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_模板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_模板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_模板《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想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结尾处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

2、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

1、从课件中质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的问题可能有: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学生所提问题正是目标1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学生自读1—3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课件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3)再读课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

以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1、经过自读,学生了解到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么办?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样想的?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该怎么办,束手无策,而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经过反馈得出当时司马光想如何尽快让水离开孩子。

做法:拿起石头使劲砸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水流出来,小朋友得救了。

从司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个敢想敢干、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为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方法,结尾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2)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果:有人认为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办法。

如团结起来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里,因为缸里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来。

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网子捞……(3)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

所以在求异中求佳,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

五、说板书。

板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反义词王国大闯关——一年级反义词复习姜雅丽【复习思路】一年级小朋友一方面因为孩子们的词汇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对字词的理解还处于具象阶段,再则更因为孩子们的相对意识还很薄弱,因此反义词练习对他们来说一直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现状,本次复习拟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从孩子们自身开始,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闯关游戏,将反义词具形化,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反义词的关注,最终达成积累的目标。

【复习过程】一、第一关:说说反义词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可爱的城堡里住着一个善良的哥哥和一个可爱的妹妹,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个老巫婆对妹妹下了魔咒,把她困在了六个施了魔法的木头娃娃里。

哥哥想尽一切办法也救不出妹妹,因为老巫婆每年的要求都不一样。

今年听说是让哥哥到反义词王国去闯关,小朋友们愿意帮帮哥哥吗?1.揭题: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到反义词王国!(板书:反义词)2.解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一对词叫反义词吗?生:意思相反的词语。

师:如果说“远”的反义词是“不远”,行不行?生:不行。

师:对了,写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字数相同。

前面是一个字的,后面也要一个字。

(板书:字数相同)二、第二关:听歌辨反义词1.过渡:我们赶紧看看巫婆出的第二关。

仔细听,如果你能说出歌曲里的反义词,就能打开一个套娃。

2.放《对对歌》。

指名说。

现在你可以打开第一个套娃了。

三、第三关:自己说反义词1.反义词上场。

(1)过渡:出示巫婆的第三关要求——把你知道的反义词都说给我听,越多越好。

我们在说的时候声音要怎么样?读完一个就贴在黑板上。

(师拿起卡片,学生跟读:快对慢。

师边说边贴反义词,生跟读。

)(2)指名来介绍反义词。

指名让学生拿着词卡读自己知道的反义词,并贴到黑板上。

2.没想到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反义词,我们一起来大声地念给巫婆听。

师换三种方式教读。

(师带生读,男女同学对读,同桌拍着手对读)现在你们可以打开第二个套娃了。

四、第四关:周围找反义词1.看图找。

(1)出示一张画有两种圆柱的图。

过渡:有几对反义词跟我们捉迷藏了,你能从图中找出来吗?(2)指名说。

(师板书:黑一白,大一小,高一矮:)(3)你能用上这些反义词说说这幅图吗?(图上画着一个高高的大大的黑色圆柱和j个小小的矮矮的白色圆柱。

)2.找一找教室里的反义词。

过渡:巫婆把反义词藏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多少?打开第i个套娃!五、第五关:跳操对反义词看看第五关是什么?(巫婆说话:一边做动作,一边跟老师说反义词,如果全部对上了,你就能解开第四层套娃:)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们一起做准备:师:上上,生:下下;师:左左,生:右右;师:前前,生:后后。

师:稍息;生:立正。

(合)我们一起来闯关!不胆小,要勇敢,我很高。

我很矮,你很胖,你很瘦,他很慢,他很快,天很冷,天很热,风往东,风向西,雨向南,雨往北。

路不直,有点弯,路湿了,路干了,大门宽,大门窄,我呼气,我吸气,我进来,我出去,我输了,我赢了!小声哭,大声笑,呜呜呜,哈哈哈,拍拍手,我们过关了!耶!打开第四个套娃!六、第六关:反义词配配对1.我会贴(在黑板上贴对“左、右、中、北、南、东、西”的位置)。

过渡:看黑板上这两对反义词该怎么贴呢?打开第五个套娃。

2.我会找(到句子中找出反义阋)。

(1)小明一会儿跑上楼,一会儿跑下楼。

(2)粗粗的大树下长着一棵细细的小草。

(3)我和妈妈比赛跳绳,我跳得慢,但个数多,妈妈跳得快,可个数少。

我赢了,妈妈输了。

打开第六个套娃13.我会说。

用上反义词说一句话。

师: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

(生接下一句。

)师:下雨了,地上全湿了。

生:天晴了,地上变干了。

师:臭豆腐闻起来是臭的。

生:吃起来是香的。

师:谁还会说?(生答)(哥哥终于救出妹妹。

小朋友们,和小妹妹打打招呼吧!)七、第七关:反义词营养餐小朋友们和哥哥妹妹一起“品尝”反义词营养大餐。

反义词营养餐1.我会拼:读拼音,写出反义词。

shang xia chu ru(上)——(下)(出)——(入)zu6 you dong xi(左)——(右)(东)——(西)2.我会连:把对应的反义词用线连起来,远来白有高笑晚无黑低去近早哭3.我会画:画出下面两对反义词高低多少4.我会找: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1)上下楼梯靠右行()——()(2)菜园里冬瓜大,茄子小()——()(3)红灯停,绿灯行()——()5.我会填: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写下来吧一()——()()——()()——()(浙江省衢州市尼山小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并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读好第二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24.好学的爸爸每天一……就……学电脑电脑的用处大又敲打作业安排和设计:课内:抄写生字、说话、写笔顺数笔画、写出带有某一偏旁的字然后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

2.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上一课写的是“爸爸”学外语的事。

这一课又是写“爸爸”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范读课文1.边听边思考。

课文写好学的“爸爸”做了什么事?2.听后回答,相机出示:电脑。

学习“电”、“脑”:指名认读、指导扩词、指导写法、学生描红。

3.看图认识电脑。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

五.作业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写字。

(电、脑)4.写笔顺,数笔画。

电——————()画。

脑——————()画。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迷”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边读边想: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爸爸”打电脑的?哪几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3)读后回答。

(4)理解一、二句话。

a. 指名读。

b. 看实物,认识“键盘”、“屏幕”。

c. 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爸爸”迷上了电脑?d. “爸爸”是怎么打电脑的?引导学生观察图。

“嗒嗒嗒嗒”是什么声音?“随即”可以换成什么词?“嗒嗒嗒嗒”、“随即”说明了什么?e. 指导读一、二句话。

(3)理解三、四句话。

a. 指名读。

b. 理解“爸爸”的话。

出示“爸爸”的话。

提问:“爸爸”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讨论:电脑还有哪些用途?为什么说“今后我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它”呢?我听了爸爸的话是怎么想的?c. 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

3.讲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又”、“敲打”说明了什么?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