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蛋壳造型教案

有趣的蛋壳造型教案

有趣的蛋壳造型一、教学准备㈠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感受蛋壳或者乒乓球的特性,学习利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应会:学会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蛋壳小摆设、小玩具的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㈡教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生活中,可用来进行设计、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本课教学以蛋壳或乒乓球为主体,附加彩色纸或其它材料进行人物或动物的创作。

2、学生分析《有趣的蛋壳造型》是一节工艺制作课,是学生所喜爱的内容,又是新教材中的课,全新的内容也给了我创新的空间。

美术课直观性强,我抓住这个原则进行教学的尝试,一方面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运用电化手段教学,了解学生的喜好,课堂环境在“活”上下功夫。

㈢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

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和小组合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配合实物教具和幻灯片使学生了解蛋壳造型的特点,启发学生制作有趣造型的思路。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
组织学生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评判能力,课堂围
绕“蛋壳游戏”闯关贯穿与展开教学。

㈣教学重点和
难点1、教学重点:用蛋壳、彩纸等材料进行人物、
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2、教学难点:蛋壳、乒乓球
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㈤课前准备1、材料或资料
准备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包装纸、废旧包装盒。

2、教学用具准备⑴教师自制实物
教具⑵幻灯片、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

师:大家别小看了这学生观看,互相讨激发学生学些蛋壳,他们的用途导入新课论、探究教师提出习兴趣,引出
2分课多了,不信大家看,的问题。

课题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1、2)游戏闯关一,手绘表情。

教师指导师范。

(课件3)1、大家画的非常漂亮,可是我们手里的蛋壳能立起来吗?2、那我们有什么办1、激发学生法能让蛋壳立起的学习兴趣。

来?游戏闯关二,1、学生利用桌上的培养学生自金鸡独立。

(课件材料进行动手实主学习的能4)践。

力。

3、纸筒和蛋壳怎样2、各组将研
究结果新课讲授 2、引导学生13分粘更牢固?(课件进行交流了解蛋壳、乒5)教师师范。

3、学生大胆想象,乓球造型设
4、怎样是作品更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计的特点及动、有趣和美观。

的问题。

蛋壳的造型添加服饰、道具、基本做法。

图案、及色彩(课件6、7、8)比较蛋壳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有什么区别?造型和颜色夸张(课件9、10)
游戏闯关三,巧夺天1、小组内互相交流工。

制作
一个有趣的合作在设计过程蛋壳造型。

2、用彩纸或
其它材中,培养学生学生实践料在蛋壳上粘出设22
分动手实践能计形象,并配上一力。

个漂亮而结实
的底座。

1、展示学生作品1、学生自评、互评相互
之间交展示、评价2、组织学生评价2、互相介绍自
己的流经验,感受3分课后拓展作品成功的喜悦。

三、板书设计有趣的蛋壳造型添加服饰、道具等造型夸张、色彩夸张
四、教学反思《有趣的造型》是一节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又是新教材中的课,全新的内容也给了我创新
的空间。

美术课直观性强。

这两个学期,我抓住这个原则进行
教学的尝试,一方面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另一方面,尽可能的
运用电化手段教学,课堂环境由“乱”变“活”。

在“活”上下功夫,要了解学生的喜好。

《有趣的造型》这课需要用乒乓球或蛋壳,它们都是球体的,在桌面上放着不动都滚,所以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动它,有的没注意就会掉地摔碎或出声音。

于是,刚上课我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不让蛋壳或乒乓球乱滚?有的想用纸粘个托儿,有的想做个纸筒或圆锥固定蛋壳。

这些办法都挺好,即稳当又结合造型特点,一举两得。

但这一环节我做得也并不完善:托儿长一些,短一些,在造型上都会发生变化,应该加一句话对学生进行引导。

接下来的环节是要通过教具和幻灯片使学生联想到蛋壳能做什么部位?懂得怎样抓住特点表现造型,知道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加工造型,清楚怎样会使造型更生动。

课件在我的整合加工下,更好的发挥了作用。

课的结构清晰,有条理。

师生互动较好,时间分配较合理,学生的作品能体现课的成果。

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探索研究新教材教法的过程中,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美术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画画”,也不是单纯的“手工”,更不是课改初期加入游戏的玩玩闹闹。

而是观察、想象、表述、创造、评论等活动的结合。

单纯意义上的纪律约束常常会对创造性起到反作用。

因此,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到观察、想象、表述、创造、评论等综合活动中来,自然会被美术课带来的无穷乐趣所吸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