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
“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
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A.盐酸、硫酸 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的溶解度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 D.酸溶液的pH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碳酸钠酸混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D.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14、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15、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
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其中甲丙、丁……下列有错误的一组是17、某食品干燥剂为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称取2.0g干燥剂要用到的仪器室托盘天平 B.操作I是过滤C.溶液a与溶液b可能都含有OH-且具有相似的性质D、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生石灰,也可能是烧碱18、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19、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D 、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20、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物质是A .NaOHB 、NaHCO 3C .Ca(OH)2D .NaCl21、本学期,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操作考查实验过程中,有如下猜想。
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A .在鸡蛋壳中加入稀HCl ,如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浑浊现象,可证明蛋壳中含有CO 32-B 、不同颜色花瓣的浸出液遇碱溶液一定变蓝色C .花瓣中的有机色素分子更容易分散于酒精的微粒之中D 、在同一温度下,有机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2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肥效B 、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们之间能发生乳化作用C .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提高粮食的常量,符合可持续发展D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是为了减少SO 2的排放23.我们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曾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请你沿着该同学的思路回答相关问题。
各取四24.有一种“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有多种方法。
若分别点燃这两种纸,则不易燃烧的是 纸;若在纸上分别滴加 ,则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2)若推广这种“石头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过度砍伐树木带来的后果是 。
(写出一种)25.现有CuSO 4、NaCl 、NaOH 、Na 2SO 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 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 溶液即可进行鉴别。
26.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
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 2和MgCl 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 和Na 2CO 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 和Na 2CO 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_(填序号)。
A .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 .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40℃时,100g 蒸馏水中溶解______g 硫酸钠达到饱和。
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
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硫酸钠溶除NaOH 过滤液 后续处硫酸钠固水Na 2CO 3除0102030405060102030405060708090温度/℃溶解度 / g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
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①的名称为:。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稀盐酸→G的化学方程式为:。
28.已知常用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29.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可制得精盐。
上述过程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a烧杯、b玻璃棒、c 、d 。
(2)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3)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其主要步骤如下: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试剂B选用,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合金、火箭和飞机制造业,世界上大部分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家乡附近海水中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称取海水100kg,然后再加入足量的试剂A,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沉淀质量见下表(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序号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第三次实验所取海水质量/kg100100100生成沉淀质量/kg0.280.290.30试计算海水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杂质CaCl2、Na2SO4,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4)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证明蒸馏得到的水为淡水的方法是。
海底矿产资源“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若水合甲烷晶体中CH4的质量分数为10%,则水合甲烷晶体的化学式为30、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
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
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4)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为什么。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填“行”或“不行”)。
理由是什么?。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3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
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
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