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煌老师讲课笔记

黄煌老师讲课笔记

黄煌老师讲课笔记(胆病高脂血症肠易激综合征失眠糖尿病方妇人病方)需要外科治疗的胆囊炎:1.化脓性胆囊炎,胆囊肿得很大,随时可能穿孔;胆囊结石症状严重,有手术指征2.慢性胆囊炎,如胆囊功能萎缩,反复感染成为病灶,不如切除因此,要跟外科医生商量,是否有手术指征没有胆管梗阻、化脓的急、慢性胆囊炎,均可用中医治疗胆病包括:1.胆结石:发生在胆囊,或胆管、肝管胆固醇结石,与代谢失调有关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于肝管,胆管,与胆道反复感染,或蛔虫卵有关2.胆结石、胆囊炎:常并发,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互为因果,可看作是一个病年龄:20~45岁多见,男女比例为1:3至1:43.胆囊息肉:一般无症状,常在做B超时发现。

分为单发性、多发性、肿瘤性、非肿瘤性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适合中药治疗,息肉会变小,甚至消失肿瘤性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体积较大者,不宜服中药,宜手术4.胆道术后综合征腹腔镜手术问世后,切除胆囊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症状:绞痛、甚至黄疸、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紊乱。

一般术后三个月大便紊乱常见。

与手术、结石未拿干净有关,或术前情绪紧张有很大的关系。

或极度恐惧,或手术后关心护理不当。

中医大有可为经方治疗胆道疾病:1.止痛、通便、退黄、除胀。

食欲改善,精神、睡眠好转。

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2.改善体质,防止疾病复发。

在排石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一、小柴胡汤适用于胆囊炎引起的发热,以及慢性胆囊炎。

经常属于往来寒热的范围,常持续很长时间。

与感冒有些类似。

常诊断为“发热待查”收治入院。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症候群,为小柴胡汤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也可能是感冒、咳嗽、肺结核等,见于发热性疾病处于迁延期。

重要脏器无损害,肝、肾、心功能尚健全。

急性胆囊炎: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可诱发心绞痛或胆心综合征。

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黄疸。

柴胡用量至少20克黄芩10克以上。

还可治疗“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慢性胆囊炎:本方改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

为传统消炎药,利胆药,免疫功能调整用药。

柴胡体质:易生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发作与情绪有关。

体形中等偏瘦,面色发青白,缺少光泽,对气温变化敏感,四肢冰冷,主诉自觉症状为多(发冷、恶心、痛),肌肉较坚紧,情绪波动较大。

女性经前乳房胀痛。

中青年比较多。

胆囊炎患者的重要症状:呕吐,汤液应浓缩,去滓再煎。

不能大量服用汤药。

煎大半碗,100-150毫升。

加减要注意:黄疸的,加茵陈、山栀、黄柏。

合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

是很好的消炎利胆药。

腹胀,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可通便,除胀二、大柴胡汤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哮喘、胆道疾病原文很多与呕吐有关。

“呕不止,心下急……”“呕吐而下利者”胆石症胆囊炎引起胆绞痛,必须要使用大柴胡汤。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胆结石导致胰腺炎:也可用大柴胡汤,专治这种疾病(专方)。

[辨证论治的误区:只对症状用药;没有专病专方。

要研究很多疾病的专方] 大柴胡汤专方治疗专病: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胰腺炎,胆石症。

经典指征:心下(两肋弓夹角下的区域)按之满痛胆绞痛常在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出现,逐渐加剧,难以忍受,剧烈疼痛,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可出现轻度的黄疸和发热。

有明显利胆作用,有降低括约肌肌张力的作用。

枳实芍药解痉止痛作用非常明显。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大黄柴胡黄芩退黄,利胆,消炎。

半夏止呕天然的消炎利胆药,天然的解痉排石药。

胆道疾病伴有胰腺炎:这张方最适合。

此方之灵验神效。

非急性发作,上腹部按压疼痛或有抵抗感者也可用,比较壮实、便秘、进食后常腹胀痛者,可用。

病案:服用大柴胡加黄连三个月后,胆囊息肉消失。

可保持大便畅通。

大便不畅者易发作。

胆石症患者多肥胖,血脂、胆固醇高,是减肥药,控制体重药,可把将军肚缩下去。

X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大柴胡汤治疗的不是一个病,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种体质状态。

