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一.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的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语言描写的常见形式
(一)提示语在前(结构: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冒号+“直接引语”)例:A.张三说:“你快一点,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B妈妈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二)提示语在后(结构:“直接引语”+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
例: A. “你快一点,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张三说。
B.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妈妈问。
(三)提示语在中间(结构:“直接引语”+说话人+表示说话的动词+逗号+“直接引语”)
例: A. “你快一点!”张三说,“再等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B.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妈妈问,“抓紧点,别又磨蹭到十一、二点!”(四)不用提示语[结构:说话背景+交替结话(不交待每句话的说话人)+对话结果]
例:放学的铃声刚响,刘明就第一个冲出教室。
他担心被班主任留下来补昨天的作业。
然而,怕什么么来什么——他冲出教室还没有十米,就和班主任碰了个面对面。
(背景)
“站住!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往家跑?”
“还剩几道题,明天早晨——我保证明天早晨交给你!”
“又想搞拖延战术,不行,你给我马上回教室去!”
“求求你了,老师!今天有足球联赛,你就满足一下我的球瘾吧!”
“今天,我就要治治你这个拖拉的毛病,以后,想看球赛你就事先把作业做好了。
”
刘明见老师不开面,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教室,补那些昨天就该完成的作业了。
(结果)
(五)语言描写形式的运用中:1.通常前三种是并列综合运用,忌一个片断(自然段)中只用一种形式,使文章呆、板僵化。
2.第四种形式是独立运用的。
运用时要在背景中交待清楚对话的原因、对话的双方,对话的顺序,让人一目了然。
3.在同一个片断(自然段)中避免将前三种形式和第四种形式混合运用。
4.对话分段。
5.标点正确(特别是提示语在中间)
三、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身份性格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情、性格、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改一改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
上级领导来到我校检查,校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课堂上不见课本: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儿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
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配以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性格就会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
比一比
第一组
向导说:“是我们让海龟受到了危害。
”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
第二组
扁鼻子军官说:“拉出去枪毙!”
扁鼻子军官气得两眼发直,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
语言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
“我……我……没拿。
”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吞吞吐吐或紧张等心情)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说话时声音延长或其他感情)
技法总结:语言描写须辨清,
身份性格与场景。
神态动作来辅助,
标点符号色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