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免疫调节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态度观念方面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能力方面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第1课时二.知识探究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P35免疫系统组成,填写下列空格:免疫(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细胞(迁移到中成熟)疫系免疫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淋巴结)(在中成熟)统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资)1.特异性免疫包括:和。
2.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
3.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本质是。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功能;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以及。
因此,免疫系统在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
读图2—15,了解人体内主要的免疫器官参考资料: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分化和生成(如图)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胸腺骨髓分化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抗原刺激记忆效应效应记忆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抗体例1.淋巴细胞起原于()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阅读P36,回答下列问题①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如溶菌酶)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2)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阅读P36“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②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哪里产生的?④读图2—16,归纳体液免疫过程。
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试在上图中加以体现.⑤读图2—17,归纳细胞免疫过程,补充在上图中。
讨论:切除小鼠的胸腺,小鼠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哪些影响?例2.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C.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和肝脏例3.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C.溶菌酶杀死细菌D.白细胞吞噬病菌达标训练: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B、淋巴结C、扁桃体D、肝脏2、在胸腺中成熟的是()A、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C、T细胞D、B细胞3、关于浆细胞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多数来源于B细胞直接受到抗原的刺激B、记忆细胞在外理抗原后能够产生浆细胞C、浆细胞多数产生于T细胞呈递抗原后D、B细胞在胞腺中发育为浆细胞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决定簇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中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6、关于记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7、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8、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细胞为___________细胞。
(2)抗体由细胞的[ ] ___________合成[ ] ___________分泌到细胞外的体液中。
(3)抗体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也分布于______ 和_________中。
第2课时3、阅读P38第2、3段,讨论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越好吗?(2)免疫系统过度敏感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4)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区别比较项目性质分布反应时机反应结果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球蛋白吸咐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粘膜、某些血细胞表面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球蛋白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团②过敏反应必须是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第一次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③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抗体分布和位置不同。
迁移应用4、免疫系统的作用阅读教材P38,归纳免疫系统的作用:(1) (2) (3)例4: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
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A、病原体B、抗原性物质C、抗体D、自身物质5、免疫学的应用阅读教材P38-39,讨论下列问题:(1)免疫学的应用有哪些方面?(2)想一想,疫苗的本质是什么?(3)阅读P39中“资料分析”,回答其问题。
例5.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在流感再次流行时,却又患了流感,这其中不可能的是:A. 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留存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是不同的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例6.一般情况下,用免疫抗原机体,血清只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6.科学、技术、社会阅读教材P41,讨论问题例7.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总称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病毒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等途径感染D.艾滋病的治疗目前已有突破性进展E.艾滋病按传播途径属于体液传染病巩固性习题1、自身免疫病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因的免疫反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疾病2、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已免疫的机体②未免疫的机体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④接受过敏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A、患者自身的某些化合物变成了抗原物质B、患者体内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失去了特异性C、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与患者的某些细胞表面的化合物基因相似D、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破坏了患者的免疫系统4、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相当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A、病原体B、吞噬体C、抗原D、抗体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胞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胞腺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及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6、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③⑤④B、①②⑤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1、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Ⅰ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________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产生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则其免疫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7、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见下图),请回答:B鼠健康B B正常生活S疫苗 S病原体A鼠健康A A死亡(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又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在给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__________,B鼠会__________。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清除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低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 ____ 。
(5)如何利用B鼠来救治患病的A鼠?8、下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的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变化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a、b、c曲线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___。
(2)由曲线变化物点看出,再次感染该病毒比初次感染时体内抗体产生水平明显__________,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__________。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结果在其感染后未有明显__________,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__________。
(4)请在图乙中画出(3)题感染病毒后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产生的曲线图。
三、重点、难点突破(一)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总结:(1)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2)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作用,而T细胞是在胸腺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胸腺受损或衰竭,人体免疫能力下降;(3)浆细胞产生途径有: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效应T细胞形成与浆细胞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