并可防止复发。

排石:胆囊的收缩功能要好。

结石要小于1cm,泥沙样结石。

胆囊管直径要宽大。

要通过B超明确指征(非常关键)。

Oddi氏括约肌无狭窄。

宁夏医生:大柴胡汤一日服二日量,隔日一次。

其它医生经验:配合脂肪餐:吃荷包蛋,或猪蹄,吃后痛,出现人工证(大柴胡汤证)。

痛:机体想要排,胆汁分泌增加,用大柴胡汤助机体一臂之力。

经方很多都是因势利导,帮助机体,坐顺风船。

大便干结用生大黄,胆绞痛时枳实芍药量要大,20克以上嘴唇舌头红:加黄连黄疸或胆红素较高的:加栀子、黄柏、茵陈三、四逆散解痉止痛方柴胡10-20g 枳实10-20g 芍药10-20g 生甘草3-6g 等分适用于胆道疾病,炎症不明显,但症状明显(腹胀,腹痛),血象不高或大柴胡汤使用后,病情稳定,用以调理善后比大柴胡汤作用缓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尤其是胆道术后综合症:经常腹泻,一痛就泻,用此方加味,防止发作,改善体质。

体质:精神紧张,经常发冷。

胆道疾病与精神因素关系非常密切。

生气、疼痛、恐惧均可使胆囊功能发生障碍。

手冷:冷症,女性较多。

能解除精神压力,疏肝理气。

临床上:与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合用。

慢性胆囊炎疼痛: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柴朴汤):除胀,肚子有气,咽喉有异物感,消除腹胀,增加食欲,防止复发四、乌梅丸可治溃疡性结肠炎古时是治胆道蛔虫(蚘厥)专方:胆绞痛,蛔厥,休克本方是一个大方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可有胆汁,甚至伴有染有胆汁的蛔虫。

可突然缓解蛔虫:得酸则下。

可治疗妊娠并发胆道蛔虫症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见腹痛呕吐者也有效果,止痛效果很好(附子,川椒,细辛,当归),同时有很好的消炎作用(黄连,黄柏)。

对溃结,肠易激综合征,菌痢,见腹痛、腹泻、出血者,可用。

这种人体质非常虚弱,一病例,老太,人瘦,舌苔发黑,呕吐,为慢性胆囊炎,用乌梅丸解决问题。

寒热夹杂,虚实互见。

小孩腹泻,中毒性休克也可用体质要求:与大柴胡汤证完全相反,属虚证。

高龄或年幼,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人瘦,痛则血压下降,虚脱附:大黄附子细辛汤治胁下偏痛。

也治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疾病的疼痛。

病案:胰腺炎:大柴胡汤加茵陈。

高中女孩,反复发作胰腺炎,曾手术,用大柴胡汤,服后食欲增加,肚子不痛,脸色红润。

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怕冷,血压低,神经质。

胆囊炎胆石症较平稳时服用。

本文来自:黄煌经方沙龙--中医经方专业学术论坛黄煌教授讲座笔记:肿瘤的经方治疗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有待研究的一些治疗方法:光化学疗法,基因疗法,生物疗法。

中医治疗肿瘤主要致力于调整体质状态,缓解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

有点有三: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

小柴胡汤红参6-12g 柴胡6-12g 黄芩6-12g 半夏6-12g 生甘草3-6g 干姜3-6g 大枣10-20g1.适用于肿瘤伴发热,恶心,呕吐,血液系统肿瘤,胃癌,肝癌,肺癌应用较多。

小柴胡汤用于疾病在迁延期或呈慢性化阶段①合桂枝汤治疗骨髓异常增殖症导致的发热,柴胡用量需大达30g,3-5天内可以退热,还可加红参,肉桂桂枝可达20g,亦可各10g。

