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替代效应【分析】考查对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理解,注意是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定为非正的。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替代效应是负的,即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价格上升,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上升。

2.经济租金【分析】此名词较难理解,注意结合例子说明。

此时要素收入减去次优用途上的收入,剩余部分为经济租金。

【答案】经济租金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

经济租=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次优用途上的收入)。

目前总的趋势是把它看成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如图1-1所示,假定产品价格为p *,则厂商将生产y *,不变投入要素贡献的“利润”就表示为图1-1中的方框面积,这块面积就是经济租金。

图1-1 经济租金()***v p y c y --租金=0或者:租金=()***v p y c y -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租金的存在使得利润趋于零。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

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0美元,即30000美元减去土地次优使用时的20000美元。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分析】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考查,注意前提条件性状良好的消费者偏好。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给定性状良好(连续的、凸的、严格单调的)的消费者偏好,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即效率与均衡问题。

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分配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分开考虑,通过税收等分配手段,在不影响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不会影响有效均衡的实现。

4.公共物品【分析】对公共物品定义的考查离不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答案】公共物品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同样数量的物品,即每个人必定消费相同数量的这种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

(2)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

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一般需要政府的行动。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正常商品?什么是普通商品?为什么正常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分析】此题的另一种考查方法是:什么是低档商品?什么是吉芬商品?为什么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两种问法可以对应回答。

【答案】(1)当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也增加,这样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即需求数量的变动总是与收入的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即有:10x m∆>∆。

(2)普通商品指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即有:110x p ∆<∆。

(3)如果一种商品是正常商品,即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此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会相互加强,所以,价格变动必定会导致需求反方向变动,从而该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

2.什么是价格歧视?什么是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价格歧视?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什么?【分析】这道题目一共有三问,建议考生分点回答,条理清晰。

在对一二三级价格歧视解释时,可以借助例子说明。

【答案】(1)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2)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每一单位产品都卖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消费者,这是帕累托有效的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即每单位的价格取决于购买的数量,例如:电的单价通常取决于购买的电量;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消费者分为独立组别,对不同组别的消费者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同一组别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位的价格是相同的,例如学生票和老年人票。

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是帕累托无效的。

(3)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112212MR y MR y MC y y ==+,即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

证明如下:假设垄断厂商能够区分两组人,并且能够按不同的价格向他们出售某种产品。

假设每个市场的消费者都不能转手倒卖这种产品,令()11p y 和()22p y 分别表示第1组和第2组的反需求曲线,令()12c y y +表示生产成本。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最优解必定满足:3.假设经济体中有n 个消费者和3种消费商品,3个消费品中有2个为公共物品(1y 和2y ),剩下1个为私人物品(x )。

请问任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分析】这道题是考查公共物品提供的萨缪尔森规则,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36章“公共物品”附录有相应的数理证明,属于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考生需特别注意。

【答案】(1)任何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n 个人的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多提供一个单位公共物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

即()111n i i MRS MC y ==∑,()221ni i MRS MC y ==∑。

其中,表示第i 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1y 与私人物品x 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表示第i 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2y 与私人物品x 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视作对一个额外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因此,实现有效配置的条件即边际支付意愿相加之和必须等于多提供一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这一条件可以与私人物品之间有效配置的条件相对比。

就私人物品而言,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就公共物品而言,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相加之和必须等于边际成本。

在私人物品情形中,每个人可以消费不同数量的私人物品,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必定全都相同,否则他们就会进行交换。

在公共物品的情形中,每个人的消费量必定相同,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可以不同。

(2)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之比等于边际成本之比,即:这可以由和()221n i i MRS MC y ==∑两式做比值得到。

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1.某消费者在收入允许范围内,根据商品的价格选择相应的消费量。

下表显示的是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三年收入水平不同),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分析】此题为第七章显示偏好公理处的典型题目。

需要掌握答题的基本步骤:①计算列表格;②比较标星号;③公理找矛盾。

【答案】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分析如下:根据给出的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可得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如表1-1所示。

表1-1 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从表1-1可以看出,消费束2显示偏好于消费束1和消费束3,消费束1显示偏好于消费束3,满足偏好的传递性。

因此,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2.假设某商品需求函数为1002Q P =-,供给函数为206Q P =+。

(1)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是多少?(2分)(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市场均衡的销售量是多少?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商接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税收负担如何分配?(分)(3)如果商品供给函数变为406Q P =+,题目(1)和(2)中的答案该如何变化?(分)【分析】这是一道基础题目,较为简单。

市场均衡结合税收负担的考查,注意区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答案】(1)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解得:均衡价格10P =。

将10P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0。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4D S P P =+。

联立以下四个方程:联立解得:9S P =,13D P =,74D S Q Q ==。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4,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3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9元。

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3)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解得:均衡价格7.5P =。

将7.5P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5。

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4D S P P =+。

联立以下四个方程:联立解得: 6.5S P =,10.5D P =,79D S Q Q ==。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9,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元。

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可以看出,由于供给曲线斜率不变,所以税负的转嫁程度不变,因为税负的转嫁程度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

3.假设企业A 和B 生产同种商品,消费者无法区分两个企业的产品。

企业A 的生产边际成本为10,企业B 的生产边际成本为8。

他们的固定成本均为0。

市场需求函数为50020D Q P =-。

(1)如果企业A 和企业B 进行伯特兰竞争,那么纳什均衡条件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4分)(2)每个企业的利润分别为多少?(3分)(3)该均衡是否为帕累托有效?(4分)【分析】厂商寡头垄断四种类型(产量领导、价格领导、联合定产、联合定价)的计算题必须掌握。

题型可以多种多样,但计算的模式流程都是一定的。

此题的伯特兰竞争属于联合定价,等同于完全竞争。

此题为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十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课后习题第一题原题。

【答案】(1)当两个生产成本不相同的企业进行伯特兰竞争时,通常认为,低成本企业(本题中生产边际成本为8的企业B )按照略低于高成本企业(本题中生产边际成本为10的企业A )的成本价进行定价,即企业B 定价略低于10,从而获取整个市场份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