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评估师-节能审核师-高级能源师培训教材: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程序(二)

节能评估师-节能审核师-高级能源师培训教材: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程序(二)


折标系数
1、当量折标 2、等价折标

总能耗和综合能耗
1、总能耗
总能耗指企业生产系统能源消费、非生产系统能源消费和外供自产能源 的总和。单位为标准煤
11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综合能耗及能耗指标计算: 2、综合能耗
综合能耗指企业生产系统能源的净消费量(包括生产辅助、附属系统 能源消费)及能源消费结构。单位为标准煤
14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核定能源利用状况
对能源、物料在工艺、工序、耗能设备的流向核定,能量平 衡

能源成本的核算
对能源物资费用的追踪。
15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四)系统分析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分析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质量平衡的原理, 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标分析
与国家及行业规定的能耗定额或限额指标对比,明确企业的能耗水平与国家要 求的指标之间相差的优劣;
19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五)现场监测

现场考察。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情况,确定
所需要测试的耗能设备和系统,制定测试方案,搜集测试、分号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注
意经济技术性分析。

提出改进建议及技改项目。
20
六、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能源、物料管理系统,能源计量、统计系统、能源、物资购销、运输、保管、 分配、使用、质检、转换输送系统等。

现场测试:
根据完成审计报告的需要选择必要的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数据资料的核查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企业相关资料进行核查、计算、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有关要求
河南省南阳市节能监察中心
1
一、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定义: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
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
和分析评价。

关于《印发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审核指南》的通知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

具体: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 诊断、咨询、评价。包括从原料采购和库存、生产及操作、 直到产品出厂的全面管理水平的分析评价。
6、为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节能减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3
三、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
1、通过能源审计,初步弄清企业能源、物料的购进、管理、分 配、使用、转换、效率情况,通过核查资料,分析企业能源利用 现状; 2、 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排查薄弱环节,提出一些节能措施和方案 ; 3、建立通用的企业能源审计程序,简化能源管理的日常事务,指导 企业的生产经营; 4、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企业能耗定额指标体系; 5、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节能管理部门关于节能技改项目的申报及节
式中:
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应按每种产品实际耗能量计算;在无法分别对每 种产品进行计算时,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与能耗量的比例分摊计算。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的计算: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之用, 计算方法在专业中和相关的能耗计算办法中,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规定。
2.管理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提高效益。 3.公正作用。
能源审计部门开展展企业能源审计时主要是靠数据说话, 不带任何偏见。因此,具有第三方公正作用。
5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1、能源审计的基本原理: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质量平衡的
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企业基 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调查,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 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 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
►电力平衡:企业总表计量电力=各部门消耗电力-自备电厂供出电量+变压器及输电线
路损耗+转供电力
电力消耗核定应注意购入量的抄表时间与内部抄表时间的一致性,应调整到产品核算、 考核抄表与结算抄表相一致 ◘ 对自发供电量应根据自备电厂的经济技术参数与测试情况对比分析确定
10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综合能耗及能耗指标计算:
• • • •
选择国内外同行领先企业比对,达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体现先进性; 与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对比,查找企业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选择属于同类、同规模及生产工序相近的国内先进企业,体现对标的可比性。 与企业制订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对比,分析判定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16
五、企业基本原理与方法
2
二、工作目的意义:
1、是编制节能规划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是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重点用能 单位管理的主要手段。 3、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4、是《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要求
5、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有效措施。
能量平衡: 输入能=有效能+各项损失能(反映企业能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并查找节能潜力)
质量守衡: 投入量=产出量+损失量+其它(考察企业各项能源的收支情况)
7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核实企业的产品产量 ?
( 1 ) 财务系统: 财务部门产成品帐、销售收入帐、生产成本帐及
凭证,营销部门的销售报表、产成品盘存报表及记录(成品仓库)。 ( 2 ) 生产系统:成品车间的生产报表及生产过程记录,管理部门经 济目标责任制有关产品产量考核结果及考核依据,成品出厂登记(门 卫记录),化验部门成品化验分析台帐及原始记录等关联性资料进行 核对。

质量守恒分析 能源实物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 通过能源实物量进销存平衡分析,查找企业能源计量、质检、使用
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情况。正确计算能耗指标和分析。

能量平衡分析 通过考察企业输入能量与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确定企业的能耗、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率等指标,并分析 用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衡量其能量利用水平,找出其能量损 失的原因和节能潜力,为企业实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 科学依据。
综合能耗的计算:
E
e
i 1
n
i
pi

式中:
E-----综合能耗; n---- 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ei----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 pi----第i种能源的等价值折算系数,按能量的当量或能源的等价值折算。
12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3、各项能耗指标计算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物料平衡:原材料投入=成品产量+半成品产量+库存变化+废品(不合格 品)+损耗
8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核实企业能源消费量——煤碳 ?
化验部门原始抽样记录、财务部门燃料动力帐及结算单、购入煤碳发
►购入数量的确定:将煤炭的进厂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帐、盘存报表、
票凭证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消耗数量的确定:将使用车间的消耗计量记录、领料单、能源管理部 门能源消费台帐、能源消耗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及考核依据、物 管部门进、消、存报表及实物盘存纪录、质检部门的水杂分析纪录及 报表、财务部门燃料动力帐、生产成本帐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18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五)现场监测

根据能源审计及企业的需要,开展现场监测工作。目的: 弥补企业统计数据的不足。

重点查清主要耗能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出有可行性的改
进建议及技改项目。

具体做法

组织测试小组:人员应由热工、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可采取现
场测试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
1、企业的能源管理概况。

企业用能工艺概述和能源流程。 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能源管理体系、制度、定额考核、
技改管理等)。

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状况(计量器具配备、维修、校验,
计量数据纪录、传递的监督机制等情况)。

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状况(企业能源统计系统、企业能源
统计工作程序、企业能源统计的指标体系、企业能源统计 原始记录与报表、单位产品能耗统计数据分析)
21
六、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2、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评价。

企业能源、物资的消费状况:品种、数量、价格、流向等 企业能源消费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产品综合能耗、可
比能耗、工序能耗或装置能耗等指标)计算与对标分析。

主要能源转换系统(动力站房)、工艺技术等分析与评价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已实施节能技改项目运行效果、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分
9
五、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核实企业能源消费量——电力 ?
►►确认购入数量:电力部门的电费结算发票(关注始末读数)、财务部门动力帐及
付款单、配电室(进厂总表)记录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确认自产数量:企业自备电厂发供电量的抄表记录、统计报表、财务部门成本核算
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确认消耗数量:配电室(各分表)记录、各车间设备运行记录、管理部门能源消费 台帐、能源消耗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及考核依据、财务部门燃料动力帐等关联性资料 进行核对。
能奖励的发放,需进行能源审计的要求, 能源审计可为企业
节能技改项目及节能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4
四、能源审计的作用
1.监督作用。能源审计是政府加强能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手 段,同时也是有效监管的基础。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要充分履行节能行政管理的职责,以 便于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本地区和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用 以指导日常的节能管理,以实现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的监督管理, 保证国家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持续地发展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