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1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1.1.1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芭蕾舞《天鹅湖》
《千手观音》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楔形文字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摩崖石刻 中国印 2008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时间上)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空间上) 社 区 文 化
校园文化 奥 运 文 化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2、特点
(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海 尔 文 化: 一 年 孵 化 六 百 亿 元
(三)文化的力量
静态:形式、现象
东游记——吕洞宾与白牡丹
香水:
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使用香料改变人体气味, 香料的使用并作为上层统冶者的专利。
香水的起源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 如果说在东方人影响下对香料工艺的普遍使用翻开了香水历史 的第一页,那么其后便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蒸馏工艺对香水的发 展作出了新贡献。接下来,十字军东征使得法国人发现了香精 油的存在,并由此确定了今天法国在香水王国里至高无上的地位。
4.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 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 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 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 两者互不影响 +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怎么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
怎么看?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思考:
(1)你最爱看哪些电视节目? (2)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 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 这种看法?
(一)文化“万花筒”
1. 文 化 形 式 : 多 种 多 样
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体 味 文 化
文化含义 文化 是什么 文化 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的特点 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外延:形式,现象,过程 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 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 “文化”是指 A.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 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
2.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①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④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
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 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 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 土气息。这说明 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 境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 同的文化环境
1、文化的外延(丰富)
动态:过程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影响,即: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力量的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与文明
区别: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 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 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3,4,5,6,7, 11,12
3、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经济现象 ②佛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政治现象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⑥⑦
全球最香的小城——格拉斯
臭鼬
你知道下列网络用语的意思吗?
人不叫人,叫 —— 银 我不叫我,叫 —— 偶
网 络
小强 虾米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 —— 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 —— 什么不叫什么,叫 ——
文 化
不要不叫不要,叫 —— 表
喜欢不叫喜欢—— 稀饭
是什么?
为什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探究共享
1、“文化”是什么? 2、“文化”与“文明”相同 吗?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内容 包括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 9)军队 10)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11)参加学校运动会 12)参加演讲会 13) 某国议员竞选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 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 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
知识结构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导
语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文化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红绳: 出自红绳系足 解释:指男女双方经同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固因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 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家,贵贱悬隔,天涯从 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
试一试
这些张家界的景点都是文化现象吗?
你能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 创造和演进的过程?
+
5.(2010广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 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 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校 园 文 化 社 区 文 化
企 业 文 化
网 络 文 化
北京故宫
苏州拙政园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西 班 牙 的 斗 牛 文 化 穆 斯 林 文 化
中国的茶文化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发展)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范围) 3.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