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规检查小结反馈

常规检查小结反馈

一、检查概况:12月26日下午,语文高段组的黄海霞、高彩虹、毛芳、杨继红四位老师对本组老师进行第二阶段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此次检查主要涉及备课、作业、课本批注、试卷分析、听课几个方面。

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成效是令人欣喜的。

二、主要成绩:㈠、教案编写情况:⑴实效大。

大多数教师编写教案能根据学情,课型,紧靠《课标》,重点突出,体现特点,落实目标,渗透理念,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每个老师的课本批注都很详尽、清晰。

⑵“余粮”足。

大部分的教师能精心准备,认真撰写,数量足够(比如期初定的一学期七十课时以上,结果有七位老师达到八十篇以上,高彩虹老师达到八十九篇)。

⑶形式活。

教案呈现方式多,有自己撰写,有集体备课、电子备课,个人增减,课本批注都较详细等(如郭玉梅老师手写备课详案,认真细致,每课时有教学反思)。

⑷有反思。

每位教师都能及时地在教案后面写上自己的教学感受,体验,思考,顿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如毛芳老师能联系学生实际教学问题编写教案,廖燕云在教案中安排出每次上课具体时间,教学资源丰富,每课有课件,杨继红老师每单元都有有单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单元课文特点)。

㈡作业布置与批改:⑴作业布置有广度:大多数教师能践行学校就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做到“堂堂有作业,课课有练习”。

有一部分教师还从时间,类型,要求等不同层面上做“细活”。

⑵设置作业有维度: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从夯实基础,落实目标,提高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重目的出发,自设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综合作业。

⑶批改作业有效度:教师们都能及时,认真,细致,准确地批改作业,做到:符号规范,反馈及时,重视矫正。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如禹文辉老师、黄海霞老师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作业的批改及更正更有效)。

(三)听课:一学期结束,总的来说,老师听课次数比较多,有的还含跨学科听课,平均每位老师听课在十五节以上,大部分老师高达二十五至三十节,廖燕云老师听课高达31 节,黄海霞老师听课28 节。

有的还含跨学科听课,听课评价也很实在,不空洞。

如高彩虹老师听课书写认真,评课内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

(四)单元检测:大部分老师能做到讲、考同步,考一单元分析一单元,林光凤老师和邓甘泉老师的试卷分析能联系学生实际和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合理的改正措施,成效显著。

存在问题1、个别教师教案编写简单空洞,缺乏实用性;有的教师使用旧教案或集体备课的教案,但没有个人增减,缺乏主见性;2、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习惯差和作业矫正效果差仍是“顽疾”;3、作文批改比较粗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整改意见:1、重视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提高科组工作的整体效益;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矫正的有效值;3、开展“作文批改”专题研讨,实现师生“双赢”。

光明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

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

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敬业程度才能说明他的优秀之处,同时教师的水平也只有在这些常规细节中才能培养起来。

因此9月份学校教导处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

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计划、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及记录、教学后记、班级日志等。

计划检查:1、计划项目齐全。

各年级组教师均严格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安排,条理井然。

部分教师的计划项目还能用醒目的笔迹加以强调,很有特色。

2、内容充实。

每位教师的教学计划内容都较往年具体、细致些,各项内容都能具体详实地写下来,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措施得力。

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均能用心推敲,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针对性较强,记载及时。

4、提优补差辅导计划内容充实而全面,对学生的辅导能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对于促进自身的教学大有帮助。

学科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一、其他常规检查好的方面1、备课力求完美。

这次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撰写导学案。

(1)少部分教师做到统观全册。

均有超前备课。

(2)书写较以前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个别教师教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抄袭教案的现象逐步减少。

有丰富的个性化教案。

(3)备课从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能注重学法的指导。

(4)集体备课基本能做到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2、教师写的教学后感比前一段时间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

3、及时批改作业,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

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

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

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

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4、教师主动听课、评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

基本上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

5、单元评研能及时跟踪课本考察学生,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及时反馈、班与班之间相互比较。

以上常规检查较为突出的有:二、存在的问题1、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

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个别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从所有作业批语看,鼓励性语言仍有待于探讨.2、个别教师组织能力欠佳,直接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要多学习、多请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所任学科的教材整体把握不够,缺乏系统性教学,知识面窄,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对教材中综合性的知识教学不太适应。

4、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完成作业不主动,应付差事,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学习方法不当,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分散,课下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致使接受新知识能力相差较大。

6、学习知识死板,不灵活,不能举一反三,对能力性的问题缺乏思考。

三、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的措施1、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

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

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

对作业的评价最好不用分数。

2、对于作业封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整洁、不允许涂涂划划。

3、年青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有待再加强。

如:备课、上课再规范,反思真有价值等。

4、所有任课教师要针对所教学科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5、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6、抓实抓好双基训练,同时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拓展训练。

7、对语文学科要求加大课外阅读量及实现习作教学生活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

通过本次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更能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导处2011年9月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反馈报告xx县教育局教研室今学期,教研室根据教育局“创强提质改课堂”的工作思路,结合《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下称《教学管理细则》),采取先深入课堂听课后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的方式,对各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反馈如下:一、教学管理方面【工作亮点】多数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和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基本杜绝了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

【存在问题】大部分学校教务处没有设置《教学日志》;课程表不规范,非考试科目依然有随意改变及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

此情况,小学分教点尤其突出;教学工作量化标准执行不够到位。

【整改建议】严格按照粤教基[2008]56号文及《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细则》第一至第五条,并加强督查。

按要求规范“三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座位表),并张贴到教室;各镇中心小学要加大对村级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督促及检查的力度,规范村级学校管理及教学行为。

二、教学工作方面(一)计划【工作亮点】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教研计划能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体现教学工作的内容、进程、措施与方法等,并交县教研室备案。

【存在问题】1.教学计划不规范,个别学校教学计划没有行事历表,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与对策。

任课教师的学科计划不完整,没有教学进度表,没有学期的教学知识体系、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没有学情分析等。

2.部分学校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整改建议】落实《教学管理细则》第八条。

下学期开始,按照教研室下发的规范格式拟定教学计划。

各学校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分步落实,力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备课【工作亮点】1.大部分学校能按常规要求,认真备课。

备课都能以教案(或教学设计)和二次备课等两种形式呈现。

2.教案(或教学设计)格式规范,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

个人备课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教法、备教学媒体、备教学过程。

3.年轻教师手写稿教案格式规范,书写认真。

4.注重教学反思,既有课堂教后反思,也有专题反思。

5.个别教师二次备课详细认真,注重资料的补充,重视作业设计,注重提高备课的实效性,丰富了备课内容。

【存在问题】1.部分学校对集体备课不够重视,集体备课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有效的监管。

未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缺乏对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深层次的研讨。

2.老师备“作业设计”的不多(普遍性),多数教案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上都是简单应付或没有这个环节。

3.个别学校教师教案空缺较多,甚至出现没有教案上课的严重教学事故,有的以电子课件代替教案(或教学设计),个别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节。

4.英语、语文的口语课、作文课、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等几乎没有教案。

5.个别老师打印的教案未见二次修改,未形成自己的个案。

6.部分教学反思注重数量但缺乏针对性。

7.部分学校教务处对备课的检查缺少记录。

【整改建议】1.端正认识,明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2.备课时要做好作业设计这一环节,要求作业注重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后练习是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集中体现,也是考试出题的主要依据之一,作业设计要备课后练习。

3.要充分利用权威资料进行备课,切实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