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4篇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4篇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4篇(2684字)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戴耀明副组长:王钢、朱国清、张军成员:方天英、左惠榕、张清德、刘际川、王孝良、张继荣、张敏、蒋林海、孙涛、邱元龙、朱金根、刘蓓2.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评价专家小组:组长:戴耀明副组长:罗衡桂、李胜成员:张军、刘玉芳、张清德、张敏、孙涛、蒋林海、邱元龙、王孝良、刘际川、史勇、刘蓓3.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4.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①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③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④组织人员培训。

⑤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临床医生职责: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③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④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⑤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3)护士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③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④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⑤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⑥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⑦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⑧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⑨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4)药剂科的职责:①监测合理用药。

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③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5)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职责:①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②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二)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将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及标准下发各相关科室,科室临床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织讨论,选出切实符合我院工作实际的病种,报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审议修订后实施。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一)临床路径标准的修订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确定标准化医嘱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查等等。

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

(三)培训实施之前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各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另外采取院刊、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四)试行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五)追踪与评价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每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上报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一)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

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分级使用》等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二)按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危重病人报告、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审批等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721字)一、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主任、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三、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做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六、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应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七、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四)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八、临床路径变异的处理:(一)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

(二)报告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三)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篇三:临床路径实施计划(1477字)一、医院成立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隶属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职责:(一)制定省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审核实施临床路径文本(优先考虑卫生部临床路径参考病种)。

(四)组织临床路径的相关的培训工作。

(五)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委员会(含单病种评价)。

我院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委员会兼任。

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成立临床路径(单病种)实施小组由各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各级医师、护士组成,具体实施。

临床科主任任组长,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优先选用XX 年卫生部临床路径推荐参考病种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每科室设立实施小组个案管理员1~2名,由临床科室具有副主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和执行卫生部,指导经治医师分析病病人变异情况;(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加强与患者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五)每月将所出院的临床路径实施个案,分门别类报质控办进行全院汇总,并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报质控办汇总,由质控办提请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委员会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四、成立院级、科级临床路径单病种个案管理小组含个案统计,分析、纠偏、改进、汇总、上报、院级汇总、统计(信息支持,病案统计)、分析、汇报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细则临床路径管理是对临床病种进行的新的管理模式,我院以卫生部XX年公布的112个临床路径病种为蓝本,全面展开工作。

管理要求:1、临床路径实施及管理是医院和临床科室XX年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个科室必须认真执行,全面贯彻,并纳入年度科室医疗质量考核。

2、临床路径每月统计上报工作关系到医院全面掌握临床路径实施情况,上级也将对此进行全方位检查、督导。

请各科室务必认真执行。

3、由质控办牵头,财会、信息每月统计并出示一份临床路径综合报表,上报院领导。

六、临床路径管理的奖惩。

1.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全员参加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把其工作与临床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对临床工作的整体考核内容。

作为全年医师、护士晋升、晋级、评优的重要内容;2.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建议为一年制,其奖金科室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评先、评优、晋升优先考虑。

(1501字)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并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现把《20xx年*****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计划》下发各有关临床科室。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与北京会议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