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说:“整个世界在为西班牙工作,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让佛罗伦萨满意地生产衣服吧……我们的资本会满足它们的。
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的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
”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西班牙A.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控制了世界的商品贸易C.已完成了商业革命进程D.最终走向衰落的必然性2.荷兰东印度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会募集资金;而1609年建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广泛地收集社会闲散资金。
股份制和金融业的发展把广大居民的利益和海外贸易直接结合起来,荷兰全国从上到下各阶层都卷入海上贸易的大潮中。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A.股份制与金融业结合开启了海外贸易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荷兰商业发展C.革新经营方式促进了商业资本的发展D.股份制推动了荷兰金融业的发展3.“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4.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
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
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5.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
这表明英国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D.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6.《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路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C.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7.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美洲社会的进步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欧洲的殖民扩张8.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人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17世纪,普通的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得益于A.葡萄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西班牙的殖民贸易和掠夺D.英国成为海上霸主9.“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10.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B.在②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在③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1.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
这表明吉卜林A.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C.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12.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就这样来到了美洲。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1841年在英国的倡议下,英国、奥地利、法国、普鲁士和俄国在伦敦签订了《取缔非洲奴隶贸易条约》,英国转而成为最积极的废奴倡导者。
英国前后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贸政策的调整B.黑人奴隶的反抗C.人道主义觉醒D.工业革命的开展13.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
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4.英国政府1823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
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1849年,又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
这主要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C.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变化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15.对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B.殖民扩张推动了全球化进程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世贸组织建立标志着全球化形成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志》材料二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
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
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航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
最后荷兰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
……1566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劫掠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
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
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
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
……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
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并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
为应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维护海权方面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参考答案1. D材料说明西班牙在消费者世界上众多国的消费品,反映出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王国把运往本国的金银完全用于的挥霍,这样必然导致西班牙王国走向衰落,故D项正确;当时西班牙并不是世界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是西班牙消费的现象,不是控制了世界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西班牙的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
2. C3.D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排除A;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排除B;到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世界殖民霸权,排除C;由材料“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反映欧洲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D。
4. A材料介绍的是欧洲17世纪深受中国的事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是与商业革命有关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在“形成”二字上,此事并没有形成;C 选项错误,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理应不出口这些物品才对;D选项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与此无关。
5. C从材料“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航海条例》的大部分规定”“1854年……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中可以看出,《航海条例》是英国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在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颁布的,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取消《航海条例》说明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而成为英国经济的指导思想,这一过程体现了国家实力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误,错在“放松了”;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海上霸主地位越来越巩固。
6. D【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是:新航路开辟前,地中海沿岸的“北意大利”是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中心;“荷兰金融”得益于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英国金融”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金融”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故金融中心的转移折射出大国兴衰的历程,大国兴衰是世界金融中心转移的重要原因和动力,这一发展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使得世界由以欧洲为中心发展为以北美为中心,D项正确。
“英国金融”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错误。
“荷兰金融”得益于殖民扩张、海外贸易,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错误。
大国兴衰是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C项错误。
7.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国家大力开展殖民扩张,占领了亚非拉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以自己国家的名字命名这些地区,因此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
这种地名的出现,是欧洲殖民者直接掠夺美洲的结果,故D正确;AB为上述现象发展的后果而非原因,故排除;此阶段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C错误。
8. B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故答案为B项。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与新航路开辟同时,属于16世纪,排除A、C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