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6讲 考点三
1.(2016·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1.52 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 2,恰好将Fe 2+完全氧化。
x 的值为( A )
A .0.80
B .0.85
C .0.90
D .0.93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规律可知:Fe x O 被氧化为Fe 3+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
等。
标准状况下112 mL Cl 2转移的电子数为0.01 mol 。
则有 1.5256x +16×(3-2x
)×x =0.01。
解得x =0.80,故选A 项。
2.(1)(2017·全国卷Ⅲ节选)FeO·Cr 2O 3+Na 2CO 3+NaNO 3――→高温Na 2CrO 4+Fe 2O 3+CO 2+
NaNO 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 2O 3与NaNO 3的系数比为__2∶7__。
(2)(2017·全国卷Ⅰ节选)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4__。
(3)(2017·天津卷节选)在一定条件下,用H 2O 2氧化H 2S ,随着参加反应的n (H 2O 2)/n (H 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 (H 2O 2)/n (H 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H 2SO 4__。
解析 (1)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方法配平:2FeO·Cr 2O 3+4Na 2CO 3+7NaNO 3=====高温4Na 2CrO 4+
Fe 2O 3+4CO 2↑+7NaNO 2,则FeO·Cr 2O 3与NaNO 3的系数比为2∶7。
(2)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Li 的化合价为+1,所以正化合价的和为4×5+1×2=22。
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 ,则x ×2+(15-2x )×2=22,解得x =4。
(3)当
=4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 2O 2+H 2S===H 2SO 4+4H 2O ,氧化产物为H 2SO 4。
3.(2016·上海卷)NaCN 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①Na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OCN 和NaCl ;
②NaO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 2CO 3、CO 2、NaCl 和N 2。
已知HCN(K =6.3×10
-10)有剧毒;HCN 、HOCN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 应调节为__碱性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防止生成HCN ,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__。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2OCN -+3ClO -===CO2-3+CO 2↑+3Cl -+N 2↑__。
(3)处理100 m 3含NaCN 10.3 mg/L 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14_900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 含量低于0.5 mg/L ,达到排放标准。
解析 (1)NaCN 易与酸反应生成HCN ,为防止生成HCN ,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因此
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 应调节为碱性。
(2)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到-1,得到2个电子。
N 元素化合价从-3升高到0,失去3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CN -+3ClO -===CO2-3+CO 2↑+3Cl -+N 2↑。
(3)参加反应的NaCN 是-49 g/mol =20 mol ,反应中C 元素由+2
价升高到+4价,N 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即1 mol NaCN 失去5 mol 电子,1 mol 次氯酸钠得到2 mol 电子,所以处理100 m 3含NaCN 10.3 mg/L 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 的质
量为20 mol×52×74.5 g/mol×4=14 900 g 。