②加连翘30g以上,治疗胃癌,肝癌出现的腹痛呕吐,有止呕止痛的近期效果,也有延长生存期的效果,特别是胃癌引起的呕吐,大量的连翘可以止呕。

③加茯苓,猪苓,连翘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配合羟基尿,有稳定病情的效果。

2.本方也适用于全身状况良好,无贫血肿瘤患者的体质调整,一般以小剂量服用,常配合麦冬,天冬,桂枝,茯苓,猪苓,白术,肉桂,泽泻。

3.加连翘30-60g可用于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肿瘤转移出现的淋巴结肿大。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张锡纯:“疮家圣药”。

4.动物实验提示其抗肿瘤作用。

五苓散白术15-3-30g 茯苓15-30g 猪苓15-30g 泽泻20-40g 桂枝10-20g/肉桂6-12g 1.用于肿瘤伴腹泻浮肿或腹水者,肝癌,肠癌,肺癌特别在化疗后多见。

张仲景称其为水逆证,即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或泄泻。

①吐:口渴但饮水不多,或喜热水,而且水入即吐②泄泻:腹泻或溏结不调,伴小便量少,浮肿倾向,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

作用:①缓解躯体症状,缓解口渴感,使大便成形;②消除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悸,肌肉跳动等。

临床使用:①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见发热多,浮肿;②配合真武汤治疗肝癌,肝硬化。

2.与小柴胡汤合用(名为柴苓汤)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的常规体质调整,日本现有成药——这一块临床研究少。

3.胖大舌是使用五苓散的一个重要指针。

炙甘草汤炙甘草3-15g 人参10-20g 麦冬10-30g 生地10-20g 阿胶6-12g 肉桂6-12g 干姜5-10g 火麻仁6-12g/甘杞子10-20g 红枣15-30g1.恶液质,患者极度消瘦,贫血状态时的营养方,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应用较多。

体质极度虚弱,特别是大出血下导致的循环衰竭。

张仲景用于止血强心的强壮方,又称复脉汤。

生地阿胶——止血;人参,桂枝,甘草,麦冬——强心定悸;30枚大枣——补充机体充足的糖分能量。

炙甘草汤体质:羸瘦,面色憔悴,贫血,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难解,有明显动悸感。

2.麦冬可重用,还可以加天冬麦冬:《神农本草经》:“主羸瘦短气”;《别录》:“令人肥健,美颜色”天冬:《别录》:“养肌肤”;《药性论》:“令人肌肤滑泽”3.加龙骨,牡蛎,山药龙牡:主治动悸——肿瘤多心悸,动则气促山药:健脾,增加食欲;含淀粉,利于龙牡的有效成分吸收4.可作为膏滋剂长期服用,取20-30剂,加冰糖,桂圆,蜂蜜。

5.宜久煎并以米酒或黄酒煎服。

6.服药期间配合红烧猪蹄等富含胶质的食物,如牛蹄筋,鸭翅,鸭掌。

7.效果判定:近期——食欲精神是否恢复,大便是否易解;远期——体重是否上升,营养状况是否好转8.腹胀腹泻:不良反应,过量过浓。

附子理中汤制附子6-12g 党参10-20g/红参6-12g 干姜10-20g 白术10-20g 甘草6-12g 1.用于化疗后腹泻腹胀,见面色黄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皮肤色素沉着,脉无力,可配合肉桂,茯苓。

2.用于胰腺癌(可见阴黄),肝癌,肠癌等消化系统的肿瘤腹泻本文来自:黄煌经方沙龙--中医经方专业学术论坛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

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现在较多的: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胰腺炎,心跳骤停等。

爬爬楼梯就气喘。

日本人很少有胖的。

饮食很少油中国人:大量的动物脂肪,大量的植物脂肪。

城市中青年:发病率高,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总胆固醇:应该在5.2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理想值3.12以下TG:理想值1.7以下饮食:少食油、盐、糖、高蛋白有些西药降脂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向中医求助的有两大类病人:1.服用降脂药效果不明显,或者导致肝脏功能损害2.高脂血症较久,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疗效评判:1.自我感觉是否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