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楼梯平法施图与钢筋算量
第九章 楼梯平法施图与钢筋算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5.楼层平台板 • 楼层平台板是每个楼层中连接楼层平台梁或踏步段的平板。在11G
101-2标准图集中只有FT、GT包含楼层平台板,其余类型不 包含楼层平台板。 • 6.梯柱 • 梯柱支承在楼板与平台梁之间。在11G101-2标准图集中梯柱 的代号为TZ。 • 7.梯基 • 梯基位于底层梯板、梯柱下。 • 在11G101-2标准图集第6页中规定:与楼梯相关的平台板、 梯梁、梯柱的注写方式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一、AT型楼梯梯板配筋构造
• AT型楼梯梯板配筋构造分为踏步段下部纵筋、踏步段低端上部纵筋、 踏步段高端上部纵筋、踏步段分布筋,如图9-6。
• 1.踏步段下部纵筋 • 踏步段下部纵筋伸入高端梯梁及低端梯梁的长度均应≥5d(d为纵向
钢筋直径),且至少伸过支座中线。 • 2.踏步段低端上部纵筋 • (1)伸入低端梯梁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图9-2、图9-3的工程实例中反映楼梯以下钢筋信息: • (1)梯板类型及编号为AT3; • (2)踏步段总高度为1800mm,踏步级数为12级; • (3)梯板支座上部纵筋为 C10@200; • (4)梯板下部纵筋为 C12@150; • (5)梯板分布筋为 A8@250。 • 楼梯的平面注写方式适用于梯板类型单一,通过平面就能将施工时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2)伸入踏步段要求。 • 钢筋伸至踏步段底部后沿踏步段坡度弯折,伸入踏步段内的总长度为
la。 • 3.踏步段低端上部纵筋 • (1)伸入低端平板要求。 • 钢筋伸至低端平板底部后沿平板水平弯折,伸入低端平板内的总长度
为la。 • (2)伸入踏步段要求。 • 钢 弯 为筋折 梯伸同 板入1跨踏1度步G,段1ll的0n为水1低平-1端投中平影板板长的长度负。应筋≥。2这0里d,的且d为≥纵(向ln钢/筋4直-径l,lnl)n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6.FT型楼梯 • F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①矩形梯板由楼层平板、两跑踏步段与层
间平板三部分构成,楼梯间内不设置梯梁;墙体位于平板外侧。②楼 层平板及层间平板均采用三边支承,另一边与踏步段相连。③同一楼 层内各踏步段的水平长度相等、高度相等(等分楼层高度)。凡是满 足该条件的楼梯均可为FT型,如双跑楼梯。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2.BT型楼梯 • B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两梯梁之间的矩形梯板由低端平板和踏步
段构成,两部分的一端各自以梯梁为支座。凡是满足该条件的楼梯均 可为BT型,如双跑楼梯、双分平行楼梯、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等。 • 3.CT型楼梯 • C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两梯梁之间的矩形梯板由踏步段和高端平 板构成,两部分的一端各自以梯梁为支座。凡是满足该条件的楼梯均 可为CT型,如双跑楼梯、双分平行楼梯、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4.踏步段高端上部纵筋 • (1)伸入高端梯梁要求。 • 1)当设计踏步段与平台板铰接时,平直段钢筋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
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35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向 钢筋直径)。 • 2)当设计考虑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 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 向钢筋直径)。 • 3)上部纵筋有条件时,可直接伸入平台板内锚固,从支座内边算起, 总锚固长度不小于l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四、楼梯平法施工图表示方式
• 11G101-1中,楼梯平法施工图表示方式分为平面注写、剖面 注写和列表注写三种。
• 1.平面注写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是以在楼梯平面布置图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的方式来表示楼梯施工图,包括集中标注和外围标注,见表9-3。 • 以AT型楼梯为例,平面注写方式见图9-2。 • 楼梯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实例见图9-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9.ATa型楼梯 • ATa型楼梯设滑动支座,不参与结构整体抗震计算,其适用条件为:
两梯梁之间的矩形梯板全部由踏步段构成,即踏步段两端均以梯梁为 支座,且梯板低端支承处做成滑动支座,滑动支座直接落在梯梁上。 框架结构中,楼梯中间平台通常设梯柱、梯梁,中间平台可与框架柱 连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7.GT型楼梯 • G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①楼梯间内不设置梯梁,矩形梯板由楼层
平板、两跑踏步段与层间平板三部分构成。②楼层平板采用三边支承, 另一边与踏步段的一端相连;层间平板采用单边支承,对边与踏步段 的另一端相连,另外两相对侧边为自由边。③同一楼层内各踏步段的 水平长度相等、高度相等(等分楼层高度)。凡是满足该条件的楼梯 均可为GT型,如双跑楼梯、双分楼梯等。
需的楼梯截面尺寸和配筋信息表达完整的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2.剖面注写方式 • 剖面注写方式需在楼梯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楼梯平面布置图和楼梯剖面
