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规章制度
【篇一:行车操作规章制度】
电动单梁起重机操作规章制度
为确保公司电动单梁起重机(简称行车)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行车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行车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国家规定的部门考核合格特证上岗,无证
人员不准独立操作。
2、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
3、严守工作岗位。
4、随时注意行车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或故障状态,应及时报告车间领导,严禁带
故障运行。
5、做好行车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6、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7、配合维修人员做好行车修理工作。
二行车交接班制度
行车操作人员应实事求是填写包括当班工作情况,设备状态,故障处理,异常现象及检查结果内容的工作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行车安全运行和接班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
.行车工作完毕,交班操作人员应做到;
1、将空钩起升到2米以上高度,防止人碰到。
2、真实填写当日工作记录和需要交接的有关内容。
3、做好当面交班和书面工作。
接班操作人员应做到;
1、认真听取交班工作人员口头交接和仔细查阅交班记录。
2、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做好运行前检查工作;至少应检查。
a、行车上电动葫芦运转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制动性能是否良好。
b、圈筒钢丝绳排列是否正确,整齐。
c、使用前进行空载运检查,特别是限位开关等是否安全可靠,如有问题修复后
方可操作使用。
3、双方对交接内容,记录确认无误后,共同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后,交接人员才
能离岗位。
三行车安全技术规程
1、行车大梁左右侧面明显部位,必须有从地面看得清楚的载荷质量
标牌
2、行车禁此超负荷使用,"超重报警器” 提示时,应卸掉超重部份
货物方可操作运行。
3、必须处在垂直位置时升重物,禁此斜拉歪吊。
4、禁此起吊埋在地下或冰冻结在它物上的重物,禁此用吊具拖拉车辆。
5、行车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行车轨道及大梁架上。
6、吊运的物体应在安全通道上运行,在没有障碍的线路上运行时,
吊具或重物的
底面必须起升到离开工作面2米以上。
7、禁止吊运重物从人头上越过,禁止任何人到重物下面工作,禁止
利用行车运送
或起升人员。
8、吊具处在下限极限位置时,卷筒上除固定用钢丝绳外,还应有两
至三圈以上的安
全绳。
9、提升液态金属,有害液体或重物时,不论重量多少,均必须先提
升200至300
毫米,验证制动器工作可靠再正式提升。
10、行车上的制动器没有调好,则禁止工作。
禁止开行车碰撞相邻
行车。
11、在正常情况下,不应依靠各限位开关作为停车之用。
12、到行车上进行检查丶修理时行车电源必须断电,并在电源开关
处挂上(有人工
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并在被修理行车两侧设上阻挡器或有专人
负责守卫看管, 以防邻机碰撞。
13、必须带电修理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和穿上绝缘鞋,并使用绝缘
手柄工具。
14、修理用的照明灯电压在36伏及以下。
15、有可能产生的导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16、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a、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b、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c、吊索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d、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e、歪拉斜挂不吊;
f、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的不吊;
g、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
i、埋在地下的物件未采取措施不拔吊;
j、违章指挥不吊;
17, 每个月对行车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对有碍安全即时处理,并对检查情
况在操作记录表上记录完整。
【篇二:行车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行车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行车的正确使用与大家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
照以下规定认真执行:
1、使用行车前,必须确保行车符合安全使用条件。
如按钮装置、
起升、下降、左右运行动作是否灵敏、准确等,另应当确保索具、
锁扣等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2、应注意现场吊运环境,避免给人员、物件、设施带来意外损害。
尤其注意吊装大物件时,一定要确保人、物安全。
3、注意选择合适长度的索具进行吊装作业,避免绳索过长或过短。
4、正常情况下,严禁用限位、急停、反向操作来控制行车停止。
5、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①超过额定载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光线暗淡、起吊重量不明不吊;
③行车栓挂工件直接加工不吊;
④吊绳和附件捆扎不牢、不符合要求不吊;
⑤斜拉斜挂不吊;
⑥工件上站人或者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与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武平不吊;
⑧带有棱角货物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保护措施不吊;
⑨埋在地下或者水中的物件不拔吊;
⑩对于违章指挥,行车工有权给予不吊;
6、限位器不允许当作行程开关反复使用,此操作容易造成限位装
置失效,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7、严禁大小车及上下车三线同时使用。
8、禁止用手柄线牵拉其他物体、调整吊物方位。
9、行车不用时,应将起升机构停至车间一侧且勿将手柄放于地上
以避免压损,挂钩应高于2米。
10、禁止用行车提拉压于重物下的物件,此操作容易造成不可控的
情况出现。
11、请不要过度点动操作,此操作容易造成电机等部位紧固连接松
动及刹车端轴断裂。
12、应保证通往行车开关电源的通道通畅,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
时关闭电源,车间所有人员都应当知悉开关位置。
13、各车间、班组负责人每天上班作业之前要对行车的完好状况进
行确认,机修班每周对行车的完好状况进行确认并记录。
14、当行车出现使用问题时,应当立即断电、悬挂禁止使用的标志,告知相关负责人员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篇三:行车安全管理制度】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车队管理,保证行车安全,确保完成运输任务,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安全行车制度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交通法》及厂区、港区、堆场、仓库的有关规定,不超速行驶和乱停乱放。
如造成车辆
被扣或被盗一切损失由驾驶员自己承担,并承担因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驾驶员要保持精力充沛和清醒的头脑,谨慎驾驶,全面了解车辆
的性能“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如因司机的责任造成交通事故的司
机应负相关的法律责任,并承担其他经济损失。
3、司机严禁酒后驾驶。
不得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或转借他用
一经查实,按情节轻重,分别予以1000—5000元的罚款。
或交公安机关处理。
由此而造成交通事故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4、司机未经请假,擅自脱离岗位,罚款500元人民币,因病不能
上班,又未请假时间超过一个月,公司予以辞退。
二、机械安全
1、司机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必须检查车辆的机油,水,轮胎气压和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轴,螺丝等是否安全。
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行车。
2、发现车辆故障及时排出或向车队长报告,以免造成车辆损坏。
严禁车辆带病作业。
3、适时对车辆进行保养,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台车的车况。
包括保养
的部位、时间,保持车况良好。
4、司机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冷车起动时严禁轰大油门,应怠速运转3.5分钟。
行车中,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打死方向等不良行为,减少车辆磨损、降低车辆消耗。
5、车辆损坏经查明属司机操作不当造成的,司机必须承担全部维修费和车辆的误工费。
6、随车的主车拖板证件以及港运通,司机需认真保管好。
如有遗失除责令其赔偿外,另处以500元罚款。
司机下班后,必须锁好方向锁,关闭电闸。
确认停车位置安全方可离开。
当天,当班的闸口票油票必须全部交清,如有遗失从司机工资扣除。
三、事故处理和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
司机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向车队长报告,保护好现场,查清事故的原因,分清事故的责任。
做到出车检查进厂检修。
按四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4)事故责任人未接受处理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