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执行和完成教学任务,而另一方面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平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2001年秋季起,笔者所教年级采用了英语新教材,在对近三册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与理论相结合,从研究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和他们的基本认知方面来研究分析自己教学决策的方式与过程,把自己所接受的职业培训和平时实践积累结合起来,并与同年级组的同行密切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语言教学实践。
以下主要就初中英语教学过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反思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旨在与同行们共榷。
一.研究学习者教学实践离不开学习者,所以,首先要研究学习者和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笔者曾多年在初中、高中及职中分别或同时担任过英语教学,接触过从初一至高三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层次的学生。
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大致如下:高中学生个性、性格、任知风格和学习外语的策略渐趋成熟,自我调控较强;但初中生因为从小学外语的强直观性向上过渡时,学习外语开始出现分化,这一阶段的学生上下起伏较大,同时生理和心理变化渐渐趋于成熟,但仍俱很大的可塑性,情感态度教育及信心的树立相当重要。
此外,虽然有少数学生会在课后阅读一些英文读物,喜欢英文歌曲等,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考试成绩和分数仍是他们追求的最终学习的目的。
二.研究分析自己教学决策运用的方式及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具体体现在教学的准备、实施与总结。
理查兹(美国夏威夷大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系的教授)把这几个阶段的决策称为策划性决策,互动性决策和评估性决策。
以下分述这几方面1.策划性决策: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及认识特点来准备教案。
教材,只是为组织教学而设计的一本材料,如果只按“参考”去图解课文,按“标准”去分析习题,那么,英语课堂就会陷入那种捉襟见肘的境地。
新教材在内容方面以一改过去那种狭隘单薄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渗透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各科知识有音、体、美、德、智、体、天文、地理、信息科学、环保等,甚至还涉及到了宗教(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另外,还有一些原汁原味的韵文及有关诗歌、谚语、笑话等,有些语言材料(如Friendship, 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Never give up)所含的人生哲理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每次备课关注的不仅仅是语法点、词汇、背景知识点,预设问题等常采用的教学策略,而且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注重考虑内容本身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当课堂上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作为老师,我总是及时地意识到:我在教什么?我在用什么方法?在我教的哪些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语言是要在情景中才能生成。
作为英语老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有独到的理解,更需要在教学中注入生命的活力。
如JEBⅡUnit 26单元,此单元为复习单元,旨在复习前面三个单元的语法知识,但其中Lesson 102,103,104的课文内容分别涉及到了很多思想道德和自然知识。
如102课,学前笔者就让学生去搜寻有关Titanic号船的有关资料。
建议他们上网或观看有关此故事的电影如英国的《冰海沉船》,美国的《泰坦尼克》影片。
事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此故事的主要内容,也能说出一点有关情节和事实。
但是,课文却没有以Titanic为题而是以Miss Evens这个谁也不熟悉的人为题名,如果没有课文中那张船的插图,单看题目很难与其内容相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文以她为名,其实正是作者在故事外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也许其中的某些画面(此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及男女演员的出色表演能燃起学生们心中的激情,但史实中诸如生还的700多人大部分为妇孺;斯特劳斯太太坚持要和丈夫斯特劳斯先生同生共死;为一位母亲和儿女团聚而放弃自己生命的Evens小姐及当时船上的乐队一直为大家演奏至最后无一生还的事实,比起虚构的杰克和罗丝更让人动容和震撼,这是一个具有怎样素质的民族啊!体现了怎样一种民族的人为道德和价值观念。
在这里,利用教材内容本身所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料进行道德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反对道德教育只教授关于道德的知识,强调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所以,不利用学科内的教学进行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反思我们的教学,虽然在知识这个层面上,我们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更缺的是人文性,科学与人文,两者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再如104课的阅读材料,一对企鹅用拟人化的口气讲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南极洲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打*的阅读文章,笔者在语言点和词汇方面作宽松要求,先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一只企鹅,对于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能说出些什么来呢?鼓励他们讲出所了解的有关知识,不一定英语学得差的学生就一定讲得差,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个体差异,但在掌握知识方面,差生不一定总是差生。
对于不论英语学得好坏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机会均等的问题,鼓励他们讲,允许他们有汉语的夹杂,允许出错,根据所讲的内容评判并打分。
因为不怕出错,所以孩子们尽其所能,言其所言,课堂活力尽现。
