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选(部分作品是八年级学生同台竞技作品)1、充电游于闽北,往之潭城,舟车劳顿,借宿古镇。
一路风光好,为疲惫的身心充满了电。
雨意阑珊,给小镇笼上了一层薄纱,幽婉缠绵。
漫步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不张扬,鞋跟在青石上碰撞,衬着流年,嗒嗒作响。
瓦房是青的瓦,土地灰色的墙,雨珠在檐上翘角聚多而滴下,氤氲了韶华。
古道的尽头是间小院,木门上朱红色的漆已然在时光的侵蚀下面目全非,脱落的墙皮不知承受了多少光影斑驳。
又是谁抛却了繁华。
轻叩门扉,不见应答。
擅作主张,缓缓推开木门,主人家坐在院中,手上是一捧塑泥,口中还不断嘀咕。
候了许久,他才乍然回过神来。
抖擞了身上的土尘,将我们邀入院中。
小院不大,粉墙黛瓦。
一角堆放着古镇独有的红紫色釉土,几个木架沿墙排放,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还示成型的瓷坯。
环视之际,主人家换了身素雅衣服,又端来几杯香茗。
接过茶杯,轻抿一口,是当年的芽尖,留香唇齿,又一饮而尽,沁人心脾。
“这是建盏吗?”我端详着这手中的茶盏——盏色清黑,纹若兔毫,其坯微厚,釉质温润。
“然也。
”主人家点了点头,会心一笑。
指尖在盏壁上轻抚,眼中满是溺爱,竟显得有几分柔情,“这便是我一生最为倾心的玩意儿了。
这建盏之独特莫过其窑变之美,其入窑一致,出窑千变。
纤纤细细兔毫纹,质密的黑釉层里泛着丝丝纹胳,似兔毫之纤细柔长;点点滴滴鹧鸪斑……”他滔滔不绝,诉着往事。
情至最深处,慷慨激昂,就像充满了电一般。
雨后的阳光被窗棂分成四束,映在他的脸上,眸子里闪着光,是那建盏的魂啊!“落魄了!”他顿了顿,眼光黯淡下来,“这些个小玩意儿上次兴盛都是八九百年前了,人皆笑问我何此坚守,可是每次话到舌根却又说不出来,谁会懂呢?那建盏就是我的根啊!”他放下了手中的建盏,无奈地走到院中,独自坐下,手上亦是一捧塑泥。
和来时一样,他静静地坐着,我静静地看着,直到月亮的清辉铺满小院,为我们二人充满了电。
心中的蝶,飞过沧海,撒下一只晶莹成了光影星辰。
感谢那建盏,还有那造盏的痴人,是你们为我充满了电,在成长路上一路高歌。
2、充电我们的人生并不是永动机,而是一节节的蓄电池,走过一段旅程,就需要一次电的补给。
就像淙淙溪流的奔腾需要雨水的补给,万物的生长需要土壤的滋养,闪耀珍珠的形成需要海水的冲刷,而我们人生的发展,需要电的维持。
为了寻找那电光火石,为自己的生活补充电能,我漫步于书籍之间。
冗长的黑夜里,我找到了给我充电的那份洒脱。
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低微,平凡到了尘埃里,仕途不顺,一贬再贬,弟兄羁旅背井离乡。
牢房里,他是常客。
可他始终没有被那不顺人生击败。
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叹,也有“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洒脱。
正是这种洒脱,让他“沧海寄余生”,自此政坛里少了一位失意的官员;文坛上多了一位得意的诗人。
他的洒脱让而立之年的他没有因王弗之死“不思量,自难忘”而舍生去话凄凉。
电满,再启程。
驻足于此,一份忧愁涌上心间。
那是南唐后主站在清秋深锁的小院里,一个人寂寞的伴着梧桐,赏那弯如钩的明月的愁。
他曾感慨过“往事已成空”,也哀怨过“离恨恰如青草”,更悲叹过“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谢春红,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一生艰苦,亡国之君的他受尽凌辱,否则他怎会悲吟来生不愿再生帝王家这样的话。
他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大家都道一梦浮生,可他却一梦梦到了永恒,来生,愿他不复帝王家,躬耕于垄亩之上,携一人之手,看尽世间的所有日落,不复忧愁。
下一站,是何方?一年雪夜,嘹亮的哭声响彻明珠府,原来这一站,电能是纳兰公子的那份痴情。
纳兰生来形貌美丽,恰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所言,他能文亦能武,无奈生来体弱,没有丰功伟绩的他,负了众人的期许。
