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 - 1 -第二章现状条件分析........................................................................................................... - 2 -第三章规划依据 ................................................................................................................ - 4 -第四章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 - 4 -第五章规划定位和目标 ..................................................................................................... - 5 -第六章规划原则 ................................................................................................................ - 5 -第七章规划构思 .............................................................................................................. - 6 -第八章规划布局 .................................................................................................................. - 6 -第九章竖向规划 ................................................................................................................ - 9 -第十章市政管线规划....................................................................................................... - 10 -第十一章消防、环卫规划 ............................................................................................... - 11 -第十二章开发策略与分期实施........................................................................................ - 12 -第十三章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 12 -第一章项目概况第1节项目背景农村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规划引导、土地资源浪费、公共设施重复配置、住房拆建频率高”等现象,导致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会议研究启动了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全省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指导边河镇杨上村旧村改造,特编制本规划。
第2节项目概况淄博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2′~118°31′,北纬35°56′~37°18′,南依沂蒙山区,北临滨州市,东接潍坊市,西与省会济南市接壤。
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铁路、张八铁路、滨博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三个十字型交通走廊贯穿全市。
淄博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
张店中心城区距济南国际机场100公里,距青岛港210公里。
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8′-118°30′,北纬36°39′-36°37′,东邻益都县,南接淄川区,西连张店区、桓台县,北靠博兴、广饶县。
临淄区下辖5个街道、9个镇:闻韶街道、雪宫街道、辛店街道、稷下街道、齐陵街道、齐都镇、皇城镇、敬仲镇、朱台镇、梧台镇、金岭镇、南王镇、凤凰镇、边河镇。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确定临淄区的职能是淄博市中心城区的副中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依托齐鲁石化发展化工产业集群,成为石化产业基地,依托齐国古城发展旅游业,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
从而成为淄博重要的工业组团及旅游组团。
第二章现状条件分析第1节区位条件分析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位于边河镇驻地西侧,向西北方距沣水镇驻地约6.2公里,向东距边河镇驻地约2.4公里,地块周边为旧村、林地和农田,北侧有水库,自然环境良好。
;现状村民228户、785人,旧村占地面积约20.0公顷。
本次规划地块北侧为乡镇联系道路边沣路,红线宽度12米,西侧为杨上村旧村,南侧为空地,东侧为水域(泄洪沟);规划地块南北长约365米,东西宽约148米,总用地7.72公顷。
规划村庄安置用地面积为5.0公顷,与旧村相比节约用地约15.0公顷。
第2节周边和内部设施条件1、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规划地块距镇驻地约2.4公里,现状村北侧设有幼儿园,村内的中、小学生统一就读于镇驻地的中学和小学。
现状村内公建有一处文化大院(内有村委、卫生院、健身设施等)、沿边沣路设有少量商业设施。
2、市政设施条件杨上村属于镇驻地近郊村,远离城区,市政设施相对缺乏。
现状除有电力、电讯和给水管线外,无其他市政管线。
现状电力电讯均接镇驻地管线;现状给水通过地块西侧现状路引入。
规划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燃气采用沼气池,规划热源接自镇驻地。
第3节现状用地条件1. 地形地貌规划安置地块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最高点高程181.96米,最低点高程171.31米,高差约为10.65米。
东侧沿河为一片陡坡地。
2. 道路交通条件①外部道路规划地块外围有2条县乡路,分别为北侧的边沣路和西侧的向南延伸的村级联系道路,地块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北侧的边沣路红线宽度12米。
②内部道路地块内现状道路为村庄内道路,宽度约3-6米,以水泥路为主,规划保留纵向主路。
3. 用地构成现状用地主要为村镇居住用地、村委用地、村庄道路用地和空地,另有少量林地和水域等用地。
用地内有五栋现状建筑,其中四栋是5—6层的住宅建筑,一栋是1层车库,建筑质量较好,规划予以保留。
其余建筑质量均较差或一般,规划不予保留。
详见现状用地汇总表。
现状用地汇总表第4节建设条件分析1. 优势条件政策优势——以国家“两区三村”改造规划为契机,按照新农村的特点,对杨上村进行规划,以提高其自身的生活生产环境。
自身优势——边河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本镇的新农村建设。
各村村民具有改善自身居住条件、提高居住质量的强烈愿望。
环境优势——杨上村毗邻水库,周边自然环境良好,只需稍加整理即可形成良好景观。
2. 制约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由于杨上村远离镇驻地,难以实现与城市资源的共享,规划地块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比较缺乏,需要在旧村改造建设中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第三章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06年)◆《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城郊农村住房建设实施意见》◆《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临淄区边河镇杨上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条件◆1:500地形图第四章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1、以远郊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战略带动旧村进行改造。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创造富有特色的居住景观和富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
3、遵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发展。
4、坚持环境生态化的原则,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要求,重视步行环境和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地使居民接近自然、享受自然。
5、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使规划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章规划定位和目标1. 规划定位满足居住小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重需要,营造内部环境宜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生活小区。
2. 规划目标①环境宜人:改变原有的旧村脏乱差的形象,设置污水管道、公厕和垃圾收集点等,解决污水排放和垃圾随处存放的问题。
②交通便利: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体系,保障小区内部交通便捷、安全、注重静态交通、机动车交通、步行系统和消防通道的组织安排。
③设施配套完善:小区周边及内部配套设施尚不齐全,需要在本次规划中完善。
设置底层商业服务、老年活动中心及市政基础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利、安全、完善的服务。
第六章规划原则1、坚持环境生态化的原则,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树种,着重进行步行环境和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最大程度的使居民接近、享受自然。
2、把握实际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把握规划的动态连续性的特点,使规划便于滚动性实施,同时使规划富有弹性,以利于分期开发建设的开展与进行。
3、创建以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多样化的住区环境,通过雨水回收、多样化种植等生态技术,构景造园,形成高品质的生态社区;并配合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使用,使之成为居民健康生活的理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