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经典试题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经典试题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经典试题
11.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

A.纵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B.纵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C.箍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D.箍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12.下列关于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B.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C.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D.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为界分段注写,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无须分界。

13.施工图中若某梁编号为KL2(3B),则3B表示( )。

A.三跨无悬挑 B.三跨一端有悬挑 C.三跨两端有悬挑 D.三跨边框梁
14.平法表示中,若某梁箍筋为Φ8@100/200(4),则括号中4表示( )。

A.有四根箍筋间距200 B.箍筋肢数为四肢C.有四根箍筋加密 D都不对
15.梁平法配筋图集中标注中,G2Φ14表示( )。

A.梁侧面构造钢筋每边两根 B.梁侧面构造钢筋每边一根
C.梁侧面抗扭钢筋每边两根 D.梁侧面抗扭钢筋每边一根
16.梁的上部有4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12放在中部作为架立筋,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A、2Φ25+2Φ12
B、2Φ25+(2Φ12)
C、2Φ25;2Φ12
17.梁的支座下部钢筋两排,上排2Φ22,下排4Φ25,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A、2Φ22+4Φ25
B、2Φ22+4Φ25 4/2
C、2Φ22+4Φ25 2/4
18.梁的平法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原位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表达粱的特殊数值( )。

A、原位标注、集中标注
B、集中标注、原位标注
19.施工图中若某梁编号为KL2(3B),则3B表示()。

A.三跨无悬挑 B.三跨一端有悬挑C.三跨两端有悬挑 D.三跨边框梁
20.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系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注写方式和()注写方式。

A;平面和截面 B: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C;集中标注和平面
21、直径1200的混凝土圆柱,每层柱净高4200,一层梁高750,无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第一个加密区长度()
A、1800
B、1400
C、700
D、该柱为短柱,通长加密
22、L7(8B)表示()
A、7号非框架梁,8跨,其中两跨为悬挑梁
B、7号非框架梁,8跨,两端为悬挑梁,悬挑梁不计入8跨内
C、7号连梁,8跨,其中两跨为悬挑梁
D、7号连梁,8跨,两端为悬挑梁,悬挑梁不计入8跨内
23、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以及偏心受拉柱内的纵筋,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A、d>20
B、d≮20
C、d>28
D、d≮28
24、锚入承台内的柱钢筋纵向长度1800mm时,应设置()个箍筋。

A、2
B、3
C、4
D、5
25、 650×550,净高5700的混凝土柱,梁高800,在无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第二个加密区长度为()。

A、500
B、950
C、1800
D、2700
26、当柱纵筋采用搭接时,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说法正确的是()。

箍筋不用加密
B、应按≦5d(d钢筋较大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
C、应按≦5d的间距加密,d钢筋较小直径
D、应按≦5d(d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
多项选择题(每空4分,错选不得分,对选一项加一分,共20分)
1.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有五项必注值是()。

A、梁编号、截面尺寸
B、梁上部通长筋、箍筋
C、梁侧面纵向钢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
2.两个柱编成统一编号必须相同的条件是 ( )。

A、柱的总高相同
B、分段截面尺寸相同
C、截面和轴线的位置关系相同
D、配筋相同
3.下面有关BT型楼梯描述正确的是( ) 。

A、BT型楼梯为有低端平板的一跑楼梯
B、BT型楼梯为有高端平板的一跑楼梯
C、梯板低端、高端均为单边支座
D、梯板低端为三边支座、高端为单边支座
4.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有五项必注值是()。

A 梁编号、截面尺寸
B 梁上部通常筋、箍筋 C梁侧面纵向钢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
5.柱箍筋加密范围包括()。

A节点范围 B底层刚性地面上下500mm C基础顶板嵌固部位向上1/3Hn D搭接范围6、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中,柱的注写方式有( CD ),梁的注写方式有( AB ),剪力
墙的注写方式有( DC )。

A、集中标注
B、原位标注
C、截面注写
D、列表注写
7、钢筋保护层和()有关
A、环境类别
B、结构部位
C、混凝土强度
D、使用年限
8、边角三级抗震柱的钢筋采用柱锚梁方式施工时,以下柱外侧纵筋锚固长度达标的选项有()。

A、从梁底开始计算达到1.5laE
B、从柱顶开始计算达到1.5laE
C、当柱顶水平弯折段位于顶部第一层时,全部伸至柱内边后向下弯折8d
D、当柱顶水平弯折段位于顶部第二层时,全部伸至柱内边
判断题
1.相交的主次梁中,次梁断面的下部筋应放置在主梁下部筋之上。

(√ )
2. 柱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X
3.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直径为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为200,均为四肢箍。

(√)
4. KL8(5A)表示第8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
5.当梁顶比板顶低的时候,注写“负标高高差”。

(√)
6.平面标注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x )
7.G打头的钢筋是构造钢筋,N打头的是抗扭钢筋。

(√)
8.梁集中标注中的(-0.100)表示梁顶面比楼板顶面低0.100(单位:m)。

(x )
9. LZ表示梁上柱。

(x )
10.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直径为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为200,均为四肢箍。

(√)
11.KL8(5A)表示第8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
12. JCL是表示基础承台的意思。

( x)
13.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x )
14.梁腹板高度hw≥450时,须在梁中配置纵向构造筋。

(√)
15.梁腹板高度hw≥450时,须在梁中配置纵向构造筋。

(√)
16. b*h PYc1*c2表示水平加腋,c1为腋长,c2为腋宽。

(√)
17.当某跨梁原位标注的箍筋规格或间距与集中标注不同的时候,以集中标注的数值为准。

(√)
18.当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分开。

(√)
19. 梁集中标注中,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
20. KL4(3B)表示框架梁第四号,3跨,两端有悬挑。

(√)
21.相交的主次梁中,次梁断面的下部筋应放置在主梁下部筋之上。

(√)
22.现浇板式结构中,长向钢筋应放置在短向钢筋的下方。

( x )
23.当图纸结构设计说明对钢筋的锚固长度有要求时,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但也可以按照平法图集的要求施工。

( x )
24.柱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
25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从柱纵向受力钢筋的中心到柱边的距离。

( x )
26Ф10@100/250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Ф10,加密区100,非加密区250。

(√)27梁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 x )
28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
29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