图,其注写方式分平面注写、剖面注写两部分,见表9-4。 • 同样,以AT型楼梯为例,楼梯施工图剖面图见图9-4,楼梯平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三、板式楼梯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一)类型 • 11G101-2标准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及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
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图集中包含11种类型的楼梯,其中 非抗震楼梯类型有8种,抗震楼梯类型有3种,见表9-2。 • (二)适用条件 • 1.AT型楼梯 • A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为:两梯梁之间的矩形梯板全部由踏步段构成, 即踏步段两端均以梯梁为支座。凡是满足该条件的楼梯均可为AT型, 如双跑楼梯、双分平行楼梯、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等。
第九章 楼梯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
•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第三节 楼梯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一、楼梯的分类
• 从结构上划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分类见表9-1。
• 二、板式楼梯包含的构件
• 1.踏步段 • 各种楼梯的主要构件,每个踏步段的踏步高度和宽度应该相等。 • 2.层间平台板 • 层间平台板通常讲的是“休息平台”、“中转平台”。它具有暂时性、
过渡性的特征,处于上下层结构楼面之间,应与楼层平台板区分开来。 常规的“一跑楼梯”不包含层间平板。在11G101-2标准图集 中,层间平台板的代号为PTB。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3.层间平台梁 • 楼梯的层间平台梁起到支承层间平台板和踏步段的作用。常规的“一
跑楼梯”不包含层间梯梁。在11G101-2标准图集中,梯梁的 代号为TL。 • 4.楼层平台梁 • 楼梯的楼层平台梁起到支承楼层平台板和踏步段的作用。 • 在11G101-2标准图集第8页中规定了平台梁的构造做法: “梯梁按双向受弯构件计算,当支承在梯柱上时,其构造做法按11 G101-1中框架梁KL;当支承在梁上时,其构造做法按11G 101-1中非框架梁L。”
• BT型楼梯梯板配筋构造分为踏步段及低端平板下部纵筋、低端平板 上部纵筋、踏步段低端上部纵筋、踏步段高端上部纵筋、梯板分布筋, 如图9-7。
• 1.踏步段及低端平板下部纵筋 • 踏步段下部纵筋伸入高端梯梁的长度应≥5d,且至少伸过支座中线,
低端平板处伸入低端梯梁长度≥5d且至少伸过支座中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2)伸入梯板要求。 • 上部纵筋伸入踏步板内的水平投影长度是踏步板水平投影长度的1/
4,弯折同11G101-1中板的支座负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3.踏步段高端上部纵筋 • (1)伸入高端梯梁要求。 • 1)当设计踏步段与平台板铰接时,平直段钢筋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1)当设计踏步段与平台板铰接时,平直段钢筋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 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35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向钢筋直 径)。
• 2)当设计考虑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 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向 钢筋直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2)伸入梯板要求。 • 直段钢筋伸入踏步板内的水平投影长度是踏步板水平投影长度的1/
4,弯折同11G101-1中板的负筋。 • 4.踏步段分布筋 • 在下部纵筋上方、上部纵筋下方均应设置分布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二、BT型楼梯梯板配筋构造
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35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向 钢筋直径)。 • 2)当设计考虑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 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 向钢筋直径)。 • 3)上部纵筋有条件时,可直接伸入平台板内锚固,从支座内边算起, 总锚固长度不小于la。
第二节 楼梯标准构造详图
• 2.低端平板上部纵筋 • (1)伸入低端梯梁要求。 • 1)当设计踏步段与平台板铰接时,平直段钢筋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
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35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向 钢筋直径)。 • 2)当设计考虑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 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弯折段长度15d(d为纵 向钢筋直径)。 • 3)上部纵筋有条件时,可直接伸入平台板内锚固,从支座内边算起, 总锚固长度不小于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