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岳阳楼记》教案

《游岳阳楼记》教案

游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文意境。

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媒体运用]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了解三位作者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文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诗两首》
一、导入新课:
面对洞庭湖水的奇丽风光,唐杜甫岳阳楼上“凭轩而涕”,而宋范仲淹则表达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在唐李白、孟浩然,明袁中道这三个文人的眼中笔下,洞庭湖又会引发出怎样的情思呢?
(可先由学生来发言交流介绍前两个文人李白、孟浩然,后由老师作总结性补充说明)(一)投影:李白画像。

简介李白写作《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的时代背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是再请熟悉不过了,它是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与洞庭景观联系在一起的诗——《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