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课件

2020/6/8
• 例: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 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该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情操
• ③园林雕塑
• 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 ⑤企业的生产活动
• A.①③⑤
B.②③⑤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6/8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重点)
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对经济、政治、 社会、民族、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双 重性(促进、阻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
原生态文化的积极意义,不选;④错误,文化的
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否带来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不
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标。
2020/6/8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重点)
1.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科技、人才)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 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 亦趋。
• (3)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 生物和附属品。
2020/6/8
• 例: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 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答案。①夸大了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1)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 物。人创造和发展文化。
(2)文化对人们个体的关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 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的陶冶”源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故选A。思
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不选;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错
误;D阐述的是文化的含义,与题意不符。 2020/6/8
【考点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难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无形 自主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本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重要性。
A、C错误,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D强
调的是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 2020/6/8
【考点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重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 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020/6/8
清醒一刻:
• 如何区分,“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深远 持久的影响”?
• “潜移默化”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文化 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 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 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文化对人影 响的持续性和时效性。
2020/6/8
• 注意:(1)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 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 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 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 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
• (2)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⑤
D.①②⑤⑥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正确认识。文 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 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故③④不选。
2020/6/8
2020/6/8
• 例: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语,“文化”一词 具有多义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
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包 括
• ①语言和文字②自然科学和技术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⑥世
2020/6/8
典例透析
•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 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 理与之一致的是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 ③ 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荀子的话,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反映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 有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并不能随着物质的富裕而自动发展,文化的发展 20需20/6要/8 人去建设。
• 例:有人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 。这种观点( )
(1)经济、政治经决定济文化
注意: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2)反文作用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反、作政用治 不同的文决化定对社会决发定 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文化先进、健康文决定化 促进 政治 反作用 落后、腐朽文化 阻碍
2020/6/8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表现)
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选项中的成语或
典故能反映文化对人影响的这一特点的是①②④。东
施效颦这个典故如果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反
20映20/6的/8 是人们对文化选择应避免盲目,故③不选。
• 例:《论语》,2 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 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是( )
2020/6/8
单选题:
1、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这 一要求符合下列道理( D )
A.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B.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 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重 大影响
【考点2】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难点)
静态:形式丰富多样(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 文化; (产品)
动态:活动过程(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
发展: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范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比较: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 例: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 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还有 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
2020/6/8
• 例:“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 “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 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 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 ”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负面:阻碍 (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的作用 (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P21页)
2020/6/8
• 注意:(1)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相同 。
• (2)“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不同 :
• A.正确,因为它看到了文化与艺术的联系 • B.正确,因为它看到了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 C.错误,因为它没看到艺术只是文化的一
种形式 • D.错误,因为它没看到文化只是艺术的一
种形式
2020/6/8
【考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重难点)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单选题:
2、2006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 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 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 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这说明( C) A.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B.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C.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P10 ①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措施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培养高素质人才
②文化是生产力——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P11
①民主法制建设需要文化
②文化关系国家安全
文化安全 政权巩固
• 注意:(1)文化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离不开 经济、政治。但文化一旦产生,就具有相 对独立性,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同 时,正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才有可 能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