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关系
三、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_细__胞__中__有__机__物__的__氧__化__放__能__。 (2)主要的产热器官:_骨__骼__肌__和__肝__脏__。 (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_汗__腺__、__毛__细__血__管__等__。
3.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特别提醒:蛋白质类、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使用,因其进入 消化道后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类、固 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使用。
5.激素调节的特点:(课本P28)
(1)微量和高效:获取某种激素不从生物体中提取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由血
液来运输。
运输没有选择性,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作有用特有异选性择,性它能选择性
4.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只能注射 不能口服
(1)多肽和蛋 白质类激素
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抗利尿激素 垂体:促激素、生既长能激注素射
胰岛:胰岛素、胰也高能血口糖服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脂质类激素:性激素
(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 起调节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 (3)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4)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
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改变代谢。
(5)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失活,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
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1.用圆圈表示出酶、激素、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激素 蛋白质 酶
√ 2.判断
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 ( )
【变式】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
d代表各激素。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肾小管、集合管 d
感受器
a
下丘脑
垂体
b
c
甲状腺
骨骼肌、内脏
A.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和激素作用于垂体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
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最新考纲
1.动物激素的调节
B
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B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B
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A
5.血糖调节
B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沃泰默的实验 :
①稀盐酸 注入 小肠肠腔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 注入 血液
结果 胰腺不分泌胰液
【典例训练1】(2012·镇江模拟)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
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①→②→③使血糖恢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A细胞受损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相互协同共同维持 血糖的相对稳定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低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技巧点拨台】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归纳
(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 渗透压变化,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2)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合成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3)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4)传导:可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如传导渗透压感 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②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产生激素 ③激素是有专门的器官分泌
(
)
×× ( )
× ④所有激素均能与双所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产生紫色沉淀。 (
)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氧化分解
肝糖原
分解 0.8~1.2g/L 合成 (80~120mg/dL)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转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五、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CO2的调节:思考: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能否输入纯氧?
血中CO2
呼吸中枢
呼吸
肺通气量
血中CO2
浓度较高
(+)
(+)
(+)
浓度下降
—
(—)— — — — — — — — — —— —— —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 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 所进行的调节。
【高考警示钟】 1.“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 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2.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 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 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3.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 4.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是肝糖原和肌糖原,但肌糖原不会分 解成为血糖。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2.体温平衡的调节
(议1)一体议温:的经相测对量恒某定人是体机温体在产2热4小量时和内散都热处量于保3持9℃动持态续平发衡烧的状结态果,。 (在2)这机2体4小的时主内要此产人热的器产官热是量肝大脏于和散骨热骼量肌,,对主吗要?散为热什器么官?是皮肤。 (答3)案甲:状不腺对激。素此可人以在通2过4小加时快内物体质温的一氧直化处分于解恒,定提状高态新,陈为代3谢9℃来,增加 产说热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4)寒冷环境中产热多,散热也多;炎热环境中产热少,散热也少。
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 多尿、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 瘦,请分析原因(三多一少)。
(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 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 (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 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多饮,于是会出现多尿 (随尿液丢失糖时,会渗透性失水)、口渴的现象。 (3)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等。
动物激素 1.来源:内分泌腺(或细胞)。 2.功能及特点: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 等生命活动,具有微量高效性和特异性。
外
分
泌
腺
导血
内 分 泌 腺
管管
外分泌腺:
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 直接排出,如消化腺、汗腺、 皮脂腺。
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
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 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 腺、胸腺、胰岛等。
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 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下丘脑
促× ×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 ×激素
× ×腺体
× ×激素
垂体 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 枢纽
2.反馈调节
(1)分类: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 (2)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 儿分娩等。 (3)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 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激素分泌的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促进垂体释放
寒冷、过度
相应促激素
紧张等 →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
促进相应 腺体释放
+:促进 -:抑制
(-)
相应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
*反馈调节
细胞代谢
【互动探究】(1)下丘脑通常经过垂体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胰 岛产生相应激素是否也受垂体的控制? 提示:否。 分析:下丘脑调节胰岛的活动是通过神经来完成的,没有经过分 泌促激素进行调节的过程。 (2)血糖调节,最终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完成,说明神经和激 素对血糖的调节,哪个是直接调节? 提示:激素调节。 分析:神经系统作用于胰岛,由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 完成调节,说明激素调节是直接调节,神经调节是间接调节。
_大__脑__皮__层__
产生_渴__感__,主动饮水 神经调节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释放 _抗__利__尿__激__素_
作用于 _肾__小__管__、__集__合__管__ 重吸收水
神经体液调节
尿量_减__少___
【点拨】冷觉和热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特别提醒: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 分泌激素,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中转站,所以下丘脑 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 +
下丘脑
一区域
血糖升高
促来源抑去路
+
胰岛B 细胞
激 素
+
神
调
胰高血糖素
经
+
节
+
、 激
胰岛素
素
+
胰岛A 细胞
+
调 节
抑来源促去路
下丘脑另 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