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
学习的人。

”数学课程《标准》里强调: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
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实施学
法指导不仅是学生主体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学会生存,谋求发展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在今后的
学习与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为此,必须使学生
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扬自主学习精神,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自我激发学习欲望,自我
反馈调节学习行为与策略,保持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有了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可以知道自己在某个时间内应完
成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程度、学习能力的大小,安排自己的学习
进程,使学习更有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教师对许多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做得不少,但
收效甚微,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2.客观评价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反映他们的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如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动机等.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的成功
与失败,客观评价学习中的得失,不因暂时的高分而骄傲自满,更不因偶尔的低分而悲观沮丧.教
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首先是要给予学生学习的充分肯定、赏识,不能刻意地求全责备,其次
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了解自己能力发展水平,了解自己学习方法的独特之处和
有待改进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客观评价学习的结果。

3.磨练学习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

”适当的困难能磨练学生学习的意志,增强学习的信心。

数学教学中要经常安排适当难度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努力去实现问题的解决。

同时在克服困难过程上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学生朝着目标奋进。

二、落实学法指导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确实很重,但不能因此忽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学生变成解题的机器,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上学法指导课恰恰是让学生从高压中解放出来,变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1.学法指导必须联系数学教学的实际,不能脱离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课标的要求,要
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及实施的步骤,不能成为会议式的传达,空洞的演说。

如《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法指导重点在图形的认识及简单的说理。

要落实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要求,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基本图形,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还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从问题出发去寻求解答方案,并尝试使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猜想、探究。

2.召开学法交流会。

交流会或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言传身教;或介绍古
今中外名人的独特学法,给学生以启迪;或由优秀学生和进步生谈学习体会。

不论那种形式,都是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他们产生效仿心理,创设一种重视学法,运用学法的浓厚氛围。

如有些学生解数学选择题总不得其法,那么就可根据作业上的具体问题,选派学生作学
法经验介绍,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拔归纳,真正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3.加强学法的矫正指导。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对此必须有
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并能指导学生积极调控。

如七年级新生在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擅长用算术方法解答,难以接受数学中的方程思想。

针对这个现象,首
先不宜横加干涉简单禁止,而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建立相关的成长档案,让学生逐步
领悟到使用方程思想解题的优越性。

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教师
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能力的培养。

1.关注学困生,扎实每一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定要一步一步地使每个阶段的训练到位,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
表自己的看法。

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独立去改正,从而领悟到其中的解答要领,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基础性,发掘学生数学才能。

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
扎实的基本功,才会通过知识进行提炼、归纳原理,才能形成方法系统,才利于进行学法指导。

同时,还要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大胆探究,创造性思考,允许不同的见解甚至是错误
的见解;要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发掘他们的数学才能。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提供足够的时
空让学生对各种方法的体验、领悟,并能在纠错的过程中发展与深化。

方法的指导不能与习
题的训练脱钩,应从一定量的习题操作中去认识、辨析、强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