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综合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
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此材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
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 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B. 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C.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D.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9.有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下列组合中,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①抗战胜利洗雪了以往反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③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侵占的国家权益,民族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④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势力空前壮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录取率也很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有800人中榜。
此科举考试()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真正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11.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斗争,先后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12.毛泽东在汉口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
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忽视了()A.农民问题B.领导权问题C.群众路线问题D.独立自主问题1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战开始这十年,是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此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⑤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14.比较我国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法律文献内容,其主要不同点是()A.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坚持国营经济的引导作用D.政权主要依靠力量发生变化15.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
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
”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A.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C.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D.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16.下列关于中共“八大”说法错误的是()A.大会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B.大会首次提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大会提出要借鉴苏共教训,在中共内发扬民主,反对个人崇拜D.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正确分析17.邓小平曾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
”这言论主要强调()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质疑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18.有学者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的依据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 B.提出“一边倒”的方针C.参加万隆会议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上海,全体市民如临大敌,政府规定不准上街,窗户只能开1/3,挥手时,手不能伸出窗外,只能微笑,因为他们是帝国主义分子,但又不能不笑,因为他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的国内环境对尼克松访华不利B.尼克松访问上海是非政府间的秘密活动C.个人崇拜现象严重D.以上记载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20.“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旧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B.新中国成立之初打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C.新中国游离于世界外交舞台之外D.新时期中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1.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甚至包括伯利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而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柏拉图认为直接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B.伯利克利时代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利益,仇视群众D.雅典民主体现了平民利益,维护了城邦利益多元化22.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23.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嗣位法”,对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原则“国王不能犯错误”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 加强了国王的权力B. 使追究国王责任有了法律根据C. 使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D. 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24.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
材料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D. 行政权力的膨胀25.有一天,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
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
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①限制民主②减少决策的失误③制约与平衡众议院④保障国会权利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6.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期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
据此可知,美国()A.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议案B.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C.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D.总统须与参众两院立场保持一致27.1790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用“同志”“先生”等。
出现以上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两国的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都得到了广泛传播C.两国革命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两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发展充分28.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
”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