反思其中道理:因为出错,才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对学生的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
给那些英语考试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机会用汉英参半的语言来叙说他所熟知的其他内容,并有毫无吝啬给他一个考试时得不到的高分,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彼此之间的超越。
此外,课文中一些rhyme和poem,因为都是一些原汁原文,要求学生朗读至背诵原文,读出自己的心得,品出独特的味儿,体会出意境就可以了。
2互动性决策有了周密详尽的计划,是良好的教学的前提,但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列出课堂上所发生的每个细节,因为,课堂是活的。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非预见性情况作出随机应变的决定,即为互动性决策。
能够恰倒好处得使用互动性决策是教学机智的一个关键技能。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学生的态度,注意力集中情况和学生的反应估计教学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临时中断,对已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或对学生做简单检测看看学生的理解情况。
也许有的学科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为主较合适,但英语教学以其内容涉及的广泛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课堂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交叉着、立体地前进的。
这向我们英语老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关注到在互动中生成的资源,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孩子们能回答出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独立,那么,课堂教学将永远是波澜不惊。
离开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的课堂是无法进行的,而互动交流最常用的中介是提问。
问题的设计当然可以是事先设计好的,但对于学生的回答并不是事先都可以预计得到的。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几个方面:1 问题设计是否多囿于教材,是否所有的问题只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而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任知过程,在操作时是否只注重对教材的的分析而忽视了学生活跃的想象,真切的体验,会心的鉴赏。
如JEBⅡLesson94 “The man upstairs”可以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the man downstair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再如Lesson 90 “Bill Gates” “Why are you interested or not interested in Bill Gates” 2 问题是否过浅或过偏。
有的问题是否过浅,无一定程度的“困惑”,是否不重语言实际意义的理解、揣摩、体验和感悟而偏重抽象语言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在那些对全篇文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或是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处,疑难点等关键内容处。
3 应避免过多的单句直问。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也曾经出现过一些误区:1 在课堂上当学生答题遇阻或非自己期望的答案时,为了急于获得结论,往往不由自主的对学生不够准确和近似的答案不加理睬,采用转问他人的形式,直到问到自己期望的答案,而很少有关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的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启发、点拨与师生对话,甚至在无果时,干脆师代生言。
反思一下经常这样做会带来的负面作用:首先,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也不知其所以然。
2 在问答过程中,牢牢抓住是否与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相吻合的答案,硬把学生拉到自己备好的教案里,却忽视了最精彩、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部分,失去了一次有一次的教学契机。
应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
此外,作业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互动。
作业中的错误,哪些是典型的,哪些是个别的,哪些是句子语序方面的,哪些是语法性的,哪些是不和英语使用习惯的以及哪些是属于单词混淆的笔者都随时记录在教学日记中,翻开它,初学者的典型错误历历在目。
如在表达句子时经常会有这样语序上的颠倒:My father at seven o’clock goes to work every day; I hear somebody at classroom singing 语法上的错误如:He read the book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his lesson; His brother is too young to not go to school; Meimei with her father talking about their hometown; 另外很多中国式的英语如: for me too hard(对我来说太难); in lake middle(在湖中间); in Lily at home(在莉莉家): and his father play football(和他的父亲一起踢足球); like this play the game(像这样做游戏)记录下这些学生的错误,让我反思我在教学中的不足,鞭策我如何改进。
3.评估性决策评估性决策是指教师在课后所做的对诸如教学是否成功,教学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备课内容是否充分等的。
通过评估获得经验并加深对教学的理解,所做的评估性决策还会影响接续课程计划的计划决策和互动决策。
例如:在课堂上,我有意或无意地多与一些学生交流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学生;在回答某个问题时没有给学生补充一些词汇而导致了他们回答时的困难:在分组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水平相似的学生在一起的交流比起让他和水平比他高很多或和老师在一起交流时使用的英语的三倍。
除了评估自己的教学之外,对学生成就的评价原则也不应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因为考试测试基本上停留在对课程内容,尤其是知识点的掌握上,对于学生探究意识与人文素养方面还缺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