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9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2.《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A.机智B.坚贞C.善良D.温柔答案:B3.《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解析:B、D是错误的,没有转折的意思。

A、C都有转折、升华的意思。

C由小弟一个人升华到一批人。

答案:建议选C4.《香市》的主要特点是()A.层层深入B.夹叙夹议C.即小见大D.因人见我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C5.《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6.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解析:“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C7.《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1,“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3,“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4,“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一)“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篤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

”这句话表明1,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2,人的认识受到个人的习俗的限制;3,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4,人的认识受到性格的限制;5,人的认识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对比有1,盛与衰;2,兴与亡;3,成与败;4,前与后;5,黑与白;(三)(十)下列文章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1,《垓下之围》2,《香市》;3,《先妣事略》4《马伶传》5《悼念傅雷》(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阐述的办大学的理念1,抱定宗旨;2,研究学问;3,以德感人;4,敬爱师友5,砥砺德行;(五)《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作者认同的观点有1,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3,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

4,“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正确的;5,“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错误的。

(六)《吃饭》的社会功能有1,解决饥饿;2,学习烹调;3,联络感情;4,洽谈生意;5,见识大场面;(七)《我的世界观》,作者阐述自己的观点1,人生观;2,政治思想;3,居住地点;4,娱乐方法;5,宗教感情;(八)赵武灵王可以成功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1,颁布法令,强行推行;2,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3,运用典型,作为突破口;4,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5,耐心说服,不强行推行;(九)《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错误的态度有1,根拳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不害其长而已;4,不抑耗其实;5,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十)“容忍与自由”的分论点有1,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2,容忍难实行的心理根源是人类喜同恶异;3,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4,绝对之是是根本不存在的;8.《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A.时间统一性B.地点统一性C.相似性D.对比性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1,树立宇宙有限的观念2,树立宇宙无限的观念;3,树立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4,树立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10.《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答案:D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1,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12.《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13.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在于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14.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D )A.五四运动高潮时B.五四运动低潮时C.大革命高潮时D.大革命失败时15.《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A.小青虫B.小粉红花C.蝴蝶D.蜜蜂16.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C )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17.《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1,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2,吃饭要有音乐;3,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4,吃饭有时像结婚;18.冰心散文《往事》的主旨是要赞美大海,开头却两次说大海“太单调了”,这里用的手法是? (A )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对比反衬D.铺垫手法19.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 B )。

A 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 B 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C 生活艰难,精神乐观∙ D 情感真挚,喜极而泣【正确答案:】B【解析】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喜剧故事,可其中又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作者"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20.《我愿是一条急流》中,"同暴风雨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即使被轻易毁灭"等诗句体现了"我"的( D )。

∙ A 处境艰难∙ B 命运坎坷∙ C 生命顽强∙ D 献身精神【正确答案:】D【解析】《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爱情诗,但还渗透着诗人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比如:"穿过崎岖的道路""同暴风雨作战""即使被轻易毁灭""饱受风雨的打击,留下创伤"等等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的献身精神。

21.下列文章中,多次使用插叙以表现作者联翩思绪的是( A )。

∙ A 《爱尔克的灯光》∙ B 《秋夜》∙ C 《都江堰》∙ D 《香市》【正确答案:】A【解析】《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写了作者见到故居时的复杂心情和联翩思绪,而且作者多次使用插叙。

22.《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B )。

∙ A 肖像描写∙ B 细节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心理描写【正确答案:】B【解析】文章写了母亲的许多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勤劳、善良、俭朴、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

23.《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 B )。

∙ A 句句骈偶∙ B 主客对话∙ C 借景抒情∙ D 通篇押韵【正确答案:】B【解析】"赋"这种题材的传统表现手法:1、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2、主客对话并不是两个人的对话,而是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的侧面的思想斗争。

24.下列文章运用类比论证的有( BC )A.《论毅力》B.《选择与安排》C.《种树郭橐驼传》D.《论学问》E.《始得西山宴游记》25.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A.《蒹葭》B.《陌上桑》C.《饮酒》(其五)D.《早雁》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D26.《郑伯克段于鄢》中略写了( B )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B.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C.颖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27.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A.闻一多《一句话》B.徐志摩《再别康桥》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B28.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隐喻李广( A )A.不善言辞,以身作则,众人拥护B.廉洁轻财,爱护士兵,负能使性C.忠实诚信,口讷少言,临危不惧D.骁勇善战,处变不惊,善于骑射29.在李大钊的《“今”》一文中,作者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来阐述,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 )A.归纳法B.演绎法C.引证法D.举例法30.“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D )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31.《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 B )A.类比B.对比C.烘托D.暗示32.贯穿《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C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33.《报刘一丈书》中引发作者大做文章的一句话是( A )A.上下相孚B.才德称位C.人生有命D.乡园多故34.《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A 功名难就∙ B 乐观旷达∙ C 人生无常∙ D 适意自然【正确答案:】C【解析】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主要就是引发客人对人生无常的议论,故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人生无常。

35.《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B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36.《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 B )A.首联与颔联B.颔联与颈联C.颈联与尾联D.首联与尾联37.《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D )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38.《再别康桥》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 )A.借景抒情B.借举止抒情C.借事抒情D.借典故抒情39.《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正确答案: B】A.贡献卓著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40.《秋夜》的体裁是【正确答案: C】A.散文B.自由体诗C.散文诗D.杂文41.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是()A.研究高深学问B.倡敬爱师友之风C.砥砺道德品行D.倡导正当之娱乐分析: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阐述"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

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

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也是蔡元培办学的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