只余“明月有情应笑我,笑我如今”的痴叹,却仍不乏“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向往,他被那“初见惊艳,再见依旧”的美艳所吸引,醉心于诗词,但身为将门之后,无法在战场上建立哪怕人人口吟《饮水词》。
电满,途未终。
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
在古人水墨渲染的山水之中,小舟之上,充满电量。
启程,寻远方。
3、充电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题记皎洁的月光下,汲取日月精华。
这大概是人人都向往的吧。
而在朦胧月夜,我正回想着我的“充电”历程,是那么美好,让人向往。
红白跑道﹒金色身影伴着三月的桂香,在欢笑中我们即将迎来残酷的体育中考,每位考生都进入了紧张的训练中。
清晨,太阳还未将天幕照亮,操场上就已经有了奋进的同学;烈日,汗水滴落在地上一秒消失的正午,依旧少不了与烈日斗争的身躯;傍晚,夕阳洒下最后一抹红晕,还有着面朝夕阳奔跑的身影。
终于,磨人的体育中考到来了,一声令下,我冲出赛道,跑完一圈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看着眼前渐渐模糊的身影,被阳光照得金亮,脚下的红白跑道也变得晕眩。
这时,在不远处响起了同伴的加油呐喊声,内心一颤,向终点奋力奔去。
是同伴!是她们的鼓励让我充上了电。
绿色榕树﹒纯色情谊朝霞染红了天空,正当我欣赏美景之时,我看见了榕树下背朝朝霞的她,无比轻快地跑过去,看见她正在阅读,我便坐到她的身旁。
树叶间飘洒下一片斑驳,她忽而一句:“真好看啊!”我点头回应,我的眼神中闪烁着希冀的光芒,还未等我开口,她便说:“借给你。
”我们相视而笑,这就是奋不顾身的情谊吧,让我明白了纯色的友谊。
是她!是她的信任让我充上了电。
白色稿纸·赤色之心月夜,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发着呆,看着如月一样白的稿纸不禁想放弃了。
内心问着自己:是不是我太笨了?此时,母亲像一位能听到了心声的天使,推开房门询问我。
我便指着空白的稿纸耸耸肩,无奈地摇摇头。
母亲拍了拍我的肩:“放松心态,仔细思考。
”随后便走了出去。
在母亲关上门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开窍——是一条辅助线!于是,在稿纸上奋笔疾书。
是母亲!是她的心态让我充上了电。
是那些零碎的小事,在我的生活中激励着我,为我默默充上电。
如桂花的清,如桃花的嫩,如荷花的净,默默环绕追随我一生。
苔花如米不上,也学牡丹开。
——后记4、充电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题记逆光远望,透过那片一望无际的蒹葭,薄雾温柔散去,朴素的小屋在恍惚间若隐若现,我仿佛再度看见了当年为自己充电的历程……昏黄的灯光下,伴着声声蝉鸣,爷爷端庄地握着毛笔立在书桌前,桌前摊着柔软的宣纸。
我木讷地站在一边,身子刚高于桌子,凝视着爷爷笔舞龙蛇。
“你想学吗?”丝缕亮堂的空气中,岁月的划痕在爷爷的额上荡漾开来,深邃的眼睛不时瞟过那几个大字,“是时候给自己人充充电了。
”自此以后,每日爷爷的书桌边就多了一个我。
爷爷在浩瀚的书海中不断探寻,找出几本尘埃满布的字帖,视若珍宝地用布反复擦试,点滴墨香氤氲在空气中,岁月的悠久气息源远流长。
总被老师责怪字迹潦草的我,竟也鼓起勇气提起笨重的毛笔,决心为自己充充电。
学习书法的初期,简单的笔画使我如有神助攻般进步得飞快,得到爷爷称赞的我自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练起字来也随意了几分。
“你又忘了,‘蚕头燕尾’。
”爷爷严厉的语气不禁令我心头一抖。
这是第几次了呢?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向爷爷请教了呢?一丝愧疚在心中如浪花般散开,笔下的墨也肆意洒开,毫无之前工整的形状,有的只是如今懒散随便埋下的苦果。
“已往这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即将消之殆尽的内心的电量在刹那间又被斗志填满。
练习频率不断增加,向爷爷请教的次数也逐渐增多,手下的小字也愈发工整,日积月累,恍然顿悟,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惟一途径。
