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3)第一节规划背景 (3)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 (4)第一节规划范围 (4)第二节基本情况 (4)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5)第一节指导思想 (5)第二节建设原则 (5)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7)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 (7)第二节建设标准 (7)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 (8)第一节建设重点 (8)第二节规划布局 (8)第六章重点项目 (8)第一节核心示范园 (8)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第一节资金估算 (12)第二节资金筹措 (12)第八章效益分析 (13)第一节社会效益 (13)第二节生态效益 (14)第九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4)第一节组织管理 (14)第十章保障措施 (15)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第一节规划背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某县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规划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农业主产地。

当前,循化农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

因此,建设以“高效农业、立体农业、持续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性工程。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一、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耕作方式粗放,农业产出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滞后,缺乏品牌,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情况,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比较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依照市场的供求关系,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探索一条以高科技为依托、市场信息为导向、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根本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新路子,探讨科技和农业相结合、市场与生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形成高新科技平台,是建设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重要内容。

四、是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需要它所采用的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全新的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将对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产生极大影响和示范作用,必将加快循化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业产业的成长壮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循化农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培训新型实用人才的需要通过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才能真正推进“科技兴农”战略,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六、是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市场、技术、资源一体化的整体优势,有效带动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成为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保障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本规划涉及范围包括某县等4个乡镇,规划面积为3000亩。

规划建设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集苗木种畜繁育、高新技术示范,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作物生产基地和观光农业示范园。

第二节基本情况某县地处京、津、唐、承、秦等城市的中间,距北京88公里,距天津115公里,距承德220公里,距秦皇岛236公里。

津某高速公路,京哈、津围、邦喜、宝平等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京秦、大秦铁路横亘境内,津某铁路直抵县城。

通讯设施完备,固定、移动通信便捷通畅。

这些有利于我县成为区域性交通通讯枢纽。

某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亦是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和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

某县是天津市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总面积81.3万亩,其中水田1.3万亩、旱地80万亩。

传统大田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党的十七大精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工程治理、技术集成、龙头带动和法规保障,以培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立足于某县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实际情况,建成集研发、育种、展示、推广、加工、交易、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第二节建设原则1、效益优先原则。

园区建设体现规模效益、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此推动循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速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素质,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

2、立足特色原则。

立足循化农业发展实际,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管理方法、经营模式,并进行积极消化、合理组织;在模式确立、品种选用、设施建设、科技导入等诸方面,注重与本地现有条件与特色相结合,并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把园区建设成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按现代化农业园区的要求,体现绿色理念、生态理念,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建设。

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农业科技的教育培训基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园区。

3、产业化原则。

园区建设要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基本形式,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同时增强科技型企业、产业协会和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17 园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一系列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管理,培育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和农业龙头企业品牌。

4、机制创新原则。

在园区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实行科技专业协会基地农户,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建立专家顾问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实现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推动园区产业全面升级。

5、可持续发展原则。

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是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本地区社会、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根据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总体发展想和总体目标,确立示范园区三大功能:生产与加工功能、示范推广功能及旅游观光功能。

1、生产与加工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本质是经济实体,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是其基本功能。

这种农产品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而是最新品种、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生产出来的优质精品,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要。

通过生产、加工这类农产品、扩大产品出口外销能力,将显著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国产品对已大举进入的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并在国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示范、推广功能:引进示范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示范现代农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农业新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不同农业生产区域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技术组装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好样板,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当地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3、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既需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又要有新型农业设施的现代气息,加上生态化、精品化、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名特优果、蔬菜、花卉、植物和大田作物,以及畜禽和各种鱼类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人地合一的现代休闲观景点。

通过现代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浓郁的田园风光、现代生产设施与科学技术及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吸引城市居民观光、旅游。

第二节建设标准一、保持农业特性。

远景认为,农业园区规划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园区和旅游等功能,园区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

在开发园区和旅游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所以要防止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二、保护生态发展。

农业园区可属生态工程类范畴,应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

远景设计院的设计中,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这些生态地区开办的休闲活动,请必须服从保护生物资源、生态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原则,绝不能以眼前的利益去损害长远的利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专业规划设计。

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第一节建设重点依据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积极运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市区共建的方式,将园区重点建设成一个“东部旅游、运动、休闲农耕等生态农业体验,西部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等高效农业生产”的大型一体化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第二节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内容将该示范区分成核心区、示范区两部分。

第六章重点项目第一节核心示范园核心区规划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四方面。

一、种植业1、优质大红袍花椒育苗基地建设项目(1)建设目的:当地大红袍花椒享誉省内外,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保持优秀品种遗传性状,促进花椒产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