述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剖检病变?10、简要描述鸡新城疫与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临床症状方面的主要区别?11、简述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12、简述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与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临床症状方面的主要区别?13、简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特征及其特征性病变?14、简述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流行特点?15、试述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特征?16、分析鸡群免疫后仍然爆发马立克氏病的主要原因?17、如何预防鸭瘟?18、简述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症状?19、如何预防与控制小鹅瘟?20、如何预防和控制鸡慢性呼吸道病?21、如何预防和控制禽霍乱?22、如何禽病答案:一、名词解释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皮下、浆膜、黏膜、肌肉及各脏器官的广泛性,尤其是腺胃、肌胃、喉头、气管及胰脏等处出血。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ILT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并咳出血样分泌物,喉头和气管黏膜上皮肿胀,甚至糜烂、坏死和大面积出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禽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以脏器官、外周神经、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等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在临床上以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部分以病鸭流泪肿头下痢、食道黏膜出血及坏死、肝脏出血或坏死为特征。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为慢性呼吸道病,在火鸡则称为传染性窦炎。
临床上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特征表现为咳嗽、流鼻液和呼吸啰音,严重时呼吸困难和口呼吸。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火鸡、鸭和鹅等多种禽类的传染病。
二、填空题1、H52、呼吸困难,下痢,黏膜及浆膜出血,神经功能紊乱3、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融合蛋白(F蛋白),致病性,免疫原性4、速发型毒株、中发型毒株、缓发型毒株5、疱疹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6、鸡胚,鸡胚绒毛尿囊膜,灰白色不透明疱斑7、疱疹病毒,α疱疹病毒亚科8、细胞结合性,增殖性感染(或生产性感染),潜伏感染,转化感染9、禽白血病/劳氏肉瘤病毒群病毒,反转录病毒,α反转录病毒10、RNA病毒,肠病毒11、小鹅瘟,4~20日龄的雏鹅,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肠道形成腊肠样栓子12、生长缓慢,3~5,油煎蛋13、瑞氏,两极浓染14、荚膜抗原,菌体抗原15、艾美耳三、选择题1、A2、D3、C4、B5、D6、C7、C8、B四、问答题1、①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猪、马、禽类、人、貂、海豹和鲸等,而且一般只侵袭其自然宿主。
各种动物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可感染,但以猪、马、鸡、火鸟和人的发病较为严重。
②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康复或隐性带毒动物。
带毒鸟类和水禽被认为是AIV 的自然宿主,感染后可长期带毒并通过粪便带毒,且自身不表现任何症状。
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本病一般只能水平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患病动物经飞沫传染其他易感动物。
病毒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可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④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晚秋和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拥挤、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或加重。
⑤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
大规模流行有一定周期性。
2、禽流感潜伏期短。
高致病力百度感染时,常表现突然发病,症状较为严重,体温升高,食欲废绝。
精神极度沉郁、闭目昏睡,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
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头颈部水肿,呼吸高度困难,口流黏液,拉黄白、黄绿或绿色稀粪,后期两腿瘫痪,俯卧于地。
急性发病者数小时后死亡,多数病程为2~3天,致死率可达100%。
3、高致病性禽流感表现为皮下、浆膜下、黏膜、肌肉及各脏器官的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腺胃黏膜可呈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或溃疡。
4、①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定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引进队伍时应严格检疫并隔离观察,确实证明不带有流感病毒时再混群饲养。
②避免不同种类或不同年龄的动物混合饲养,杜绝野鸟进入动物圈舍,搞好杀虫灭鼠工作。
③禽流感病毒亚型较多,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使用疫苗进行防治效果不理想。
④为了防止病毒的扩散和传播,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时,可在周围或边界地区进行免疫接种。
1997年的流感事件成为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的标志。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常表现发热、咳嗽、流鼻涕、流泪、浑身酸痛无力和头眩晕,儿童和老人有时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对病人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当动物群中有本病流行时,应加强有关人员的自我防护。
5、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发生于鸡、鸽和火鸡,但鹅、鹌鹑、鸵鸟等也有发病的报道。
自然发病的禽种类增多,成为本病流行病学上的新特点之一。
病毒也可以感染人,引起急性结膜炎、头痛和发热等症状。
病程通常为5天至3周,幼禽最易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其次是眼结膜,也可经外伤及交配传染。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生较多。
6、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分为典型型和非典型型两种。
典型新城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但以30~50日龄左右的鸡群多发,感染鸡群突然出现个别鸡只死亡,无任何先兆,随后呼吸困难、口呼吸,嗜睡。
嗉囊积液有波动感,倒提鸡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常见下痢,发病后2~3天鸡只死亡数量直线上升,有时可见部分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部出现各种扭曲姿势,共济失调等。
成年产蛋鸡在发病初期产蛋量急剧下降4 0~60%,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数量增加。
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群和经常发病的鸡场。
主要表现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和死亡率比较低。
雏鸡和中鸡常见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病程稍长的出现神经症状。
成年鸡表现产蛋明显下降,软壳蛋增多,蛋壳褪色。
鸽子也可感染新城疫病毒,症状与鸡同,乳鸽多为急性经过,大批死亡。
7、典型新城疫的病理变化为全身粘膜和浆膜的出血,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明显。
淋巴系统肿胀、出血、坏死。
口腔有大量灰白色黏液,食道与腺胃交界处以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可见出血,腺胃乳头出血,有时在肌胃角质层下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肠道黏膜表面有多处枣核状出血或坏死区,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溃疡,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出血较明显。
非典型新城疫眼观病变不明显。
8、加强饲养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禽场兽医卫生综合性防制措施,增强机体抵抗力,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
合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制定本地区合理的免疫程序,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注意正确选择疫苗,选择正确的免疫接种途径,坚持做好HI抗体检测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控制其他疫病的发生。
一旦发生新城疫,应采取严格的场地、物品、用具消毒措施,并将死禽深埋或焚烧。
同时对禽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9、特征性病变为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气管腔有血凝块、黏液、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或气管栓塞,病情轻者只出现眼结膜炎和眶下窦上皮水肿和出血。
10、典型新城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30~50日龄左右的鸡群多发。
感染鸡群突然出现个别鸡只死亡,随后出现一般的呼吸道症状,嗉囊积液,发病2~3天后鸡只死亡数量直线上升。
发病后期病鸡可出现神经症状。
成年产蛋鸡在发病初期产蛋量急剧下降40~60%,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数量增加。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初期也会出现鸡只突然死亡,但总体死亡率不高。
临床表现以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
表现呼吸困难,气喘,伸颈呼吸等,严重时甩头并咳出血痰和带有血液的黏性分泌物甚至干酪样分泌物。
急性期病鸡数量增多,还可出现结膜炎、羞明、眼睑部肿胀,严重的失明。
多数病鸡体温升高到4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