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代码: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学科中的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测量、科学计算、实验和测试、工程管理与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方向分为四个模块:建筑工程方向模块、地下工程方向模块、桥梁工程方向模块、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模块。
专业教学中渗透水利工程概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养;.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了解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专业的应用前景、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为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
四、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其中专业课程按四个方向模块进行设置。
主要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地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工程施工、道路勘测设计、路面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建筑设计与施工、隧道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等。
其中,全英文课程:土力学、岩石力学研讨课程:土木水利专业导论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地下建筑设计、桥梁工程、隧道工程1 / 20五、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
六、所含专业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按下面四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 建筑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屋房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高级专门人才;. 地下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地下建筑工程和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桥梁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七、课程框架及学分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性质学分比例()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必修通识选修课自然科学类选修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主干课个性课程专业内选修课选修专业外选修课跨学科专业课程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专业实践课程必修总学分(不含素质拓展学分)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必修共学分,详见《河海大学素质拓展实施办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艺体育选修社会工作其他活动八、毕业条件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河海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附: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土木工程专业辅修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学程安排表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理论教学)(一)通识课程(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公共必修课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五形势与政策七军事理论(含课内实践)一大学英语Ⅰ一大学英语Ⅱ二大学英语ⅢⅢ三程序设计()()一体育一体育二体育ⅢⅢ三体育四通识选修课选修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合计注:大学英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小班化教学。
对于已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可继续修读大学英语,也可选修拓展英语课程,但必须修满学分。
3 / 20(二)专业课程(建筑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学科基础课必修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几何与代数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大学物理二大学物理三大学化学二土木水利专业导论(研讨)一工程制图三土木工程制图与四流体力学三工程材料四合计建筑工程方向专业主干课必修理论力学三材料力学四结构力学五测量学四土力学五工程地质四钢结构(核心课程)六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课程)五结构检验六工程施工六工程建设法规七房屋建筑学(核心课程)五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六钢结构设计七合计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学科基础课必修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几何与代数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大学物理二大学物理三大学化学二土木水利专业导论(研讨)一工程制图三土木工程制图与四流体力学三工程材料四合计地下工程方向专业主干课必修理论力学三材料力学四结构力学五测量学四土力学(全英文核心课程)五工程地质四钢结构(核心课程)六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课程)五结构检验六工程施工六地下建筑设计(核心课程)六岩石力学(全英文)五岩土工程测试六基础工程七合计5 / 20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学科基础课必修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几何与代数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大学物理二大学物理三大学化学二土木水利专业导论(研讨)一工程制图三土木工程制图与四流体力学三工程材料四合计桥梁工程方向专业主干课必修理论力学三材料力学四结构力学五测量学四土力学(全英文核心课程)五工程地质四钢结构(核心课程)六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方向)(核心课程)五结构检验六桥梁施工六桥梁工程(核心课程)六钢桥七道路勘测设计七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七合计续前表:专业课程(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学科基础课必修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几何与代数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大学物理二大学物理三大学化学二土木水利专业导论(研讨)一工程制图三土木工程制图与四流体力学三工程材料四合计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方向专业主干课必修理论力学三材料力学四结构力学五测量学四工程地质四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课程)五土力学(全英文核心课程)五岩石力学(全英文)六工程施工六钢结构(核心课程)六隧道工程(核心课程)六城市轨道工程七地下工程测试技术七合计7 / 20(二)个性课程(建筑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应选学分建筑工程方向专业内选修课选修学术研究型(研发类)“卓越工程师教育”指导性要求(共学分):、研发类:学术研究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设计类:设计类应用技术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建造类:建造类应用技术类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结构抗震设计六弹性力学及有限元五结构动力学五结构可靠度五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七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七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六应用技术型(设计类)城市规划原理六组合结构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六世界建筑史六素描与色彩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六大跨度结构六室内设计七景观设计基础五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应用八应用技术型(建造类)工程项目管理六工程项目估价六建筑装饰材料五基础工程七地基处理技术六结构鉴定与加固七续前表:个性课程(地下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应选学分地下工程方向专选修学术研究型(研发类)“卓越业内选修课土动力学与工程抗震六工程师教育”指导性要求(共学分):、研发类:学术研究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设计类:设计类应用技术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建造类:建造类应用技术类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原理五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七结构抗震设计六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七组合结构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六应用技术型(设计类)隧道与洞室工程六堤防与边坡工程六钢结构设计七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六房屋建筑学(核心课程)五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应用八工程项目估价六应用技术型(建造类)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六工程项目管理六地基处理技术六工程建设法规七建筑装饰材料五爆破工程五结构鉴定与加固七续前表:个性课程(桥梁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应选学分桥梁工程方向专业内选修课选修学术研究型(研发类)“卓越工程师教育”指导性要求(共学分):桥梁振动与稳定基础六桥梁结构可靠度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六结构动力学五9 / 20弹性力学及有限元五 、研发类:学术研究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设计类:设计类应用技术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建造类:建造类应用技术类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七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六应用技术型(设计类)桥梁结构计算软件应用八 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七 世界建筑史六 城市规划原理六 素描与色彩五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六 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应用八 组合结构桥梁基础Composite Structural Bridge 六 房屋建筑学五景观设计基础五应用技术型(建造类)桥梁监测技术六 地基处理技术七 工程项目估价 六 基础工程七 桥梁维护与加固七 工程项目管理六结构鉴定与加固七续前表:个性课程(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方向)(共学分)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 应选 学分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方向专业 内选 修课选修学术研究型(研发类)“卓越工程师教育”指导性要求(共学分): 、研发类:学术研究型课程选弹性力学及有限元五地下结构数值分析七 土动力学与工程抗震六 隧道病害与防治六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七结构抗震设计六11 / 20应用技术型(设计类)修不少于学分。
、设计类:设计类应用技术型课程选修最低不少于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