当奖状一张张寄来时,我才意识到,我长大了。
人生不过是为自己充电的过程,日积月累定能成就辉煌,汗水播撒的同时,也为自己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5、充电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题记小时候,每每傍晚,爷爷总是推着那老式自行车,把我往座上一放,爷孙俩一同往梨园走去。
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反绒红缎大幕升起,嗓儿便吊起,打着旋儿,和着唱词,融进糯软空气中,心中油然生出惊诧与敬意。
折芳馨﹒遗所思“小尼姑年方二八,我本是男儿……郎……”“师傅说的戏,你全忘了?”语毕,便用戒尺朝我打来,“兰花掌抬起来!台步!台步!”小时候的喜欢来的快,从梨园回来便吵着闹着要去学唱戏,却对师傅教我唱旦角一事感到不解,从心里抗拒着这女角。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蛾……我木愣愣地站在那,惨白的肌肤里渗透着悲伤。
路艰难﹒独后来“好似一嫦娥下九重,清清冷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踏着一块又一块青石板,远处柳树下,爷爷朱唇轻齿,轻移莲步。
千回百转,板眼分明,眼波流转间,百媚丛生。
戏台上的爷爷活脱脱一女子,柔情尽显。
听奶奶说起,爷爷年轻时来戏台唱戏,总是被拒,经历冗长岁月中的失意,十几年的磨练,十几年的等待,终迎来一个盛夏。
每当问起爷爷,他总会眉眼颦笑着说道:“戏曲长盛,我还未老。
”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从爷爷的话语中,我感受出是戏曲带给了他所有的能量,漫漫人生路上的失意,不过是为他充电积蓄了能量。
心中便已了然。
回到家时,再次开始练习。
穿上花盆底鞋,跑着圆场,吊着嗓子,如师傅所教那样,找到鼻腔的共鸣。
爷爷的话语似乎为我充满了电,我重拾信心,一遍遍练到极致。
风雨散﹒花满楼“梨花开,春入泥,梨花落,春带雨,一生只为一人去……”戏台上的自己,着一身绛红衣裙,里面是绣绫与纷繁,戏装一笔一描精致入微,胭脂红软,凤头金钗,一步三摇,熠熠生辉,灵动如同春天初醒的飞鸟。
我低吟着宛转悠扬的唱词,不觉悲欢,不染红尘。
岁月在朝夕中轮回,早已找不到往日的色彩,唯有戏曲飘过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仍旧为我一次次地充着电。
戏曲长盛,我仍爱恋。
6、充电想来我心中最向往、最难忘的地方,本来是都城长安。
当年我仗剑云游而来,满腹才学不为所用,潦倒在长安小巷,与市进之徒结交,醉卧于阑珊的古道,不为人知,之后如浮萍一般,江湖流转,过尽沧桑,却也风流不羁。
河山草木是为知己,诗酒琴剑则为良朋。
我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如我渴望的那条仕途之路,迂回曲折,艰冷险峻。
梦里的长安,明明离得很近,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似相隔千里,缥缈难捉。
行路难,归去来,待我归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多年的失意,和功名擦肩而过,让我心灰意冷。
若不是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介,玄宗亦不会召我进宫。
白衣卿相转眼供奉翰林。
我的职务是写诗文供其娱乐,伴其风花雪月。
本想长安能让我电能满满,却未想长安并不能圆我施展才华、报效朝庭的梦!若不是安史之乱,我这一生恐怕就要安于宿命,于天子之侧,做个饮酒赏花的诗人。
重获自由的我,带着破碎的梦,毅然决然离开了长安。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回到了宣城,想来这座小城定是与我今生结下不解之缘。
我这一生,曾多次南下来到这里,移步敬亭山,在这里静赏白云,闲听松风,放下名利,陶然忘忧,这大概也是一种充电的方式吧。
往日游山戏水,皆是友朋如云,聚之一处纵酒论诗。
而今红尘梦醒,曲终人散,再不见往日高朋满座,唯留我白发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