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洋节日与传统节日的看法
关于无锡科院大学生 对于洋节日与 传统节 日的看法
摘 要
当中国传统节日沦落成中国吃喝文化的镜子时, 节日文化的内涵,已经渐渐枯萎。而各大中城市 流行的洋节日不断升温,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越 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过洋节。在这样的大环境 下,我们的大学生对于中外节日又是什么感受, 又有什么看法。我们期待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 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同时,我也希望这次调查能唤起大家对中国本土 的传统节日的重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重 新认识我们的传统,重新树立起传统文化的自尊 和自觉,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赢得世界人民的 尊重。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
中国节日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圣诞节越来越热衷,甚至超过 了中国自己的节日,造成端午节这种中国重大传统节日被列为别国遗产。 母亲节,父亲节,光棍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学校里掀起一波 又一波‚洋节‛的热潮,大家都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却几乎没有兴 趣。
建议
1、我国传统节日总是被国人习惯性和食品联系在一起, 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没别的了。 这就降低传统节 日生命力,让整个社会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力。总之, 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故应增加 传统节日内容和生命力 2、全年总假日天数不变。这是基于我国目前经济总体状 态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人 民文化生活也处于发展中的两条依据;从这两条依据出 发,兼顾人民一年的休养生息。
17
12
男生
2.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枯萎 呢? 有一点 没有 就是这样
女生
总人数
8
3 男生 5 女生 8 总人数 2 5 1 2 1 3
6 4 2 0 有一点 没有 就是这样 男生 女生
总人数
3.您过洋节,或者您的朋友过洋节, 您觉得您或朋友过洋节的目的是什 么?(多选)
原因在于: (1)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 转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国文化 进入中国,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 化受到严峻挑战。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 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圣诞的 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 一部分 (3)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 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 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 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 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 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4)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众的好奇心理、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 (5)一些国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国人总以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便是好的,因 而,‚洋节‛当然会比‚土节‛更有情趣,更罗曼蒂克。他们将一些国外的东西一任搬 来,不分国情,不理会传统,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更 能显出自己的‚洋气‛,才更能‚与世界接轨‛。
小组分工
Median
37.00
5
Std. Deviation
4.692
M ean = 37.41 S td. D ev. = 4.692 28 N = 114 45 50 55
0 25 30 35
Minimum
40
Maximum
total
55
我们的传统节日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洋节” 情结
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 感恩节、圣诞节…… 一方面,当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动议要将中国 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改到2月4 日,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另一方面, 国人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摩登的、前卫的、新潮 的新新人类,在赶西洋人的时髦,纷纷过起了 洋节! 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 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 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 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到 底该怎样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人该不该钟 情于西洋节日?西方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崇拜 中国节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寒假半个月的时间, 到图书馆、阅览室翻阅资料,到网上搜索相关 信息,到社会上走访了各行各业的人士,现将 主要观点整理报告如下:
37.41
有的同学认为认为,不仅是外国文化让 人好奇,更重要的是,万圣节的过节内 容充实、有趣,让人想去参与。她 说:“大家戴着面具,闯鬼屋,搞恶作剧, 挺新奇刺激的。‛ 有专家指出,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 等西方节日,之所以被广大国人接受, 正是因为它们有丰富的过节方式和具体 的节日仪式。还有的同学说,相比于西 方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过节内容单一 并缺少仪式。现在,虽然一些传统节日 已成为法定假日,但原有传统仪式丢失, 使这些节日少了过节滋味。
3、节假日的制定,在节假日经济和节假日文化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 人民的休养生息。保留冬夏两季双休日,改春秋两季的双休日为单休 日,使春秋两季省余下的“双休日”之假日移给节日,使“长假”和 传统节日的制定有时间上的保障;其季节的时间划分,应以中国的气 候趋势为依据,不能教条地按“日历”行事。
4、恢复传统节假日,就必须恢复传统节假日的文化。节假日文化既 讲传统,也要与时俱进。说实在的,现行节假日的文化特色并没有得 到很好挖掘和展开;五一、十一两节日文化特色并不明确;五一节不 说,单就十一国庆节,就应该通过各级政府和民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大力展现和宣扬那些五千年来对中华民族发展有杰出贡献的先贤,大 力展现和宣扬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实现其深入人心和代代 相传。有了传统节日后,也不能仅停留在“清明踏青”“端午赛龙 舟”“中秋赏月”等等简单的文化活动上。既要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各 节日的文化活动,也要调动各省市地区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点搞活 各节日的文化活动,使节假日文化丰富多彩。
正因为万圣节这种轻松而有趣的过节方 式,让不少人忘却了它的‚鬼节‛名号, 成为人们尽情欢乐的节日。宫悦嘉 说:“开始只是找个机会朋友们聚一下, 后来发现万圣节很好玩,于是就成了大 家的‘常规节目’。‛
Histogram
Valid
20
114
N Missing
15
0
Frequency
Mean
10
洋人民者简的 节在俗更单传一 自工学易明统方 然作家于了节面 成紧万表的日是 为张建达洋,感 首需中现节一情 选要认代。方表 。放为人显面达 松,的然是模 时都情,主糊 ,市感后题化 。
虽然圣诞节是西方宗教节日,而且中国的基督 徒只占总人口的1.15%,但据中国社会调查所 日前报告,有51.8%受访的中国人说,他们会 过圣诞节。传媒报道,今年中国的圣诞气氛比 往年更浓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 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感 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 活,传统的端午、中秋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 文化,与此同时,过洋节也一夜之间风靡校园。
为什么传统节日略逊风骚 ?
一方面与西方较强的经济与文化大背 景有关,这种甜头在盛唐时代我们中 国也尝到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 把这些外来的充满新鲜感的节日,当 做商机,大力炒作,捧为时尚。另一 方面是由于过去几十年过分地强调生 活的政治内容,而片面地强化政治性 节日,淡化了民风民俗的节日。如今 社会生活归返正常,人们的口袋和时 间都富裕起来了,此时就需要一个个 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结果发 现我们的节日早已变得贫乏、有限, 难以应付人们的需求,于是出现了空 白
Hale Waihona Puke 1.有人认为现代人都热衷于过洋节日,你 认为是哪个原因呢? A西方节日本身很有趣(14) B商业化的结果(17) C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不够(12)
2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否随着现代化 的进程开始枯萎呢? A有一点(8) B没有(2) C就是这样(5)
绘制图表
传统节日何去何从
中国社会调查所目前公开一项调查表示,有90%的青年人表示今年会过圣诞 节,37%的人表示同春节,元宵节一样把过圣诞节当成一种习惯。 在上述情况下,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火,而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像春 节、中秋节等,它们的味道却一年比一年平淡。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 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 日趋流行。年轻人对洋节是有选择性的,喜欢过的主要是圣诞节、情人节、母 亲节、父亲节等,为的是增进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亲情。喜欢 过洋节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因此而疏远自己的传统节日就太可悲了。 传统节日该何去何从,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继承问题。传统节日在中国 人的观念里越来越淡。政府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使春节变的索然无味,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的人们对于春节的希冀就剩下中央电视台的那台大戏,除了商家、 媒体制造出来的那点嚎头外,似乎春节的一切都流于形式。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对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 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除夕里有哪些 习俗。但还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 喜欢,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 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 习俗,有些竟然将一些“洋节日”当成传统节日。同 时,我们应该看到,在调查人群中,人文类大学生相 对其他领域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更多,并比其他 人更喜欢传统节日(并非带有功利性的,例如放假) 可能是与大学生所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有关。比如, 人文类大学生长期受文学艺术熏陶,养成良好的文学 素养,因而对传统节日了解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